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任教授30年她卻沒領過薪水,被人質疑是花瓶終靠實力問鼎諾獎

出任教授30年她卻沒領過薪水,被人質疑是花瓶終靠實力問鼎諾獎

保守的時代背景下,每個傑出的女性都是上天派來書寫歷史的天使,永遠不要一味地依附於男性,要堅信真正的成功從來都只與你的努力和執著有關

當我們認真投入的做一件事並且樂在其中時,總會形成令人無法忽略的人格魅力。一直以來,總有那麼一群人在用自己的風采讓整個時代去思考女性之美的定義。

諾貝爾獎,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創立的獎項,是現今世界公認的所有頒獎領域中最重要的獎項。最初的諾獎涉及物理、生物學、化學、醫學、文學、和平等五個獎項,諾獎設立以來的一百多年裡共有九百餘位傑出人士被授予此項殊榮,但這份榮譽對於女性來說可並不是太“友好”。百餘年間總共僅有48位女性獲得過諾獎表彰。其中男女比例相差最大的就是諾貝爾物理學獎了。

諾貝爾物理學獎,旨在表彰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在過去的時間裡曾有兩百多位物理學家被評選為該獎項的獲得者,而這兩百多位物理學家中只有屈指可數的兩位女性科學家。其中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另一位則是鮮為人知,德意美國物理學家瑪麗亞·格佩特·梅耶,眾人都稱她為“梅耶夫人”

出任教授30年她卻沒領過薪水,被人質疑是花瓶終靠實力問鼎諾獎

相比起兩獲諾獎、小學課本中就出現過的居里夫人,梅耶夫人的名氣顯得小了許多,但梅耶夫人在原子核結構領域和原子的雙光子的吸收領域都有突出的貢獻。這位看似低調的女性打開了既居里夫人之後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對女性重新關上的大門,並在其逝世後仍對女性研究者在現代科學領域的地位產生深遠影響。

梅耶夫人的一生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輝煌,相反,梅耶夫人的一生始終都被質疑和不公包圍著。很多人眼中梅耶夫人就是一個出身高貴的花瓶女,在這種刻板印象下梅耶夫人的科研之路走的異常艱辛。

1906年長相秀美的瑪麗亞出生在德國卡托維茲,她的父親在其四歲時被任命為哥廷根大學的醫學教授,隨後瑪麗亞一家舉家搬遷到了哥廷根,其實在她父親成為教授之前,他們家族中已經有過六位教授了

妥妥的是一個科學世家,作為家中獨女

,瑪麗亞的生活從小就受到濃郁的學術氣息影響,家中時常出現的都是各領域的教授、學者、科學家等等。其中甚至包括許多未來的諾獎得主。

出任教授30年她卻沒領過薪水,被人質疑是花瓶終靠實力問鼎諾獎

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本就天資聰穎的瑪麗亞更是對科學的世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可惜的是,一個世紀前在整個世界範圍內女性都沒有平等的受教育權,所以即便是出身世家、生活在科學聖地的瑪麗亞都無法打破世俗的偏見。

彼時的哥廷根僅僅只有一所私立學校接收女性學生,瑪麗亞別無選擇只能在此開始了求學路。

受父親和身邊眾人的影響,瑪麗亞一直將哥廷根大學作為自己努力的目標,然而,僅僅兩年後,當地唯一可供女子讀書的學校也倒閉了,瑪麗亞被迫終止學業,但心懷遠見的她憑藉自己不懈的努力自學通過了哥廷根大學的考試,進入了夢想中的高級學府。

20世紀初量子力學理論初步形成,無數頂尖的物理學家紛紛投身於此,這門新生的學科也深深地吸引著瑪麗亞,於是入學不久的她便放棄了自己專攻的數學專業跟隨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的馬克斯·玻恩共同開始研究起了量子力學。

出任教授30年她卻沒領過薪水,被人質疑是花瓶終靠實力問鼎諾獎

1930年博士畢業的瑪麗亞跟隨丈夫移居美國,她的丈夫喬瑟夫·梅耶在化學領域也是小有成就,先後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任教,但正因為如此,身為人婦的瑪麗亞屢次被拒絕求職申請。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沒有一所大學會考慮僱傭一名教授的妻子。”

大學為了避免所謂的裙帶關係選擇性的忽視了瑪麗亞的能力,瑪麗亞只能憑藉自己的一腔熱愛繼續研究。所幸,因為丈夫的工作特殊性瑪麗亞仍能享受到大學內的實驗室進行充分的科學研究,也能及時的和世界各地的同行展開學術討論。

此後的幾年時間裡瑪麗亞醉心於學術研究,但好景不長,瑪麗亞的丈夫遭到解僱。瑪麗亞也失去了繼續科研的條件。直到1946年,瑪麗亞在芝加哥大學獲得了一份“志願”教授的資格,所謂“志願”教授,就是沒有薪水的科研人員。面對這樣的境遇,瑪麗亞坦然地接受了一切,作為女性的她一路走來經受過太多的坎坷和挫折,別無所求的她只希望能夠繼續為量子力學界做出貢獻。

一向具有打破固有觀念勇氣的瑪麗亞在開始了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後,提出了與當時最受推崇的原子核物理專家尼爾斯·波爾完全不同的觀點,並且始終堅持自己的設想,並於1955年與著名物理學家漢斯·楊森共同出版了《原子核殼層結構的基礎理論》一書。

此書的出版解決了困擾物理學界多年的巨大難題。1963年57歲的瑪麗亞憑藉原子核殼層模型成功問鼎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了世界上第二位獲得該獎的女性科學家。

出任教授30年她卻沒領過薪水,被人質疑是花瓶終靠實力問鼎諾獎

一時間瑪麗亞名聲大噪,鮮花、掌聲、崇拜接踵而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成名前的瑪麗亞甚至三十年都沒有領到過薪水,唯一的一份工作還是在她獲獎前三年才擁有的。儘管她的成功之路漫長且坎坷,但在瑪麗亞看來女性從事科研總體上還是有很好的機會的,作為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理應力所能及地推動對科學的認知。

無論是中國古代的封建禮法,還是西方世界階層分化,女性在社會千百年的發展中一直處於較低地位的那一方,追根溯源都是因為原始社會是由勞動生產力決定的社會關係,女性在勞動中較弱的能力導致了在那之後男性一直把握著社會的主要權利。

1910年束腰的西方女性逐漸解綁,1912年中國的纏足文化被禁止,近百年來正是因為有許多像梅耶夫人這樣始終代表女性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光芒的女子,才有了現如今男女平等的社會認知。尊重,從來都不是來自別人的給予,而是源於自己親手建築,希望在未來,每個女性都能夠拋去

“花瓶”的稱號,擁有真正的自我,不甘弱化,不甘平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