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创建经验 广州市番禺区全面谋划全域旅游发展新思路

中国改革报广东记者站12月5日讯(记者 马国钧 张新华 通讯员 胡璐斯)

12月5日,广州市番禺区召开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总结大会。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汪一洋、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柯显东、番禺区委书记何汝诚出席会议并讲话。番禺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及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镇街、相关村居及文化、商贸、工业、科技等各行各业代表数百人参加会议。

总结创建经验 广州市番禺区全面谋划全域旅游发展新思路

9月23日,国家文旅部发文公布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广州市番禺区入选,广东省只有两个,是广州市的唯一。番禺是全省的旅游大区、强区。目前,全区有国家A级景区8个,包含首批国家5A级景区1个(长隆旅游度假区)、4A级旅游景区5个(莲花山旅游区、宝墨园、广东科学中心、岭南印象园和沙湾古镇)、3A级旅游景区2个(永华艺术馆和广州渔人码头多彩小镇),其中2017年和2018年均有3个景区入选全省十佳综合好评景区;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各1个。经过多年发展,番禺旅游呈现出景区景点量多质优、旅游片区集聚发展、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的良好态势。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数逐年攀升,旅游总收入连续10年保持双位数增长,2018年接待总人数突破4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12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数3700.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04.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3%和12.6%。10月1日至7日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数350.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6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2%和13.8%。

总结创建经验 广州市番禺区全面谋划全域旅游发展新思路

下一步,番禺区将紧抓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突出补短板强弱项,力争将番禺打造成以人文湾区、休闲湾区、健康湾区为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示范区。

一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整合区旅委会、区文商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区旅委会统筹协调功能,以全域旅游规划为指引,政策为保障,推进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


总结创建经验 广州市番禺区全面谋划全域旅游发展新思路

二是全面推进“旅游+”“+旅游”新业态发展,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以景区评A及创建旅游文化特色村为抓手,提升“旅游+”“+旅游”新业态项目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推动旅游与文化、工业、商贸、美食、体育、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总结创建经验 广州市番禺区全面谋划全域旅游发展新思路

三是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弘扬美食文化。指导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等相关单位,结合民俗和节庆文化活动,以及自身资源和本土特色,开发“莲花宴”“龙舟宴”等特色粤菜美食。继续擦亮“食在广州、味在番禺”金字招牌,持续举办广州国际美食节。

四是以乡村旅游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以石楼镇大岭村成功创建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州市旅游文化特色村”为抓手,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积极策划开发一些新的乡村旅游业态,如乡村俱乐部、乡村人家、乡村度假、户外运动等,满足不同群体、不同方式、不同档次的消费需求。

总结创建经验 广州市番禺区全面谋划全域旅游发展新思路

五是全面推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加大“厕所革命”实施力度,按照A级旅游厕所标准,进一步完善旅游厕所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点、旅游干线等重点区域旅游厕所软硬件水平。

总结创建经验 广州市番禺区全面谋划全域旅游发展新思路

六是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推动全域旅游大品牌建设。强化旅游招商,重点引进高端品牌商务会展酒店落户番禺;加快汉溪—长隆—万博旅游商圈建设,重点推进长隆三期建设;大力发展长隆夜间旅游项目,在长隆国际大马戏、长隆水上乐园现有夜间项目基础上,探索增设“夜光魅影大巡游”“夜间水上电音节”等项目,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研究开放“夜间游览区域”。

总结创建经验 广州市番禺区全面谋划全域旅游发展新思路

七是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商旅节庆活动,提升全域旅游品牌吸引力。办好2020年第34届全国荷花展。定期举办各类文商旅节庆活动,打造民俗文化旅游节庆品牌,不断提升全域旅游影响力和吸引力。

总结创建经验 广州市番禺区全面谋划全域旅游发展新思路

八是强化宣传引导,多维宣传番禺全域旅游形象。加大整体策划和营销力度,在充分利用中央、省、市、区等各级传统媒体宣传的基础上,加大与新媒体的合作宣传,展示番禺全域旅游发展成果,让市民充分体验番禺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魅力和风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