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冬季西北農村地區的特色美食,家家戶戶都會做的“饊飯”

在中國的不同地方,進入冬季的時候都會製作對應時節的食物,像是在廣東地區進入冬季很多人就會煲湯。雖然大家都知道廣東人愛喝湯,但是在冬天煲湯卻格外的,而且用的食材也會和平時不太一樣,一般都是比較滋補的食材。但是今天要說的並不是廣東,而是在我國的西北地區,在如今這個時候西北地區的很多地方也已經下起了大雪,而在當地的農村地區,很多人家在這個時候都會製作一種特殊的糊狀麵食,饊飯。

它是冬季西北農村地區的特色美食,家家戶戶都會做的“饊飯”

很多人聽到饊飯這個名字,可能都會以為它是什麼種類的米飯,但其實它可是一種地地道道的麵食。而且是糊狀的,是不是讓你想到了印度的各種糊狀食物呢?其實饊飯作為一種麵食,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只不過饊飯一般是熱著吃最香,西北當地人認為吃了它可以禦寒,所以最適合冬季食用,是農村冬天裡簡單而又常見的美食。

它是冬季西北農村地區的特色美食,家家戶戶都會做的“饊飯”

製作饊飯的原料一般是玉米和其他在當地比較常見的粗糧。製作饊飯的第一道工序當地人叫它“摔面”,就是抓一把麵粉然後緩緩撒入鍋裡滾燙的開水中,在這個過程中要不停地攪動鍋中的水。有經驗的人能一邊“摔面”還能一邊控制火候,這樣不但不容易糊鍋,饊飯還不容易結塊。開始的時候火候一定要大,因為火太小,一方面不容易熟,另一方面,麵粉中的味道出不來。除火候外,最重要的還在於攪拌的頻率,一般攪動的頻率越大,饊飯會越有黏性,吃起來口感會更好所以這項工作一般是由男人來做。攪拌得差不多後蓋上鍋燜一下,讓麵粉中淡淡的香味充分溢出。偶爾揭開鍋嘗一下,如果是感覺到不稀不稠,那就可以食用了。

它是冬季西北農村地區的特色美食,家家戶戶都會做的“饊飯”

不過饊飯雖然好吃,但還是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吃完之後的碗洗起來比較費勁。所以在當地吃饊飯還有個講究,就是一定要把碗端在手上,然後吃碗的固定一個口,並且應該漸漸將碗口朝著面部傾斜。這樣吃完,你會發現你的碗非常乾淨,所以會不會吃饊飯在當地也是一門學問。有時候大人們讓孩子這樣吃饊飯也是為了鼓勵孩子們節約糧食,養成良好的習慣。

它是冬季西北農村地區的特色美食,家家戶戶都會做的“饊飯”

當然,當地人在吃饊飯的時候可不是隻吃一種,還是得有各種各樣的“配料”。至於搭配什麼,其實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取,什麼樣的下飯菜都可以。但是,最傳統、最多人選擇的配菜,還是自家做的酸菜。當然“胡麻面”是不可缺少的一種佐料,抓一把放到酸菜裡,和酸菜一起用油炒熱了就可以吃了,味道非常爽口。曾經有來自甘肅的大學同學給我做了一回他們當地的饊飯,還加上了從家裡帶來的酸菜和胡麻面,至於吃完後的感受,饊飯是好吃,但是那邊的酸菜加胡麻面的口味我不怎麼能接受,可能是我的口味太過清淡了的緣故。

如果大家以後有機會去到西北地區旅遊,一定要去嚐嚐這種當地農村的特色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