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原來,笛子的名字“陳情”,才是劇中最大的“糖”

還記得,魏嬰的靈劍叫什麼嘛?隨便。可見他給自己的靈器起名字時,並不是很上心。反倒覺得好玩就可以。就像“隨便”,這個名字能逗藍湛多說幾句話,魏嬰就很開心。

陳情令:原來,笛子的名字“陳情”,才是劇中最大的“糖”

可是,為什麼魏嬰從亂葬崗帶出的竹笛會認真的起名叫陳情呢?況且,這麼深情的名字,也並不符合魏嬰一慣的作風啊。

還記得,魏嬰給笛子取名之前發生過什麼嘛?那段時間,正是魏嬰和藍湛因為修習符咒術法的問題,爭執嚴重的時候。藍湛堅持,要魏嬰重拾劍道。併為此,私自闖入了姑蘇藍氏的禁書室去獨自研習。還被叔父以重修家規為由,禁錮到了雲深不知處。

有這樣一個情節,魏嬰在清河聶氏的聚會上,因為,聽到藍湛的琴聲,而獨自出來尋找。結果,看到了他在屋中獨自彈琴的影子。接下來的動作,魏嬰就是一直在端詳手中的“竹笛”。想起了,重逢後,藍湛說的那句:“此道損身,更損心性,無一例外。”的話語。其實,為了這句話,或者,為了這份掛念,魏嬰也曾經想過放棄自己的修煉之道吧。只是,很多時候,身不由己,更多的是失去金丹後,自己沒有選擇的權利而已。

陳情令:原來,笛子的名字“陳情”,才是劇中最大的“糖”

這正是兩個少年,最糾結的時光。也是,彼此,堅定心意的時刻。

事後,師姐走到魏嬰的屋裡,問他竹笛的名字,魏嬰先是說,沒有想好,隨後端詳著竹笛又說:“就叫他陳情吧”。而此時,屋中的藍湛,正好是緊握著手中的劍,想到了魏嬰在姑蘇藍氏課堂上的言論。也許,是在試圖說服自己,認同魏嬰的做法吧。或者,在糾結要不要接著改變魏嬰的做法和心意。

陳情令:原來,笛子的名字“陳情”,才是劇中最大的“糖”

怎麼樣,經過這一前一後的對比,有沒有心有靈犀的感覺呢。陳情,無法陳述出來的感情,就是魏嬰對藍湛的心意吧。

隨後,便是藍湛正和兄長討論人的是非黑白的時候,魏嬰和藍湛見面了,也僅僅是點頭而已。就連江澄都看不過去了,教育魏嬰說,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弄得大家不和,畢竟現在是在同一個陣營裡。魏嬰沒有辦法告訴藍湛自己這三個月的真實經歷,更沒有辦法說出自己給江澄剖丹的實情。

陳情令:原來,笛子的名字“陳情”,才是劇中最大的“糖”

只能看著陳情,默默地想著藍湛的話語和是非對錯的問題。最終,兩人在清河的屋頂上互吐心意。

還有,就是百鳳山圍獵之時,魏嬰端詳的依然是手中的陳情。隨後,便有藍湛來問:“你把我當什麼人?”魏嬰答道:“我曾經把你當成畢生的知己。”陳情,魏嬰手中最願意把玩和握在手中的靈器。

曾幾何時,藍湛送魏嬰一首《無羈》,魏嬰送藍湛一隻“竹笛”。然後,“陳情”吹奏著的“《無羈》”。說到這裡,你有沒有被甜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