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創始人佩奇和布林雙雙卸任,印度Pichai扛起重任

美國當地時間2019 年 12 月 3 日,46 歲的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分別卸任谷歌CEO和其母公司Alphabet總裁職務,47 歲的桑達爾·皮猜(Sundar Pichai)正式接過該互聯網巨頭的“王冠”,同時執掌谷歌和Alphabet。該消息通過一封來自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的公開信發佈在谷歌博客。這個決定發佈幾個小時後,截至美國東部時間下午5:04,Alphabet的股票在盤後交易中上漲了0.68%。

谷歌創始人佩奇和布林雙雙卸任,印度Pichai扛起重任

除了宣佈皮猜上任的消息外,信中還主要表達了以下信息:



1、谷歌不是一家傳統公司,注重營造充滿創造力和挑戰性的氛圍,這種開放的價值觀有助於向全球用戶提供無偏頗、精確而且可免費獲取的信息。


2、如果把谷歌比作一個小孩,它出生於1998年,如今已成長為21歲的年輕人,長大了,而谷歌的創始人像父母一樣,是時候退居幕後,適時給孩子一些建議和關懷,而不是天天盯著嘮嘮叨叨。


3、佩奇和布林都不是留戀權位之人,卸任以簡化管理層結構是順應公司發展需要的自然選擇。


4、佩奇和布林將繼續以董事、股東以及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參與公司重要決策,仍持有公司的控股權。佩奇持有Alphabet約5.8%的股份,布林持有約5.6%的股份,並且他們總共控制著51.3%的投票權,皮猜持有約0.1%的股份,這確保了新任首席執行官仍可能受到公司創始人的制約。


5、佩奇和布林會保持和皮猜的定期溝通,尤其是在他們特別感興趣的領域。

谷歌創始人佩奇和布林雙雙卸任,印度Pichai扛起重任

從谷歌兩位大佬卸任看其管理哲學


谷歌一直擁抱獨特的開放文化,鼓勵員工“全力以赴”去工作,如果看到他們不同意的事情就直言不諱。

谷歌創始人佩奇和布林雙雙卸任,印度Pichai扛起重任

圖丨左:佩奇;右:布林

佩奇和布林都喜歡精簡。

2001 年,他們覺得插在他們和工程師之間的人員是一種阻礙,便決定解僱項目經理。之後,他們聘請了工程副總裁韋恩 · 羅辛(Wayne Rosing),所有的谷歌工程師向羅辛彙報,而羅辛直接向佩奇彙報工作。同年,佩奇和布林聘請埃裡克 • 施密特博士擔任CEO。之後,同樣為了“簡化管理結構,加速決策制定過程”,佩奇於 2011 年接手 CEO 職位。

佩奇每週工作 80 個小時,閱讀各類商業領導力書籍,研究他的管理偶像巴菲特。然而,他逐漸對監督管理公司運營厭倦,當開會的討論從核心技術轉向單調的業務時,佩奇的眼睛會陷入 “呆滯” 狀態。他的心思更多地放在研發、或者致力於砍掉各種沒意思的應用和項目上,從來不陷於損益表和 6 萬名員工的內部政治裡。

2015 年公司突然重組,皮猜晉升為谷歌首席執行官,佩奇成為母公司CEO。這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聰明的退休計劃,他和布林可以尋找和投資感興趣的新人與新技術,保留自己對創意的控制權。讓谷歌進行精簡,其領導者們也可以擁有更多自治權。

而如今,為了再次簡化企業管理結構,他們乾脆“把自己開了”。

谷歌創始人佩奇和布林雙雙卸任,印度Pichai扛起重任

為什麼選擇印度哥接棒呢?

佩奇和布林對皮猜的評價是:


“皮猜已經在谷歌的CEO職位上證明了自己,15 年來他兢兢業業,帶領上下攻克難關解決問題,既謙虛又帶技術範,沒有人比他更適合帶領Google和Alphabet走向未來。”


工程師出身的皮猜是溫文爾雅的類型,同時受到了工程師和非技術工作者的尊重,擁有冷靜、專業的技術和魅力。他經常在各種團隊活動中用燦爛的笑容給員工帶來驚喜。

皮猜在印度典型中產家庭長大,讀書時代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也是所在板球隊的隊長,在印度理工學院冶金工程專業求學期間,他的成績相當優秀。從印度理工學院畢業並獲得斯坦福大學獎學金後,皮猜去了美國求學。從金奈到美國的機票價格,比當時他父親一年的工資都要高。

皮猜獲得了斯坦福大學材料科學和工程領域的碩士學位,之後,他又獲得美國頂級商學院之一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MBA學位。再之後,皮猜在美國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先是在Applied Materials擔任產品經理,隨後跳槽到麥肯錫擔任管理顧問。

谷歌創始人佩奇和布林雙雙卸任,印度Pichai扛起重任

皮猜的升遷之路

2004年皮猜進入谷歌,成為一名產品經理,負責包括Chrome、Chrome OS和Google Drive在內的軟件產品的創新工作。後來負責極其流行的Gmail電子郵件服務和谷歌地圖的產品開發。2011年,他在新產品發佈會上發佈了Chrome OS和Chromebook。2013年3月13日,皮猜出任移動操作系統Android部門負責人。

在每個崗位上,皮猜都展現出推動產品增長、吸引新用戶,既重視產品質量又重視營收增長的能力,把Android打造成谷歌最大的增長引擎。

2015年8月10日,皮猜被任命為谷歌新任CEO,谷歌也重組為Alphabet。自皮查伊擔任谷歌CEO以來,谷歌母公司Alphabet營收增長逾80%,股價累計上漲約90%。

2019年12月3日,Alphabet CEO佩奇宣佈將不再擔任公司CEO一職,由皮猜接任。皮猜同時擔任谷歌及其母公司CEO。布林辭任公司總裁。

谷歌創始人佩奇和布林雙雙卸任,印度Pichai扛起重任

皮猜說:



“我第一次見到佩奇和布林是在2004年,從那以後我一直受益於他們的指導和洞察力。我會繼續和他們一起工作,只是他們扮演的角色有所改變,我也將繼續非常關注谷歌和我們正在做的深入工作,以推動計算的邊界,為每個人建立一個對大家更有幫助的谷歌。在我供職谷歌的這15年來,看到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這種不斷演變的過程,常被創始人稱之為‘令人不舒服的興奮’,已經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對Alphabet及其通過技術解決重大挑戰的長期關注感到興奮。是谷歌創始人給了我們這樣不可思議的機會,讓我們能做出對世界產生影響的事。”

谷歌創始人佩奇和布林雙雙卸任,印度Pichai扛起重任

圖丨皮猜

掌管一個業務用戶遠多於世界上任一國家人口的公司不容易,往往會涉及地緣政治和社會問題。皮猜曾說:“對於谷歌來說,與他人合作更為重要。在管理理念方面,我希望聘用那些有能力、具有合作精神,而不是僅有高智商的人。”

谷歌創始人佩奇和布林雙雙卸任,印度Pichai扛起重任

谷歌當前的局勢

自2015年成立Alphabet並任命皮猜擔任谷歌首席執行官以來,Alphabet已經獲得15個季度的盈利。去年,谷歌公佈的收入為1360億美元,高於前年的1100億美元。儘管取得了財務上的成功,但類比為“年輕人”的谷歌並不是一帆風順,正經歷一系列反壟斷調查和日益加劇的員工騷亂。在歡呼皮猜接棒谷歌之際,也有不少人認為他任重道遠,接下的是燙手山芋。

皮猜將不得不應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嚴格的監管審查。美國司法部(US Department Of Justice)上個季度宣佈,將對包括谷歌在內的大型科技公司展開廣泛的反壟斷審查,同時美國司法部對谷歌發起單獨的反壟斷調查。在過去的幾個月裡,美國和外國的反壟斷監管機構越來越多地對谷歌進行審查,並在審查過程中點名皮猜。

谷歌創始人佩奇和布林雙雙卸任,印度Pichai扛起重任

Alphabet正在為其核心數字廣告業務放緩做準備,該業務仍佔其收入的絕大部分。該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廣告收入放緩,第三季度利潤同比下降。儘管進行了多次嘗試和收購,但該公司一直難以從硬件產品線獲得實質性收入。

就受眾而言,YouTube是一個霸主,但該公司從未披露過它產生了多少收入,而且該視頻平臺因宣傳誤導性內容、支付過低的創作者薪酬等原因而不斷受到審查。

最近與連鎖醫院Ascension達成的雲協議本應是一場勝利,但卻變成了一場公關失敗,外界質疑谷歌將如何使用和保護它在這一過程中收集的任何患者數據。即使在谷歌澄清它沒有將任何患者信息用於自己的目的後,懷疑仍在繼續,導致國會提出更多問題。

隱私組織和國會議員呼籲聯邦監管機構對谷歌以20億美元收購Fitbit的提議進行更多審查,該公司希望這筆交易能在2020年初完成。

以“不作惡”為座右銘的谷歌一直以其開放和自由的文化而聞名,鼓勵員工暢所欲言。但最近,管理層一直在壓制異議和批評。谷歌上週解僱了四名工程師,他們表示將向全國勞動關係委員會提出申訴。去年,全球數千名谷歌員工舉行罷工,抗議高管的性騷擾和不良行為。歐盟因“濫用”網絡廣告策略對谷歌罰款17億美元。

一些批評人士甚至呼籲拆分這家公司。

在這段員工騷亂、政府審查和增長放緩的時期,皮猜名義上一直負責谷歌的核心業務。此前,佩奇是他的老闆,而布林作為公司的總裁處於一個模糊的平行角色,皮猜不需要對公司的所有方面承擔全部責任,從文化到戰略。現在,佩奇和布林已經將谷歌和Alphabet完全託付給他,並將作為旁觀者看著他做出一切必要的艱難決定,為谷歌的下一階段定位。

沒有跡象表明這一切與佩奇和布林的卸任有關。但是提及不斷在變化中的谷歌,這也是公司正在發生的一些變化。

也有媒體稱,佩奇和布林是因為事情不再有趣而選擇下臺。

皮猜接管Google大權,也意味著又一位印度裔職業經理人成為巨頭公司CEO。之前納德拉已經在微軟掌握了大權,而據不完全統計,近10年來,世界500強企業中,外籍CEO有75位,印度裔佔了10個席位。微軟,摩托羅拉、百事可樂、諾基亞、Adobe、SanDisk、聯合利華、萬事達卡、標準普爾,目前都有一位印度CEO掌管公司。

谷歌創始人佩奇和布林雙雙卸任,印度Pichai扛起重任

兩位大佬去向何方?

《紐約時報》評論:“兩名創始人的離去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在信中佩奇和布林追憶往昔,回顧了谷歌在他們還是學生的時候的創辦至今,將其從一個新興搜索引擎公司發展成為一個全球性企業,使谷歌成為世界上最大、最賺錢的公司之一,在在線搜索、數字廣告和視頻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如今功成身退,去追尋自己更感興趣的事,算是給人生的上半場交了美差。踏上新的旅途,對他們來說意味著更多自由,可以專注在更瘋狂更有趣的事上。

布林在慈善活動上的名氣甚至已經超過在谷歌上的名氣,他專注在慈善機構上,企圖解決世界的能源和氣候等問題,並且投資一些可替代能源技術,尋求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佩奇則是寧可把遺產給馬斯克也不做慈善的人。他資助了三家旨在開創無人駕駛飛行器的公司,並痴迷於 Alphabet 旗下的各個機器人團隊、火箭上天工程和登月旅行。他的興趣一直都很廣泛,在密歇根大學讀書時,曾研究過太陽能汽車、音樂合成器,還曾經建議學校在校園裡鋪設有軌電車。22 歲在斯坦福讀研之時,他大半夜想到要去做一個可以查看不同頁面鏈接、可以查看全世界信息的搜索引擎。

谷歌創始人佩奇和布林雙雙卸任,印度Pichai扛起重任

有不少媒體報道稱,佩奇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加勒比小島白色沙灘上。在 46 歲的時候,他就已經過著世外桃源式的隱士生活了。

當你在一個行業領跑了幾十年,不眷戀高位而選擇退居其後是一種人生哲學,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追求。看兩位行業大佬的人生選擇,領悟自己的人生。看文章的你,在人生的哪個階段?是否還在追逐夢想,是否在選擇充滿熱情的人生,是否像皮猜說的每天激情滿懷地去工作,還是拋下看似重要的事業,在選擇自己的興趣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