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到一年後房價可能再次上漲——央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鬆成

盛松成表示,為什麼房價可能上漲呢?因為供給下降,供給減少了。

現在大家比較擔心的是房價下跌。很多人都會說,房價可能要下跌。恰恰相反,我擔心的是未來半年到一年以後,房價可能再一次上漲

12月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在上海一財經論壇上表示,當前房地產市場存在三個結構性問題——供需失衡、地區失衡和供地配置失衡。房地產投資下行所造成的供需缺口可能將導致半年到一年後房價上漲。

“為什麼房價可能上漲呢?因為供給下降,供給減少了。現在大家比較擔心的是房價下跌。很多人都會說,房價可能要下跌。恰恰相反,我擔心的是未來半年到一年以後,房價可能再一次上漲。”盛松成在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和鳳凰網等聯合主辦的財經高峰論壇上說,“我們現在控的是需求,而需求只能延緩。你不可能控了以後就不買房了,現在不買不等於以後不買。而供給如果繼續下降,一年以後房價很可能上漲。

半年到一年後房價可能再次上漲——央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10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0.3%,比1-9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增速已連續7個月下行。同時,根據央行數據,9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佔全部人民幣貸款的28.9%,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速較上年末回落4.4個百分點,已連續14個月回落。今年前三季度新增房地產貸款佔同期人民幣貸款增量的33.7%,較去年全年低6.2個百分點。

房地產企業表外融資也大幅萎縮。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公佈的數據,截止到今年三季度末,投向房地產的信託資金餘額為2.78萬億元,較二季度減少1480.67億元,環比下降5.05%,是自2015年四季度以來首次出現新增規模環比負增長。

盛松成指出,保持房地產投資適度增長、保持供需平衡,這與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目標是一致的。“為了穩房價就要穩地價,就要穩預期。為了穩房價,我們就要求供需平衡。”他強調。

供需失衡之外,盛松成認為,房地產市場需要關注的第二個問題是地區失衡。他指出,在一、二線城市嚴控房價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同比上漲均超過一線城市,這是我國房地產市場化20年以來的第一次。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7年12月,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分別同比增長0.6%、2.5%,而三線城市這兩類住宅價格分別同比增長6.9%和5.4%。2018年12月,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分別同比增長1.1%、1.3%,而三線城市這兩類住宅價格分別增長9.1%、7.2%。到了今年10月,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分別同比增長4.7%、0.5%,而三線城市這兩類住宅價格分別增長7.7%、4.6%。

此外,今年1—9月,我國西部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增長16.2%,東部只增長了8.6%。但從人口結構看,2018年東部區域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38.5%,中部區域的人口占了26.6%,西部區域的人口約佔了27.2%。

“東部地區的人口占比遠遠超過中部和西部。而目前房地產投資和土地供給是倒過來的。”盛松成表示,從人口流動來看,大城市整體呈現人口淨流入,而三、四線城市淨流出,未來房價下跌的風險可能在後者。從區域發展來看,經濟發展較弱的中西部地區將面臨房價下跌。

盛松成表示,房地產市場需要關注的第三個問題是供地配置失衡,特別是一線城市的供地結構存在問題。“根據我整合的2016年的數據,北京、上海、廣州三個一線城市居住用地佔城市建設用地面積分別為28.75%、28.51%、31.87%,都在30%左右,而紐約達到42%,東京城市圈更是達到47.6%。”

盛松成表示,我國一線城市居住用地佔比遠遠低於國際大都市,這是導致一線城市房價居高且不斷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他指出,房地產調控應當重視起這個問題,優化供地結構,提高配置的效率。

最後,不論半年或者一年後的房價如何,對於剛需而言,買房的最好是時機依然是——現在!

不用懷疑,也無需槓。買房子掏錢的是你、居住的是你,房子買或不買,現在買或將來買,做決定的都是你自己。小編沒有強迫你一定要買,我們房地產經紀人也不會拿刀架脖子逼你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