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和園:昔日羅玉鳳,今日范冰冰

今天的主角是中興和園,本文理論上是一個測評,但是由於我與中興和園之間的特殊淵源,就不用了傳統的方式來寫這個“屌絲逆襲”盤了。

01

曾經遠出了南昌的邊界!

2010年夏天某個清晨,我從疊山路口擠上了堪稱一代人早晚高峰的噩夢----5路車,一路搖搖晃晃到了終點站高新停車場,這個位置在我腦海裡就是南昌的極限邊界了。

中興和園:昔日羅玉鳳,今日范冰冰

然後在終點站繼續乘坐一路803微型公交車,繞過風光旖旎的艾溪湖,達到了艾溪湖的東岸,然後我站在了中興和園的門口。(如今803改路線了)

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麼?那時候,這個地方在我概念裡,已經突破了南昌的邊界了。

02

“屌絲”的初見!

2010年我第一次到中興和園的時候,一期已經交付了,入住率很低,而且還有少量的尾房在售,一水全部是5層的樓梯房,售價有點記不清楚了,4000多還是5000多。

此時正在開發二期項目,是高低搭配的社區,2010年下半年高層售價5200元左右。

二期的洋房是5層帶電梯的,在那一年的理念也算是領先的。以至於那一年看洋房的客戶會質疑:5層也搞電梯,那不是得房率低了?

中興和園:昔日羅玉鳳,今日范冰冰

如今這種質疑已經很少了,大家對房子的理解也比之前進步了,居住的體驗更好一些,得房率低一些就不會太計較了,看來大家確實更富裕了嘛!

中興和園的開發商就是做手機的那個中興,總體來說在地產行業裡算是比較邊緣的,屬於玩票的性質,也是“業餘愛好”。

所以當時的房屋質量就會水一些,據傳一期的洋房很少有不漏水的,不是頂樓漏水,是窗沿滲水。而且主體結構上都能看見明顯的不整齊,園林和社區的設施也乏善可陳,屌絲的氣息濃郁,和當年的我可謂氣質相符,氣味相投。

不過從肉眼看過去,每新做一期的設計和質量看起來都有進步。

中興和園是艾溪湖東的拓荒盤,當時人煙稀少,唯一的優勢就是緊緊靠著溼地公園,至今仍然是唯一緊靠溼地公園的商品房。(高知公寓除外)

03

屌絲順風翻盤!

在那一年艾溪湖溼地公園就已經成型了,我都感慨原來南昌還有這麼卻殺的公園,但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

對於當時消費還未升級的國人來說,環境不是最重要的,所以中興和園的房價一直都是環艾溪湖最低的那一個。

中興和園:昔日羅玉鳳,今日范冰冰

後來湖東開始大開發,陸陸續續多個樓盤開發,城泰湖韻天成一開始都要賣6000,就知道當時在湖東中興和園的“屌絲”地位了。

世事難料,誰能想到這個“屌絲”幾年後竟然逆襲了?

如今中興和園二期高層,因為舊一些,售價大致在1.5萬左右,三期的高層還要貴個幾百到一千每平,而湖韻天成只在1.2萬+徘徊。

湖韻天成的業主此時內心泛起一陣酸楚,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過於當初最看不上的窮親戚翻身了,在你面前人五人六的!

市場的喜好也總是在變化,以前覺得艾溪湖遠,現在艾溪湖儼然一副高新區核心的調調,學區、地鐵都過來了,一時間成為了城東置業的主力。

隨著艾溪湖溼地的遊客越來越多,中興和園每到節假日就處在巨量人流的曝光之中,這都是天然的廣告和曝光率,而且曝光的打開方式非常優秀。

中興和園:昔日羅玉鳳,今日范冰冰

新城雖然更遠,但是優勢就是空白之處可以隨意填充,而老城沒有空間,一些資源只能往新城注入了。

好幾個新城的房價迎來“暴擊”就是在於學校的入駐,比如朝陽,比如艾溪湖。而中興和園就是其中典型被學區拯救的項目。28中與中興和園的距離近的令人髮指,出門過個小馬路就是了。

中興和園:昔日羅玉鳳,今日范冰冰

政府大筆一劃,四號線終點站設在門前,艾溪湖天空中的候鳥再這麼成群結隊的飛過,這場景簡直烈火烹油。

在趨勢中“屌絲”就這麼順風翻盤了,正所謂在風口上,豬都能上天。

04

另類的操盤方式!

中興和園這個樓盤開發時間非常早,如果沒記錯大概是2007年就開始了。據說這塊土地是高新區批給中興做產業的,然後中興修改了規劃,把其中一半修改了土地性質,做了地產開發。

中興通訊這個模式不僅在南昌,在其他城市也有類似的操作,而且樓盤也叫中興和園。

項目總佔地345畝,一共分四期開發,開發週期超過了十年,這個操盤思路也是中興一貫的思路。我又不是專業搞地產的,也不會拿錢去買地,快速開發快速完成的高週轉對我來說毫無意義,甚至是不划算的。

中興和園:昔日羅玉鳳,今日范冰冰

曾經極低的價格拿下土地,開發週期越慢,時間拉的越長,到了後期周圍的地價上升的越多,我的利益也就越大。

中興和園的銷售策略就是儘量把價格標高,高出市場對其的預期,增加利潤率,有人就喜歡我的環境,願意出高價,我就賣,慢慢賣。

有一回二期高層開盤,去化率達到30%+,管理層被總部領導diss了一通,原因是:你們定價肯定太低了,開盤去化率高於20%,就是你們定價過低,失策了。

把地產開發當成“業餘愛好”的也不只是中興一家,其他也是這麼操作的,慢慢搞,慢慢賣,越到後期,利潤越大。

今年的高新爆款洋房,中興和府,也就是四期被嚴格限價了,不然我估計它能上天。

05

中興和園二手房如何?

1

一期

最早的開發的項目,全部是五層的多層,無電梯。最靠近艾溪湖北路,離地鐵站最近,也是離溼地公園北門最近的的一期。

不過建築的質量比較水,沒有電梯,在未來的競爭力也不是特別強,雖然得房率不錯。設計和園區設施都是比較早的,個人感覺一期的優勢並不會很大。

推薦指數:☆☆

2

二期

二期距離地鐵430米左右,是業態最多的片區,有高層、電梯洋房,還有聯排別墅和獨棟別墅,獨棟對外宣稱是不賣的。別墅區是單獨管理,和高層、洋房是隔開的。

比一期的設計感略強了不少,不過產品的面積依然是比較早期的設計,比如高層90的兩房,120的三房。這在當時確實屬於主流的面積段,三房就是要比兩房多30個平方,也不知道為何。

中興和園:昔日羅玉鳳,今日范冰冰

高層總共18層,典型的品字樓設計,中間兩房完全不通透,北面無連廊設計。不過得房率高一些,超過了80%,二期高層的價格在1.5萬左右。

二期的洋房面積也比較大,137和139的面積做的是三房,走進去一看這個客廳大的有點喪心病狂,估麼著有20多個平方,不包括餐廳。這麼多年看慣了小的樣板房,面對這麼大一個客廳真的有些不知所措,洋房價格在1.6萬左右。

二期配有一個籃球場,人車依然不是分流的設計,地面上可走車,停車位配比不是特別夠,不過租車位也不貴。

中興和園的二期高層外立面比較鮮豔,剛剛交付之時,看過去還可以,但是在用色上真的有些迷之審美了。

如今可以看見明顯褪色,比較顯舊。所以,通常我也比較喜歡深色的外立面,不容易顯舊。

總體來說,設計較早,面積偏大,總價上優勢不大,而且略微顯舊了。

推薦指數:☆☆☆

3

三期

三期距離地鐵站700米,業態就是高層與洋房,三期的設計就比二期要先進一些了,在外牆配色上雖然依舊鮮豔,保持了類似的風格,但是沒有用反差太大的顏色,視覺效果要好一些,更重要的是新不少。

另外三期的面積段顯然更加貼近目前的需求,高層三房114平米,洋房的面積也在110+也有,不過高層的設計依然是品字樓的設計,端戶只有半天陽光,中間戶完全不通透。

中興和園:昔日羅玉鳳,今日范冰冰

三期在最南面一排的一樓做了綜合文體活動中心,算是一個簡略版的會所吧,而且園林中的設施也更多一些,要新不少。

三期還有幾個特點,第一是樓間距特別大,第二是總算實現了全部的人車分流,第三是距離學校的距離非常近。入住率還不錯,果然自帶學區屬性的房子,入住率都還可以。

三期的高層成交價在1.5-1.6萬元的樣子,還可以。如果是碰上那種二樓帶超大露臺的,可能要到1.7萬甚至更貴,洋房也要1.7萬左右。

推薦指數:☆☆☆☆

4

四期

距離地鐵930米左右,四期全部是洋房設計,最高有11層的。因為嚴格限價的原因,這個項目被無數人盯上,連開盤都要偷偷摸摸,前期認籌就爆滿,而且要求一次性付款,據說有不少Z家大佬買了。

四期的位置非常適合“隱貴”居住,出門左拐即使溼地公園,右拐就是28中,坐落在艾溪湖周邊最安逸的一個角落裡。

中興和園:昔日羅玉鳳,今日范冰冰

到了四期設計風格又有了變化,整體在用色上依然還是有些配合之前的風格,但是建築形態已經不是那麼歐式了。而且戶型的設計又比之前有了進步,面積段也還比較合適,120+的三房和140+的四房,能買到四期也是不錯的。

因為還沒有交付,所以也沒有推薦指數了,二手售價肯定比三期洋房又要高了。

06

隱貴聚居,“魔改”社區!

當初這裡荒無人煙,現在儼然一副新城半成熟社區的既視感。最靠近溼地公園那一側的房子,觀景與觀鳥的效果極佳,尤其是候鳥成群結隊的在屋頂上空盤旋,感覺住這裡人都要多活幾年。

中興和園:昔日羅玉鳳,今日范冰冰

中興和園有個特點,一樓都是帶院子的,不僅洋房帶,高層一樓也帶。而且商鋪的頂也被利用了起來,住在高層二樓的,正好是在商鋪的上方,就會擁有巨大的露臺,少則1、2百平米,多則500多平米。

中興和園:昔日羅玉鳳,今日范冰冰

因為存在這樣的土壤,在中興和園可以隨處可見業主對自身居住環境的“暴力魔改”。整個小區的物業管理不算嚴格,不過整體打掃還是比較乾淨。

中興和園:昔日羅玉鳳,今日范冰冰

比如走在三期的社區的,因為樓間距大,院子的可發揮空間就更大了。有人在一樓院子搭門頭,搭涼亭;有人從院子直接開門入戶,在院中撐起了大涼傘;有人在院子門口放一對石鼓,儼然一副大戶人家的感覺;

中興和園:昔日羅玉鳳,今日范冰冰

頂樓的“魔改”就比較暴力了,洋房的頂樓是尖頂,上面可以利用。而且頂樓做了退臺設計,業主可以在北面露臺上現澆一層,然後再從閣樓打破外牆開一個門出來,妥妥的雙層空中大別野。

中興和園:昔日羅玉鳳,今日范冰冰

二樓的露臺(商鋪頂上)可以搞園藝,不過可能“魔改”的成本太高,暫時沒有看見大範圍使用露臺的。但是如果想弄,這露臺上能踢球!

據說中興和園的業主裡臥虎藏龍,物業想管理估計也很難干涉,只能任由這些大戶人家縱情發揮他們的“閒情逸致”了。

如今這個地段也有些城市隱居的味道了,雖不如萬科青山湖那般張揚,但是環境卻也別有風味,可能喜歡低調的業主更加心水。

06

總結:南昌樓市的“鳳變冰”

個人以為三期是比較合適的,中產朋友能夠夠上,設計和樓齡都偏新,間距大,人車分流,到學校近,南門出來右拐直接進公園,距離地鐵的距離也還行,綜合看來是最合適的,所以售價也在1-2-3期中最高,1.6萬左右。

當然二手房價差比較大,涉及到房東的心態,買家的心態,裝修的程度等等。三期面積雖小,功能和二期的差不多,但是居住體驗更佳。當然三期的物業費要更貴,接近3塊吧,二期不到兩塊。

這個樓盤戶型沒啥說的,都還可以,雖然沒有現在這麼主流、精緻,但是佈局都是很合理的。

我是一個非常重產品、設計和物業的人,這個涉及我們居住的體驗如何。實話說,中興和園的產品其實一般般,建築風格太過鮮明,容易過時,質量也好不到哪裡去,開發商品牌無甚可說,物業也沒有口碑,至少當時一期的業主反應不咋地。

但湖東這一塊,被它佔據了一個非常優越的位置,真的是十年湖西,十年湖東,這個屌絲地段簡直上演了一出“鳳變冰”。

中興和園:昔日羅玉鳳,今日范冰冰

如果說僅僅是公園和地鐵,還不會這麼傲嬌。關鍵這個學校離的近,真的會擊中很多買家的心裡。

因為周邊的樓盤,如果是在28中讀書,全部都要過昌東大道來上學,這是一條跑大車的主幹道,特別不方便。

而在昌東大道西側,就是一幅獨享靜謐的安逸社區既視感,只有中興和園佔據了學校、公園、地鐵全部的資源。至於商業,大家都沒有,whatever!

中興和園:昔日羅玉鳳,今日范冰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