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股,十倍大牛股的搖籃,它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板塊

10倍股,是多少投資者的夢想。

如果問大家,10倍股的搖籃在哪裡?

有人會回答,是5G。

不錯,在過去兩年間,5G板塊誕生了很多大牛股,其背後邏輯是5G從概念轉向應用,相關產業鏈的企業業績出現爆發性增長。

有人會回答,是消費。

也不錯,消費股從能熨平經濟週期,一家科技企業很難存活10年,而各領域的消費企業,各種老字號品牌,輕鬆穿越牛熊。

然而本篇,我們說的不是行業板塊,而是A股一個特殊的板塊——次新股。

次新股,十倍大牛股的搖籃,它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板塊

不會有人否認,次新股,正是10倍股的搖籃。

如果你愛一個人,就帶他去做次新股,行情爆發時,次新股連續地漲停,一定會讓他狂喜!

如果你恨一個人,也帶他去做次新股,行情低迷時,次新股從高位陰跌腰斬,一定讓他絕望!

所以,次新股就是這樣一個讓人既愛又恨的品種。

次新股一般都是上市時間不久的品種,經過發行制度的變革之後,各方面對上市公司的IPO發行把關更加嚴格,因此能夠在證券市場中發行上市的次新股其質地一 般都比較優良,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公司屬於細分行業的龍頭公司。另外,在相對的牛市行情中,次新股的市場定位都比較高,但在弱勢環境中,次新股的定位將明顯降低,而在市場的系統風險面前,次新股上市之後也可能會出現連續的寬幅震盪走勢,股價也將進一步震盪走低,因此總體而言,次新股的估值水平相對偏低而具備了一定的投資價值。

大部分做次新股的交易者,都是短線客,往往追逐龍頭,打板核按鈕是家常便飯,但是成功者寥寥無幾,絕大多數人,都在次新股的高度波動下,迷失了心智,陷入了虧損的深淵。

有沒有一種更加穩妥的次新股參與思路,答案無疑是肯定的。

次新股雖然獨特,但是其背後,仍然是一家上市公司,公司的基本面,仍然決定著這隻個股長期的股價方向。

而相比A股市場的其他老股,次新股具備著以下幾點優勢。

a. 業績釋放能力更加容易。

我們常談IPO,那麼企業為何要上市?教科書上告訴我們——企業上市目的,從最根本的意義上講是為了融資;上市屬於股權融資、直接融資,與向銀行貸款等間接融資方式相比,獲得融入的資金期限長、無利息、速度快,可以有效地降低財務槓桿。在新股招股說明書中,只要願意翻閱,往往IPO的募集資金都投向公司急需發展的業務,尤其是擴大產能,很多上市就走牛的新股,往往先墊資建生產線,然後用IPO募投資金歸還,當企業業績開始釋放,利潤開始翻倍增長,那麼股價的穩步上行就順理成章了。

b. 股東結構清晰目的明確。

如果翻看A股市場上市5年以上的企業,查看十大股東那一欄,會發現非常複雜。公司也許已經引進了N多戰略投資者(參與價格不同),機構定增也已經進行了多次,幾乎很難研究出公司管理層對股價的意向。而對新股來說,這個邏輯非常簡單幹脆。大股東一般鎖定3年以上,自然希望公司業績那時釋放,即使減持套現也能賣個好價錢;而風投等往往鎖定1年,而上市滿一年大多會宣佈減持。所以新股的關注點,無非是避開相關機構個人的減持期,或者利用減持利空砸出的坑獲得更低的籌碼,無論哪一種,思路清晰明瞭。

c. 資本運作助力做大做強。

不可否認,還是有不少企業上市是想踏踏實實做大而不是減持套現的。在IPO籌集到第一桶金後,企業還可以繼續通過配股、增發、發行可轉債等方式多次融資。與不上市相比,企業儘管需要按期披露財務報表,審計變得更加嚴格,但是籌資方式卻更加多重多樣。中小企業什麼最難?自然是融資難!低利率的銀行信貸資金,很多銀行沒有給予授信發放;而高利率的民間借貸資金,借到之後反而加重企業負擔。更不用說,上市可以提高企業公信力和知名度,受到當地政府更大力度的扶持,往往業務發展也從此邁上了一條快車道。

上述便是次新股異於老股的基本面方向的關鍵點。但是,是否只看基本面和估值就可以買入次新股了?答案是否定的。

在過去幾年的實踐中,我們發現——如果機構投資者對次新股不認可,那麼公司儘管業績不差、估值也低,但是往往股價萎靡不振。所以新股上市開板後,機構單的大筆介入,機構調研的頻率,不僅從側面反映了公司的質地,更會影響股價的強度。在機構關注甚至建倉後,股價會脫離劇烈波動狀態,更加穩定。

鑑於此,我們蒐集整理了最近一年內的優質次新股,並標註出了它們的解禁日期以及機構動向,大家可以選擇自己關注的加上自選。相信其中定有個股可以脫穎而出,走出長牛走勢。

次新股,十倍大牛股的搖籃,它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板塊

(上方總市值數據截止日期為2019年12月3日)

上方相關標的的詳細基本面情況,本文不一一介紹,後期有機會將逐一分享給大家。

投資技巧

當新股上市一段時間之後,就成為次新股。投資者可以通過對次新股的財務數據、基本面情況、市場表現和投資情況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從中發現有望成為黑馬的次新股。在實際操作中,對次新股進行篩選時需要綜合考慮的因素:

次新股

1、重點關注中小板市場的次新股。中小板市場中有相當一部分公司都屬於細分市場的龍頭公司,經過前期調整之後,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投資價值,並且中小板公司的規模都比較小,相應市場運作難度也更低一些。

2、對近期上市新股可重點追蹤。根據經驗,上市時間越短的個股其短線的彈性可能會更強一些,一方面是因為新股剛上市時都會有機構資金的積極參與,市場資金介入程度更深一些。另一方面, 剛上市新股的上檔阻力非常輕,股價也將表現出更強的彈跳力度。

3、關注次新股上市公司的投資情況,注意其募集資金的使用方向和投資項目的進展狀況。

4、關注淨利潤是否出現增長。

5、關注主營業務收入是否出現明顯上升。

6、關注每股收益是否超過市場平均水平。

7、關注市盈率是否低於兩市平均水平。

8、關注次新股的上市定位後的股價漲跌。

不要迷戀次新股,也不要畏懼次新股,這也僅僅是一家企業罷了,無論短期波動如何,改變不了股價運動的長期方向。

次新股炒作有跡可循

影響新股定位的因素大體有兩個:1.內在質地:行業前景、競爭地位、經營管理狀況等是決定定位的主要依據。2.上市時指數的相對位置:指數在高位時,整個市場的價格體系重心較高,首日就能獲得較高的定位,存在價值被高估的可能,短線機會不多;[2] 當指數處在低位時,價格體系重心下移,新股首日定位往往較低,此時新股常會得到大資金關注,就會產生較好的中短線套利機會;當指數強勢運行時,新股常能得到即時炒作,短線機會非常豐富。

當你用投資的心態去面對它們時,股價的劇烈波動,只需理解成估值的無序變動,那麼次新股最終獲利,也不再那麼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