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大師的頂級智慧:海曼·明斯基:資本主義的天然不穩定性

說到金融危機,都是談虎色變,因為每次金融危機,民眾深受其害,又不知所措。總覺得,我們這麼慘,應該有人對此負責。所以,大蕭條時,銀行家被打擊,一度成為過街老鼠。2008年,民眾同樣還是覺得,金融危機的爆發,都怪華爾街的資本家太貪婪。不過,如果你深入金融危機的底層邏輯,就會發現,可能沒那麼簡單。這和我們今天介紹的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Hyman Philip Minsky ,1919.9.23 – 1996.10.24))有關。

經濟學大師的頂級智慧:海曼·明斯基:資本主義的天然不穩定性

海曼·明斯基

明斯基出生於1919年,芝加哥大學本科,哈佛大學博士。導師是熊彼特等人。後來,他去華盛頓大學教書。按照這路數,他混主流,應該不是大問題。但是他呢,偏偏在研究上,選擇了凱恩斯主義,而且是比較激進的一路。所以,長期和主流不對付。大家要麼覺得他是個怪人,那麼早就把他忘記了。

不過,等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多數人才突然記起他來。發現,明斯基早就把金融危機來龍去脈,說得清清楚楚。如果你看過他寫的《穩定不穩定的經濟》這本書,就知道寫得很是驚豔。不過,這時,他已經去世12年了。

1、金融不穩定假說

明斯基最大貢獻,就是“金融不穩定性假說”。這一理論,強調了金融不穩定性,是資本主義無可避免的屬性。說白了,有資本主義,就有金融危機。這個概念原來學術界不關注,但現在很熱門。為什麼?因為他的理論更符合實際情況。他之前的宏觀經濟學家,都談總量啊、模型啊、均衡啊這些。但是明斯基不是,他把目光放在資本主義經濟不穩定的一面。是他,整合了金融和經濟,點破了金融危機的根源。

戰後主流理論原本不太重視貨幣。從弗裡德曼開始,有些改觀,但仍舊不夠深入。你有沒有想過,貨幣是怎麼和實際經濟發生互動的呢?答案是銀行。弗裡德曼說了貨幣,但沒仔細考察銀行。這裡說的銀行,是做業務的商業銀行,不是監管的中央銀行。從你的自己經驗來看,存錢、取錢、買房貸款,其實都需要商業銀行。這多重要啊。但多數經濟學家看來,商業銀行就是個中轉站,在經濟學上沒有太多意義。就如同,把貨幣視為實體經濟的面紗一樣。所以,他們還是低估了商業銀行的重要性。

經濟學大師的頂級智慧:海曼·明斯基:資本主義的天然不穩定性

明斯基的特點就在於,他看到了商業銀行的重要作用。商業銀行,可以說是市場經濟最隱秘的核心。同時,也是最脆弱的地方。多數危機,其實都起源於銀行危機。是商業銀行,一次又一次造成經濟的盛衰週期循環。

2、商業銀行與貨幣和經濟

商業銀行為什麼重要?你可能認為,這是存錢的地方。這其實是比較簡單的想法。商業銀行最主要的功能不在於存款,而是貸款。不是因為貸款本身能造福多少企業,帶來多少回報。而是,通過貸款,商業銀行有了一個重要功能:創造貨幣。

過去,我們認為印鈔票,只是中央銀行的事。然而,央行只是創造出貨幣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基礎貨幣。而貨幣中最大部分,是商業銀行創造出來的。老百姓說的印錢,其實背後是商業銀行的貸款。

比如,你買房子,貸款了100萬。這筆錢,轉到了開發商賬戶上,就成為開發商的存款。貨幣憑空之間,就多了100萬。甚至,不經過中央銀行,也不需要新的存款。要是你把房子抵押再貸款,或者開發商再用這100萬加槓桿買地。那麼就是一個無限放大的循環。錢也就源源不斷出來。印錢,就是這麼簡單。

每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只有一家。但存款貸款的商業銀行,卻很多。以中國為例,貨幣主要是工行、建行這樣的商業銀行製造的。因此,現代經濟既然離不開貨幣,因此,也就讓商業銀行成為經濟與貨幣的核心。不理解商業銀行,就無法理解貨幣。不理解貨幣,就無法理解經濟。

經濟學大師的頂級智慧:海曼·明斯基:資本主義的天然不穩定性

商業銀行通過貸款創造貨幣,本質是什麼?發展經濟。現代經濟的本質,在於不斷追求發展機會。我們學熊彼特,知道這些機會的發現與利用,是靠企業家們來實現的。人群中就有這麼一種人,他們天生不安分守己。總是能夠從尋常世界中,看到未被利用的商機。這些人有野心、闖勁、想法,但往往沒有錢。怎麼辦?那就向商業銀行貸款。這些企業家或者小企業,從商業銀行得到貸款。這樣他們就可以撬動社會資源,來實現自己的想法。等成功了,賺錢了,再還貸款。這個過程中,社會資源的使用權,就轉移了。從沒有想法但有錢的人手裡,到這些有想法但沒有錢的人手裡。

這樣,通過商業銀行的貸款,許多本來會被浪費的投資機會,就可以得到利用了。有了這個強有力的制度之後。現代經濟,就彷彿汽車裝上了強有力的引擎,動力十足地開始增長。

總結來說,商業銀行的功能就是通過貸款支持經濟發展。貨幣擴張是貸款的派生物。通過對貨幣數量的觀察,經濟學家判斷,經濟發展動力是否充沛。這也是,大家總在說基礎貨幣、廣義貨幣、社會融資規模這些名詞的原因。

經濟學大師的頂級智慧:海曼·明斯基:資本主義的天然不穩定性

3、明斯基時刻

商業銀行的貸款讓企業走上快車道,讓資本主義有了強心針。這聽起來很好。但是明斯基指出,這種模式,本身就有內在不穩定。甚至,正是由於商業銀行與實業的互動與糾纏,導致了金融危機。

從貴金屬時代到法幣時代,印錢變得越來越容易。商業銀行容易發放貸款,企業也更容易獲得貸款。整個經濟資本更豐厚,釋放了極大的生產力。可以說,這是古代西方乃至於近代中國,都沒有享受的制度紅利。這種模式非常依賴商業銀行發揮作用,但是商業銀行本身很脆弱。它這種核心地位,也意味著巨大的脆弱性。當擴張過度或經濟不好時,商業銀行與金融經濟系統,就很容易遭遇危機。或者說,商業銀行系統的活躍性,推動了經濟發展。反過來,也埋下經濟不穩定的導火線。

這就是明斯基的洞察。他認為,以商業銀行為代表機構,幾乎沒有約束地發放貸款。在經濟向好時,商業銀行間甚至會產生激烈的競爭。向他們眼中的好借款人,努力發放貸款。你要是個企業家,經濟好時,銀行是追著打電話問你,要不要貸款的。

但實際上,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受到未來經濟條件的限制。一些借款人,不一定能夠還款。尤其是在經濟不好時。這時,市場也有各種小道消息,說哪個企業要倒閉了。商業銀行開始擔心收不回貸款,又會紛紛抽回貸款。這時,企業就慘了。甚至,一些本來有可能生存下去的企業,因為被抽貸,不得不倒閉。於是,資產價格下滑,進一步惡化了經濟頹勢,一些商業銀行倒閉,導致更多的企業被抽貸,形成惡性循環。

經濟學大師的頂級智慧:海曼·明斯基:資本主義的天然不穩定性

這個時候,如果資產價值崩潰,也就是所謂的明斯基時刻。如果你觀察到,經濟從繁華轉到衰退,多數冒險的投資者開始倒閉,那麼這可能就是到達了明斯基時刻。甚至,引發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可能陷入漫長的去槓桿階段。

換言之,商業銀行的樂觀情緒,低估風險,本身就可以推動經濟繁榮。而他們的謹慎態度,又可以讓經濟下滑。他們總是在繁榮時候過分樂觀,在蕭條時候過分謹慎,商業銀行態度與經濟盛衰之間,就這樣構成正反饋循環。這種情況,你應該不陌生。有一個外資銀行行長就自嘲,說銀行的工作,就是晴天送傘,雨天收傘。就是情況好時,倒貼著給錢,算是錦上添花。情況不好時,又做雪上加霜的事。

明斯基指出,資本主義啊,本質上就是一個金融系統。因為有了上面說的正反饋特性,讓它天然具有不穩定性。這樣的系統中,當最核心的結構是商業銀行。信貸的流入流出,具有本質上的不穩定性。這樣,商業銀行的運行模式,就決定了金融危機不可避免。在以商業銀行為核心的信貸經濟中,其實居民、企業、政府甚至國家,都變為了金融機構。因此,也不得不受到金融的衝擊。

經濟學大師的頂級智慧:海曼·明斯基:資本主義的天然不穩定性

在投資界,一提明斯基,大家都非常佩服。連央行前行長周小川,也曾呼籲中國要防止明斯基時刻。很多投行間的精英都很欣賞他有自己一套想法,而且對金融體系比較瞭解。但明斯基面對中國的情況,會怎麼樣呢?誰也不知道。當商業銀行遭遇危機時,應該怎麼辦呢?一個關鍵部門,在這個時候,就一定不能袖手旁觀。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討論中央銀行了。中央銀行如何做,決定了危機的蔓延程度。這是我們下一講將要討論的內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