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多家入局僅1%盈利 生鮮電商“愛恨難捨”

每日商報訊 又一家生鮮電商平臺倒下了。11月28日,生鮮電商呆蘿蔔合夥人劉峰在朋友圈中表示呆蘿蔔杭州中心正式關閉,近日,另一家平臺妙生活又悄悄離開了耕耘4年的生鮮戰場。昨天,記者已經無法在蘋果應用商店搜索到妙生活App了。

據瞭解,妙生活成立於2015年,並於2015年拿到鐘鼎創投A輪500萬美金投資,2019年上半年獲得今日資本B輪2億融資。呆蘿蔔也曾被譽為“生鮮電商黑馬”,卻因為拖欠員工工資,無法運營等一系列問題走入困局。而與此同時,美團買菜進入深圳,再下一城,餓了麼被爆正在孵化“餓鮮達”項目。

一邊是曾經紅火過的生鮮電商平臺黯然離場,一邊是互聯網巨頭在生鮮市場紛紛加碼。生鮮市場究竟有什麼魔力,讓創業者和互聯網巨頭紛紛為其“傾倒”?

4000多家入局者 只有1%實現了盈利

今年倒下的生鮮電商平臺不少。除了妙生活和呆蘿蔔,還有杭州生鮮電商品牌“鮮生友請”。其在今年7月發生資金問題,對消費者、供應商、投資商、員工欠下了鉅額資金。

曾勢頭良好的生鮮獨角獸紛紛倒下,背靠巨頭的生鮮平臺也不好做。今年4月,美團宣佈對旗下小象生鮮進行調整,關閉無錫及常州門店;京東7FRESH放慢開店速度;5月31日,盒馬鮮生正式關停崑山新城吾悅廣場店,成為盒馬鮮生關停的首家門店。

生鮮生意為什麼這麼難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黛青分析,這門生意背後需要大量的技術研發和資金投入,就看誰能支撐到最後。經過幾年“野蠻生長”後,生鮮電商大致孕育出3種商業模式——以京東生鮮、天貓生鮮、拼多多為代表的傳統B2C自營模式、平臺模式,有以每日優鮮、京東到家、叮咚買菜為代表的“到家”社區模式,還有以盒馬鮮生、7Fresh為代表的“到店+到家”模式。

為了保鮮,生鮮電商在倉儲、運營、物流、品控、技術投入等環節都有難以降低的必要成本。一款生鮮產品從農戶到消費者手中,需要經歷無數個環節,走過漫長的鏈條,其中物流、損耗、包裝等環節中的消耗巨大。據業內人士透露,生鮮電商的成本佔總價的30%-40%,而生鮮電商的毛利才10%-20%。

面對這一系列複雜的鏈條,無論是傳統垂直類電商、前置倉,還是拼團等模式,真正熬出頭並獲得盈利的企業並不多。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此前發佈的數據顯示,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持平,88%虧損,且剩下的7%是鉅額虧損,最終只有1%實現了盈利。

將菜市場搬到線上 為什麼有吸引力?

即便在生鮮電商這片藍海中撈金不易,但想做“線上菜市場”生意的人仍然不少。記者在蘋果應用商店搜索生鮮,發現各種生鮮App大大小小有幾十個。

同時,互聯網巨頭也在不斷加碼。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繼續搶佔高地;11月底美團買菜在深圳正式上線,首批共開出9家站點,為社區居民提供“手機下單,最快30分鐘送達”的手機買菜便民服務;阿里旗下本地生活平臺餓了麼也正在孵化菜市場項目“餓鮮達”……從市場潛力來看,生鮮電商是趨勢,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線上買生鮮正在逐漸成為越來越多人青睞的方式。從市場數據來看,生鮮電商也是一條不錯的賽道,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從2016年至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整體市場規模穩步增長,2018年市場規模已突破千億,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600億元。

面對千億市場,沒有人不眼紅。只是,生鮮電商獨角獸的折戟一次次告訴大眾:這門生意並不好做。莫黛青表示,做生鮮電商需要有保證的供應鏈渠道,發力高質量資源配置,讓消費者買到具有高性價比的商品。另外,線下門店運營和線上的融合也是重要方面。“時間將見證行業加速洗牌的過程。”

面對重重阻礙,想在這片藍海里分一杯羹的創業者,或許應該思考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實力,扛起這個千億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