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雙超”衛星平臺技術驗證成功 穩定度提高近100倍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電 (郭超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4日發佈消息稱,中國首個“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穩定性”衛星平臺技術驗證取得圓滿成功,此項技術較同尺寸衛星載荷的指向精度和穩定度提高近100倍。

11月3日,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的精緻高分試驗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進入預定軌道。目前該衛星已經圓滿完成各項試驗任務,數據指標全面達到預期。

近年來中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衛星的指標要求越來越高,衛星平臺技術升級也迫在眉睫。傳統衛星平臺雖然通過各種手段提高載荷穩定性,但因為載荷(相機等)固定在衛星上,衛星稍有抖動,相機載荷就可能拍下模糊的照片。

在結構構成極為精密複雜的衛星內部,微振動無法避免、十分難控,載荷幾乎不可能時刻保持穩定,在幾百甚至幾千公里的太空中,衛星載荷一次微小的振動,都會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所以,載荷控制精度指標一直難以實現數量級提升。

如果微振動不可避免,有沒有方法能夠使衛星與星上載荷分離、阻斷相互間的影響,來消除載荷抖動呢?為此,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509所“雙超”衛星平臺研究團隊經過多番論證與長期攻關,終於找到答案:採用“磁浮控制”技術,為星上載荷打造“雲臺”。

團隊採用“磁浮控制”技術,“雙超”平臺首次實施了衛星與載荷的物理接觸徹底隔絕,載荷在電磁力的作用下穩穩地懸浮在衛星中,不與衛星產生任何實質性接觸,衛星的微振動不再對星上載荷的穩定性產生影響。

記者瞭解到,精緻高分試驗衛星載荷的指向精度和穩定度實現了優於0.003°和0.0003°/s的超高水平,相比同等慣量的衛星,這兩項核心技術指標均實現兩個數量級的提升,此項衛星平臺技術較同尺寸衛星載荷的指向精度和穩定度提高了近100倍。

這是中國首次實現衛星平臺“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穩定性”,擁有“雙超”衛星總體設計新方法、協同解耦控制新技術、高精度大帶寬新型磁浮控制組件等多項原創性的總體、分系統與單機新技術,標誌著衛星平臺技術步入全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