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佛系”人生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金剛經》裡有一個著名的偈子。

很多人讀完之後,都覺得若有所悟,認為世間一切都是虛無縹緲,是空的。

於是盤腿一坐,不再理人間世事。

這其實是落入了外道偏見裡去了。

《金剛經》雖然是以佛與座下“解空第一”的弟子須菩提對話為契機講法,但整部經書根本沒有出現幾個“空”字,更不是純粹在談空,鼓勵人們當個世外高人,不理人間事。


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佛系”人生

那麼,這個偈子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有為法”。

法分有為法和無為法,二者是對應的關係,無為法就是形而上的道體,是如如不動的實相般若,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

而與之對應的有為法就是形而下的器,也就是世間一切萬物的運行。

自然中的春夏秋冬、風雨冷暖,人生的跌宕起伏、百味雜陳都是有為法。

所以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也就是說我們人生中遇到的各種事情,不論是高興的,生氣的,鬱悶的,難過的,其實都是沒有意義的,是靠不住的,其本質就如同夢幻泡影一樣。

但靠不住卻也不代表不存在。

比如夢幻泡影的夢,都說夢是假的,但人生如夢,夢真的就絕對假的嗎?

如果我們回首自己之前的人生,是不是有一種恍然如夢的感覺。

而恍然如夢,又何嘗不是夢呢?

我們古時候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夢,叫做邯鄲夢,也叫黃粱夢。

講的是曾經有一個書生,趕考路過邯鄲,遇到了一個道士,道士借給他一個枕頭睡覺,自己在一旁煮飯。

書生因為太累,拿過枕頭便睡著了,睡著後書生做了一個夢。

夢見了自己高中狀元,入朝為官,當了宰相,榮華富貴了幾十年。

後來有一天他因為得罪皇帝要被殺頭,刀砍下去的時候他猛然驚醒,看到身旁道士的黃粱飯還未做熟,恍然大悟原來是一場夢,這一夢就叫做黃粱一夢。

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佛系”人生

這一夢做完書生看破了人生,也不想趕考做官了,於是跟著道士修道去了。

這個書生就是後來道教的一代宗師呂純陽,也就是八仙過海里的那個呂洞賓,而那個借他枕頭的道士就是他的師父漢鍾離。

不過關於這個書生和道士的身份,歷史上有很多不同版本,此處暫不考究了。

這個傳說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人生如夢,要看破人生。

不過後世也有讀書人持不同的觀點,他也是趕考路過此地,想到這個故事,留詩一首:“四十年中公與侯,雖然是夢也風流。我今落魄邯鄲道,要向先生借枕頭”。

這個書生道出了現實中很多人的心態,黃粱夢雖然是假的,但感受其實是真實的,所以在很多人看來,現實殘酷,若是能在夢中能享幾十年富貴,那也是值了。

那麼,夢與現實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呢?

眼睛一閉,夢就是現實,眼睛一睜,現實就是夢。

所以很多人一看到偈子裡說“如夢”便認為世間一切都是空的,這其實是不對的。

而幻又是什麼意思呢?

幻就好比過電影,比如現在筆者在寫文章,一會寫完文章要去吃飯,事情一件一件過,劇情一點一點演,世間一切都是依序按部就班的進行的。

那麼過去的就應該讓它過去,而不是像很多人一樣,上班路上與人發生口角心裡不開心,之後雖然人走了,但心裡沒過去。

結果工作的時候總是琢磨,越琢磨越生氣,到了吃飯的時候心裡又在惦記工作沒做好。

這就是把“幻”當做了真,執著在上面,過不去了。

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佛系”人生

而泡就是泡沫,水一攪動就會產生很多泡沫,泡沫存在的時候五光十色,但很快就會破滅掉。

人生的很多事情其實都如同泡沫一樣,比如某知名富二代,曾經的人生可謂絢爛多彩,但很快也就破滅掉了。

影也是一樣,陰影、光影,有光才有影,影子與我們的動作是一樣的,我們便覺得影子便是另一個自己,可不要忘記一旦沒有了光,影子也就會隨即消失。

那麼影子是真實存在的嗎?肯定存在,但是說它存在,卻又虛無縹緲。

這其實就是“夢幻泡影”的意思。

而由此也就引出了下一句“如露亦如電”。

露就是露水,電就是閃電。

露水由晨間水汽生成,太陽出來就會消失掉。閃電是雲朵摩擦而形成,憑空出現,一閃而過。

一切有為法是因緣而生。

為什麼滿地的水汽卻唯獨這一片葉子上凝結了露水,滿天的雲朵卻也只在那兩朵間生出閃電,這就是佛家的“緣”。

所以佛講“緣起性空”,認為一切的有為法雖如同這夢幻泡影一樣,是似有似無、似是而非的存在,但卻也是因緣而生。

所以要入不二法門,兩邊不執,既不全部當做虛無,也不能心有所住。

但凡有一絲偏執,比如很多人認為的絕對空,那便是著了相了。

這其實與我們本土的中庸思想是異曲同工的。

那麼,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該怎麼做呢?

佛說的很清楚:“應作如是觀。

什麼是“觀”,這個觀是一個大智慧,既然一切有為法是因緣而生卻又如夢幻泡影,那就肯定不能抓、不能抱了。

所以只能把它放在面前去“觀”了。

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佛系”人生

觀就是觀察,怎麼觀察,佛告訴我們要“如是觀”。

如就是好像,如是就是好像是,好像是就是不是,不是又好像是,到底是不是呢?

無所謂,也不能有所謂,因為一旦認定了是或是不是,就又執著於一邊,著了相了。

所以人生的一切都是“如是”。

發財了,你以為是真的,得意的很。告訴你這都是看起來發財,遲早是要沒的,就算錢沒有失去,人也終有一死,兩眼一閉什麼也帶不走。

但帶不走卻不代表你沒有擁有,你好像是擁有的。

這就叫如是。

所以,一切有為法,世間一切好的、壞的、不好不壞的,都不要認真,也不要不認真。

怎麼對待呢?

拿過來觀就可以了,觀著觀著,也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這就是人生的真諦,也就是這四句偈的意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