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牌照在京用車人群洞察

​​“熱點”之所以被稱之為熱點,是因其必有冷卻之時。在“狂熱、跟風”之後,漸漸歸為平靜。《熱點觀察站》欄目將從數據、行業、市場等維度,回看它的發展曲線,及其背後的故事。

外埠牌照在京用車人群洞察

當一百多年前第一輛汽車開進北京城時,不用馬拉自己會跑的車給市民帶來熱烈反響,而一百多年後的北京已經發展成為一座車輪上的大都市,私家車(即“私人小微型客車”)保有量超過450萬輛,這不僅給道路資源和停車資源等帶來壓力,而且對空氣質量、交通安全等產生影響。因此從2010年起,嚴格控制機動車保有量特別是私家車數量,成為擺在首都北京面前的一道難題。

外埠牌照在京用車人群洞察

備註:(1)機動車包括載客機動車、載貨機動車、低速車、半掛牽引車、專項作業車、電車、摩托車、輪式自行機械車、掛車、軍車和拖拉機。(2)私人小微型客車包括私人小型載客機動車和私人微型載客機動車。

外埠牌照在京用車人群洞察

為了減輕首都城市道路交通擁堵狀況,首都北京還通過限號限行,大力發展公共交通、軌道交通等方式或措施幫助市民提升出行效率,同時還實施小客車數量調控措施以整體管控機動車總量。其中,北京購車搖號的中籤率已經從2012年第4期的1:42減少到2019年第4期的1:2622,中籤難度一再攀升。

外埠牌照在京用車人群洞察

外埠牌照在京用車人群洞察

在“京牌”一號難求的形勢下,部分在京工作生活的人群選擇外埠牌照,在長期申請“進京證”的狀態下過上了有車生活。截止2018年6月,約70.9萬輛外埠號牌車輛連續辦理進京通行證長期在京使用,上述長期在京使用的外埠號牌車輛規模相當於北京私家車保有量的15.5%,這一現象無疑給首都北京的城市發展和資源承受力等多方面造成影響。

外埠車輛長期在京使用已成規模,基本上可以理解為在北京的每7輛車中就有1輛外地車。

外埠牌照在京用車人群洞察

外地車在北京已然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據調查,93%的北京市民支持加強外地車輛管理。因此,北京市政府有關部門聽取各方面意見,深入瞭解群眾的實際困難,在2018年6月公佈了新的管控措施,並且預留了一年半左右的過渡期。如今,強化外地車輛管理舉措的升級版已於2019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那麼,隨著新政策的施行,受影響的將是怎樣一個外埠牌照在京用車群體?

男性佔比87%,80後是外埠牌照用車人群主體

從人群性別分佈看,外埠牌照在京用車人群87%為男性,男性TGI指數達到170;從人群年齡段分佈看,80後比重過半,其中以30-34歲者居多,所佔比重超過1/3,TGI指數接近400,其次為35-39歲,佔比亦高於20%,說明80後對外埠牌照在京用車的需求比較旺盛,其中不乏“北漂”一族、本地市民等。同時,90後所佔比重達到1/4,TGI指數僅低於80後,90後的用車需求也較為顯著。

外埠牌照在京用車人群洞察

外埠牌照在京用車人群洞察

外地人群比重超8成,北京周邊地區的群體佔主流

從外埠牌照在京用車人群的構成看,利用外埠牌照在京用車的本地市民只是小部分群體,據北京市交管局統計,本地市民使用外埠牌照車輛的情況約佔整體的15.67%,其發生的主要因素是“繞過搖號得方便”。據此看,仍舊有84.33%的用車人群來自北京以外的地區,而這大部分人群則主要是北京周邊的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遼寧等省份,其中,河北省人群居多,所佔比重超過1/4,且以保定、廊坊、張家口、石家莊、邯鄲、滄州等城市較為突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