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境不好,父母借錢留學,如今怎麼樣了?

作為一個“家境不好”的但是最後出國留學的人,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希望對家境一般想留學的同學有所幫助。

先講講背景。

我的家鄉為某準一線城市,父親工作,母親炒股。他們在98年經歷了那場著名的國有企業改制,最後決定以得到一筆賠償金的方式買斷自己的工齡,脫離了這個體系。從此後,他們的生活便陷入了低谷。而且這一低谷就是20年。

我初高中在當地的一所貴族中學。因為我在初中入學考試中考得很好,每年有三萬的獎學金,高中以年級前十的身份直升,於是又免掉了學費。要不是因為能有學費減免,我也讀不起這個學校。

2007年是我家的房子被賣掉的那一年,我爸決定找一份工作而不再漂泊。我媽選擇了去股市炒股。從此之後,我,我爸,我媽的三口之家年收入大概10W一年,這其中絕大部分來自我父親的收入。我本科在北京一所著名的IT院校就讀,計算機相關專業。畢業後,獲得了美國一所TOP 15大學的master offer。如果讀完這個碩士,學費加生活費大概需要50W到70W

我當時在大學最後一學期的情況是,已經在某大型網絡公司實習九個月,基本準備正式入職了。家裡沒有一分錢的存款,我的父母親也沒有房子。造成上述情況的的原因很複雜,

但是結論是我家無論從任何角度看,都無法負擔上述那筆費用。

他—家境不好,父母借錢留學,如今怎麼樣了?

但是面對這樣一所世界聞名的學府的邀請,我的父母非常動心。雖然他們的文化程度不高,都只是大專生,但是他們深深地明白在中國向上層階級流動的唯一方式就是讀書。於是,我的母親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她決定擔負我去美國讀書的所有費用。她決定向所有親戚借錢。借錢的過程必然是不順利的,其中各種辛苦和負面的東西,我也無需贅言。但是最後我的母親成功地從兩個有錢的親戚那裡借到了60W。

於是我就這樣帶著60W的負債準備向美國出發了。

踏上飛機之前,我父母在機場送別。我媽說:“你要清楚地明白現在的形勢,你沒有任何退路。你唯一的目標的就是畢業後找到一份工作把你的學費掙回來。另外,生活上,能省就省。錢只有這麼多,花完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另外,我和你爸的情況你也知道,我們老了只有靠你。”

我倒吸一口涼氣。

接下來在美國的日子裡,我過得很累,但是很快樂。同時,我也嫉妒過,絕望過,掙扎過。不過還在最後我都挺了過來,因為我明白:

雖然我有巨大的壓力,但是我有無價的夢想。我結合自己的情況立了三個目標: 1. 爭取三個學期畢業,這樣可以節約最後一個學期的學費。 2. 前兩個學期我要選很多的課,爭取第三個學期我只需要修兩門課。因為這樣一來我便可以在最後一個學期成為part time student,這樣那學期的學費又可以節約60%。 3. 找到一份工作。

我學的比較努力。 1. 我在這兩年裡從來沒有去過我所在城市的市中心,也從來沒有去附近的大城市旅遊過。 2. 我一週包括週末平均下來每天1:00AM睡覺,並不是因為我很勤奮,而是因為我只是個凡人,而且課業確實也很繁重,我需要為白天的不高效付出代價。 3. 我只選難的,有用的,有大量編程project的課,因為我知道混GPA對於計算機這一行沒有任何用處。(當然懂行的同志說我是ivy league的GPA3.9的大神,最後去了ORACLE,我尊敬您。)分低點無所謂,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4. 和我一個專業的同學,70%的人和我一樣努力,10%比我更努力,20%混日子。其他的專業的同學,差異較大。

他—家境不好,父母借錢留學,如今怎麼樣了?

最後我GPA慘不忍睹,最終還是通過了最低的畢業要求。我發表了一篇ACM論文。我面Google,Microsoft,LinkedIn都掛了,最後留在我讀書的這個州得到了一份9W的工作。其他的福利我都很滿意。

我現在每個月給我家寄回3000美元還錢,剩下的錢我也花不完。由於我實際只花了45W,因此我兩年就能還清我家的債務。我現在的日子過得很好,財務自由,寧靜,快樂。

以上就是我的故事的核心內容,寫了這麼多,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我沒有提,讀者也不可能全面的瞭解我。但是我試圖在描述這樣一個自己:淡定,堅持,不完美

我覺得在經濟壓力下,還要決定出國的唯一理由是:出國後帶給你的收益,能夠大於這筆投資。並且,這樣的收益必須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實現。如果你能在這一點上說服你的父母,並且你自己也有必勝的決心,那麼你一定能出國。

他—家境不好,父母借錢留學,如今怎麼樣了?

我媽知道編程很賺錢,所以她有動力。家長對我很瞭解,我從未讓他們失望,所以他們敢有這個魄力。我有這樣的心裡素質,因為經歷的關係,我可以在巨大壓力下工作學習。

我的本科專業其實也就c語言,c++語言和c編程實踐這三門課和計算機有關,我連數據結構都沒有學過,什麼編譯原理,操作系統這些cs經典課程我就更沒有接觸過了,總之我的編程底子不強。研究生算是狠狠地把我憋了一把。

我也常常想為什麼我不能出生在一個稍微富有點的家庭,這樣我就可以不那麼累。但是在經歷足夠長的時間後,我意識到這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得不到就算了嘛,何必老是惦記呢?與其抱怨,不如接著學習和工作,離夢想又近一點。

這是我的感悟和經歷,希望能夠讓你也離你的夢想近一點。


小華嗶嗶叨:

如果經濟因素是制約出國的最主要原因,這一點其實也可以是最主要動力。

1. 為什麼要出國?:獲得更好的物質生活。 從這個答案來看:動機非常明確直接。而且,這個動機正中要害:生活需要錢來解決問題。《華爾街之狼》中萊昂納多說: I want you to deal with all your problems by becoming fucking rich!

2、理性的人,需要的是實在的利益,而不是賭博未來

3、感悟:用概率去認識這個世界可以避免犯很多錯誤

幾個大原則: 1. 學校越好越值得去。計算機行業沒有那麼重要。 2. 任何學科讀phd都不會是最壞的選擇,有時候它也可能是非常好的選擇。 3. 做任何決定之前,經濟因素一定是最要的考慮標準。

這篇答案的中心思想並不在於“在很窮很窮的情況下,別人獲得了怎樣怎樣大的成就”,而在於“不管你貧窮還是富裕,都要努力奮鬥。”這是最普世的道理。用實際的例子,讓更多的人相信生活的美好,理解奮鬥的價值。

努力奮鬥就是人生的意義,希望任何人都不能剝奪自己獲得美好生活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