關於養老的幾個真相

關於宏觀和微觀層面的養老話題,多說幾句。

· 養老金本質是代際支付轉移。

這句話很多人沒有正確理解,真相是這樣的:

養老金制度就是把社會分成兩類人,勞動力和老人。

把勞動力整體收入的一部分拿出來,發給老人。

本質是共享爹媽、共享子女。

· 你的養老保險賬戶,跟你沒啥關係。

很多人覺得,公司繳納的21%拿去統籌了,我個人繳納的8%就是給自己退休後攢的錢。

其實也不是。

每個人的養老保險賬戶只是名義上的,裡面的錢只是個不能使用的額度。

因為我國養老制度實行的是「現收現付」,也就是說,收上來的錢,立刻就發出去。

我未來養老金的發放,完全取決於後代有多少人繳納社保。

· 搶人大戰和養老的關係

放開戶口,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落戶,繳納養老金,支持城鎮養老體系。

那農村老人的養老金咋辦?

農村好辦。因為城市標準高,農村標準低,所以城鎮和農村養老有一定的剪刀差。下圖說的就是這個現象:

关于养老的几个真相

· 「養兒防老」一點不扯

我對養老認識的一大轉變就是現在特別認可「養兒防老」,當然這裡的兒泛指子女。

人的年齡到了一定程度都會進入「失能失智」狀態,需要監護人。

比如我姥姥已經80多歲了,我媽和她妹妹每週要輪流幫她洗澡。

老人可以花錢僱人照顧自己,不需要子女撫養,但必須有人監護。當然監護人不一定是子女,也可以是親朋的子女。

· 養老的人力成本

退休金標準放到社會物價體系裡,只夠基本生活開銷。

也就是說,只靠退休金很難支付起養老院或者僱人的費用。

此時怎麼辦呢?

你所在的省會城市,有大量來落戶的勞動力,其中相當一部分人需要租房。

如果你有多一套可以用來出租的房子,就可以用房租來僱人或者去養老院了。

一般房租都會佔到家庭總收入的1/4-1/3。

家庭總收入=2個勞動力收入總和。

也就是說,房租可以讓老人僱0.5-0.66個勞動力來照顧自己的養老。

還不夠怎麼辦?可以搬到小房子住,把大房子租出去。

基於此,再回顧下我們多次重複過的觀點,你會更加理解為什麼:

一居室好過養老年金險——房產保值升值,租金跑得贏通脹。

一套剛需、一套改善、一套投資,三套以內,都是人生基本盤。

到二線去,到大城市去——這些地方才有充足的養老金繳納、持續的人口流入和旺盛的租房需求。

... ...

11月的官方PMI重新回到了50枯榮線以上,高於預期,高於前值。

关于养老的几个真相

如圖,3月份放水時我們一度是上過的, 現在又一次站上枯榮線。

PMI有一定季節性規律,往年11月份的PMI表現確實強於其他月份。

PMI同時反映了新訂單、生產、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原材料庫存等情況,每月披露一次,是判斷經濟冷熱的高頻先行指標。

先行指標轉好,也能反映經濟復甦的預期。放到我們的經濟指標體系中看更容易理解。

下面這張圖,以後你們會經常看到的。

另,解釋下,官方PMI代表大型企業,財新PMI代表中小企業

关于养老的几个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