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突破體制機制瓶頸“四不像”機構管理難題在濟“破冰”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機構編制部門要找準切入點,加大重點領域體制機制研究和改革力度,助力破解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指示精神,對市委編辦而言,是久久為功的偉大事業,更是隻爭朝夕的光榮使命。自去年開始,市委編辦圍繞全市“1+474”工作體系和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開啟了“四不像”機構的“破冰之旅”。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發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號令,市委編辦再次站在了體制機制改革的最前排,率先出臺新型研發機構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管理辦法,為濟南走在前列、揚起龍頭,繪就了一部制度創新的“濟南樣本”。

濟南突破體制機制瓶頸“四不像”機構管理難題在濟“破冰”

  既“四不像”又“四像”

  開創全新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模式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任務艱鉅,既要把制度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又要研究和解決新的問題,加強制度創新。

  市委編辦針對傳統事業單位存在的“重機構、重編制、重級別”和“人才流動難、職稱晉升難、科研轉化難、項目落地難、市場競爭難”等體制機制壁壘,突破藩籬,反覆調研論證,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嘗試。不像高校、不像科研院所、不像事業單位、不像企業的“四不像”機構,正是為落地濟南的新型研發機構量身定製的機構設置新模式。

  “四不像”機構一般冠以研究院(所、中心)名稱,經機構編制部門辦理註冊手續後,對其頒發《事業單位法人證書》、賦予事業單位獨立法人資格,能以事業單位的名義對外開展活動,自負盈虧,獨立運行。但與傳統的事業單位的根本區別是,“四不像”機構不納入機構編制核定範圍,也就是說不在體制內,無主管部門、無行政級別、無固定編制。這類機構組建一般先由政府與科研院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協議中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誰承擔什麼責任、誰享受什麼權益,都十分清楚明白,不是依照體制內的行政命令方式來管理,而是依據“契約”方式來管理,體現了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法治精神。

  在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編辦主任張強看來,“四不像”也可以理解為“四像”,綜合了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事業單位等各類機構的優越性,朝著最有利的方向發展。其核心在於實現“產學研一體化”,實行企業化管理、社會化運營,這就保證了機構的靈活性、適應性。

  對“四不像”機構的頂層設計模式,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忠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高度重視,親自掛帥,先後10餘次給予高度評價與批示。市委編辦蹚出快速突破體制機制障礙新路徑這一做法,引發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機構改革與管理》等媒體的關注,紛紛予以報道推廣。

  建立現代法人治理結構

  最大程度激發科技成果轉化活力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積極發展新動能。如何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服務經濟社會事務的效能,市委編辦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運行機制上提供良性發展的新路徑。

  “我們雖沿用了南方的‘四不像’提法,但在概念和內涵方面均有不同。我們所設計的‘四不像’機構,從一開始就定位於體制機制創新,是為引進新型研發機構而量身定製的新型模式,更具有時代性、現代性、適應性。”據介紹,“四不像”機構,普遍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所長)負責制,院長一般由引進的科研院所委派,管理機制上建立現代法人治理結構,充分享有機構設置自主權、人員選聘自主權、薪酬分配自主權。因此,這種機構更有利於成果轉化,具備強勁的發展活力和市場競爭力。

  今年7月掛牌成立的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正是這樣一家“四不像”單位。雖然具備事業單位法人資格,但它採取理事會決策下的院長負責制,實行以“產研院+投資發展公司+專業研究所等創新主體”的組織架構。從更長遠的角度看,通過設立“四不像”科研機構,濟南打開了與國內外一流科研院所合作的發展空間,為將來產業升級、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新動能和智力支持。

  目前,濟南已經落地11家“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自7月30日正式揭牌4個月來,累計洽談引進高技術項目100餘項,已落地50餘項,完成註冊高技術產業化公司19家,引進省外投資總額超過50億元。山東省工業技術研究院第一期12個優質項目分別以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醫養健康、高端裝備與智能製造3個組別進行路演。

  堅持最大程度有利於發展

  攥指成拳形成激勵保障新合力

  在“四不像”機構管理模式上,市委編辦始終堅持按照“怎麼有利於發展”,就“怎麼靠、怎麼建”,不拘泥、不受限於某一種體制機制,而是綜合各類機構的最有益方面,朝著最優惠的方向發展,攥指成拳,發展更強勁。

  既可以像企業一樣設立基金、產業轉化公司,引進社會資本加入,科研人員的技術可以實行股權激勵、績效考核,也可以像事業單位一樣,由政府投資,引進體制內的科研人才,可以享受“高層次人才週轉編制”和人才政策,編制來時使用,去時退回,保持身份不變。在引進高端科研設備時,享受關稅優惠、審批優惠,還能在土地、稅收、職稱、融資、科研項目申報等方面享受各類政策紅利。這些政策扶持,都在戰略合作協議中明確,政府作出承諾,由有關部門負責落實。因此,“四不像”機構能確保落地後站得住,成長時扎得穩、長得大。

  “四不像”機構,搭建了濟南經濟發展所急需的產業升級平臺,升級了濟南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展引擎,提升了濟南打造區域性科創中心的“含金量”,引進了濟南揚起經濟發展龍頭的“加速器”,優化了濟南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的金牌環境。展望未來,經濟效益前景巨大、後勁充足;社會效益品牌凸顯、虹吸強勁;編制效益統籌盤活、高效利用。展望未來,“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將帶動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濟南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發揮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