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 攜手遏制艾滋 防控走在前頭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題:“社區動員同防艾,健康中國我行動”。艾滋病是一種危害大、死亡率高的嚴重傳染病,目前不可治癒、無疫苗預防。它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2018年,我國報告新發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14.9萬例,其中性傳播比例超過90%。平均每小時新發現1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即便是一次高危性行為也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發生高危性行為之後的72小時內服用阻斷藥可大大降低感染風險;老年人正成為感染艾滋病的主要人群之一;日常生活接觸並不傳播艾滋病病毒......關於艾滋病的這些預防知識,你瞭解多少?


世界艾滋病日 攜手遏制艾滋 防控走在前頭


  青少年篇——

  撐好“雨傘”,遠離艾滋

  艾滋病傳播有性行為接觸、血液接觸和母嬰傳播三條途徑,其中性傳播比例超過90%。青少年是性特別活躍人群,他們的防治意識很強,願意主動諮詢檢測,這是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一大進步,但是因為獲得的知識不夠全面,又出現了其他問題。柯橋區疾控中心有關人員發現,部分青年發生一夜情時沒有使用安全套,原因是對方提供了艾滋病檢測陰性的報告單,他們覺得對方很“安全”就放下了戒心,其實這是不可取的,柯橋已有人因此被感染。

  因為艾滋病毒進入體內到能夠檢測出來是有時間差的,這稱為窗口期,對方檢測時可能已經感染,卻因為處在窗口期沒能被檢測出來。即使當時已經過了窗口期,也不能保證對方在下一次性行為中沒被感染。

  其次,大多數病人都願意接受治療過正常人的生活,但不排除某些人心生惡念想故意傳播。他們假造陰性報告單,以此為藉口不使用安全套。所以遇到各種理由不使用安全套的人,要警惕。

  主動進行艾滋病諮詢檢測,發生性行為時互相提供“陰性報告單”,是一種很好的習慣,但是要牢記安全套才是生命的保護傘,是防治艾滋病性病的最大法寶。

  老年人篇——

  樂享生活,安度晚年

  艾滋病似乎離老人非常遙遠,然而實際數據顯示,老年艾滋病患者不斷增加,就柯橋區來說,60歲以上老年人佔到了近1/5,年齡最大的84歲!

  衛生部門經過長期隨訪發現,老年人感染主要途徑依然是性接觸傳播。很多老年人由於離異喪偶、配偶身體原因等缺少性伴侶;其次,因子女獨立、房屋拆遷,“空巢、留守老人”已司空見慣,內心的空虛使他們開始涉足色情場所。據調查,大部分老年人選擇了低檔暗娼,但是他們又往往自我保護意識欠缺,對於正確的保護措施(全程使用安全套)知之甚少,因此感染艾滋病的風險極大。

  另外,老年人各方面身體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感染後較容易發病,加之老年人“諱病忌醫”,平時對健康體檢也不加以重視,在身體出現嚴重不適時就醫被發現往往為時已晚,從而導致老年患者增多、死亡率增高。監測顯示,夫妻雙方同時感染的情況日益增多,這與老年人不安全性行為、遲發現、遲就醫等因素密切相關。

  因此,關愛老人,從關愛自己的父母開始,多一點陪伴,多一份健康。同時,老人也要多參與正常的社會活動,避免婚外性行為,提倡安全性行為。一旦被確診後,積極抗病毒治療,並告知配偶配合檢測,防止進一步傳播。目前的抗病毒治療藥物均由國家免費提供,只要堅持服用藥物和定期健康監測,艾滋病患者可以與正常人一樣生活和工作。

  大眾篇——

  社區動員,共享健康

  以下途徑不會感染HIV病毒。艾滋病病毒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傷口滲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性接觸是目前艾滋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需強調的是,以下途徑不會感染HIV病毒:與HIV陽性患者呼吸同樣的空氣;在HIV陽性患者之後接觸廁所馬桶或門把手,飲水器飲水;與HIV攜帶者擁抱、接吻或握手;與HIV攜帶者共用餐具;在健身館共用健身器材。

  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性病患者或患有生殖器膿瘡、潰瘍、炎症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也容易將病毒傳染給他人。及早發現和規範治療性病和各種生殖器感染,可以減少感染和傳播艾滋病的危險。懷疑自己患有性病時,要儘早檢查、及時治療,爭取治癒,還要動員與自己有性接觸的人接受檢查和治療。

  堅持每次正確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預防艾滋病/性病的經性途徑傳播。發生暴露後,比如破損手指沾染艾滋病人的血液、同HIV感染者發生了無保護的性行為,可以使用暴露後預防用藥。72小時內使用暴露後預防用藥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是及早發現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措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發病前外表與正常人無異,決不能從一個人外表是否健康來判斷其是否感染艾滋病。有過高危性行為、共用注射器吸毒、賣血、懷疑接受過不安全輸血或注射的人以及艾滋病高發地區的孕產婦,可到疾控中心或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艾滋病初篩檢測和諮詢。柯橋人建議撥打我區艾滋病諮詢熱線:0575-85279999,進行諮詢。

  感染艾滋病病毒後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療可提高生活質量,減少艾滋病病毒傳播。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體內病毒複製即開始,會損害全身多個器官。已有的抗病毒藥物和治療方法,雖不能治癒艾滋病,但實施規範的抗病毒治療可有效抑制病毒複製,降低傳播危險,延緩發病,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減少艾滋病病毒傳播。國家實施免費的艾滋病病毒抗病毒治療,對於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均建議實施抗病毒治療,即實行“發現即治療”。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是艾滋病的受害者,應該得到理解和關心,但故意傳播艾滋病的行為既不道德,也要承擔法律責任。艾滋病患者的各項權利受到法律保護。患者在得知感染艾滋病病毒後應主動告知性伴侶或配偶。若繼續同他人發生無保護性行為則為故意傳播。《艾滋病防治條例》第38條規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傳播艾滋病”。《傳染病防治法》第77條規定,“單位和個人違反本法規定,導致傳染病傳播、流行,給他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世界艾滋病日 攜手遏制艾滋 防控走在前頭


  (本期撰稿:葉紅 吳燕芬 嚴海波 潘燕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