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家大灣區A股上市公司年報業績預喜佔比超六成

外匯天眼APP訊 : 2019年即將進入尾聲,A股上市公司“期末考”交卷在即,粵港澳大灣區作為科技創新、金融市場創新的示範區,區域內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向來受到市場密切關注。

51家大湾区A股上市公司年报业绩预喜占比超六成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目前已有82家大灣區A股上市公司披露2019年全年業績預告數據,其中,有51家公司報告期內業績預喜,佔比超過六成。

具體來看,有24家公司業績預告類型為“預增”;12家公司業績預告類型為“略增”;還有15家公司今年有望實現扭虧。

從淨利潤預計同比增幅來看,星期六全年歸母淨利潤有望同比增長2138.74%,居於首位,沃爾核材(950.00%)、同為股份(907.73%)、神州信息(850.20%)、傑賽科技(350.00%)、燕塘乳業(270.00%)、海鷗住工(257.59%)、科達利(210.00%)等7家公司緊隨其後,報告期內淨利潤也均有望同比增逾200%。此外,德美化工、雄韜股份、三利譜、兆馳股份、漫步者、紅牆股份、長青集團等公司年報淨利潤也均有望實現同比翻番。

華訊投資高級分析師王帆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灣區上市公司良好的業績表現,主要受益於以下三方面:一是互聯互通優化區內資源配置,培育世界級企業,包括消費、零售、醫療健康和下游製造業等在內的傳統競爭性行業集中度將繼續提高;受益於規模經濟,中游製造將崛起;創新升級以及新業態,決定區內高質量發展的空間。二是國內低端製造業向東南亞國家轉移,將彰顯大灣區貿易新樞紐的地位。三是跨境資源和資產配置為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粵港澳大灣區有條件成為全球投資和資產管理的重要平臺。

記者從行業分佈角度進一步梳理發現,上述51家年報業績預喜的上市公司中,電子、計算機、機械設備等三大行業上市公司數量名列前茅,分別有10家、6家、5家公司上榜。此外,輕工製造、化工、電氣設備三行業也均有3家公司入圍。

王帆對記者進一步表示,上述科技密集型行業景氣度較高,背後體現出“產業復甦+國產替代”的總體邏輯,我國目前處於經濟轉型階段,科技興國是大國策,國家相繼出臺多項政策扶持科技產業發展。在國產替代和電子行業復甦,以及5G建設週期帶動下,上述板塊有望繼續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業績預喜的公司中,有36家屬於中小板上市公司,5家屬於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小創公司合計達到41家,佔比超過八成。其中,立訊精密、視源股份兩家公司盈利能力最為顯著,今年全年歸母淨利潤上限均超10億元,分別為42.2億元、17.07億元,此外,還有包括兆馳股份、勁嘉股份、美盈森、新國都、愛施德等在內的14家中小創公司,全年也均有望實現2億元以上淨利潤。

對此,王帆認為,從當前的整體數據來看,中小創公司業績整體增速和主板上市公司差別並不大。不過,由於中小創公司的業績彈性更強,加上2019年是A股“科技牛”的開端,且中小創公司中科技類企業較多,其業績增長動力也相對較強,因此未來中小創公司的業績預期要好於主板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