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憲法日說法!在沔陽公園,建設仙桃一個法治文化公園

聚焦主業抓落實 奮力譜寫新篇章

——仙桃市司法行政工作紀實

中共仙桃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

  今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司法廳的正確指導下,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履職盡責、務實作為,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全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為仙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國家憲法日說法!在沔陽公園,建設仙桃一個法治文化公園

仙桃法學研究會成立大會


1.維護穩定職能有效發揮。

  一是加強人民調解組織和隊伍建設。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政法委荊門會議精神,加快推進專調組織建設,今年,我們組織8個相關部門到荊門參觀學習,對現有交調委、醫調委進一步完善,對家調力量進行充實,並針對住宅小區矛盾糾紛多、物業管理不規範等實際,新組建了全市物業糾紛調解委員會。同時,加強人民調解隊伍培訓,積極參與司法部人民調解大講堂視頻培訓,並制定《年度人民調解員培訓方案》,今年共組織開展基層人民調解員培訓3000餘人,基層調解隊伍素質明顯提高。

  二是加大矛盾糾紛化解力度。全面貫徹落實司法部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實現矛盾不上交工作會議精神,深入開展以“三事故”“三糾紛”(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安全生產事故、勞資糾紛、土地承包糾紛、鄰里糾紛)等為重點的矛盾糾紛進排查化解,切實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辦),矛盾不上交”。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解機制中的基礎性作用,積極推進重大、疑難、複雜及跨區域民間矛盾糾紛的調處工作,出臺《仙桃市人民調解區域協作辦法》,健全完善全市區域聯合調解協作機制,同時積極參與市委、市政府信訪“大接訪”活動,成功調處了一批非正常死亡案件及企業涉法涉訴案件,特別是成功化解了三伏潭鎮一件存屍七年之久的信訪積案,得到了市委主要領導的籤批肯定。今年來,共參與指導調處各類矛盾糾紛2110件,直接調處非正常死亡案件167件,調處成功率95%。

  三是加強社區矯正規範建設。加強與公、檢、法等部門的銜接配合,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社區矯正工作銜接配合管理的意見》,進一步完善審前社會調查聽證制度,社區矯正執法規範化水平全面提升。強化社區矯正對象監督管理,建立重大節日和社會敏感期集中點檢及E通平臺常態化巡查機制,並在司法所全部安裝使用人臉識別、指紋打卡機、定位手環和執法記錄儀等設施,社區矯正科技監管水平全面提升,切實做到了“人防”與“技防”有機結合。不斷創新分類管理、分階段教育機制,認真開展集中思想教育、心理輔導和心理危機干預,堅持每月開展一期封閉式集中教育,做到了社區矯正人員全部輪訓1次以上,社區矯正質量進一步提高,今年來,組織開展點檢96次,集中教育16次,全市605名社區矯正對象全部依法管控到位。認真落實刑釋解教人員“無縫銜接”機制,對重點人員實行“必接必送”。全面開展刑釋解教人員調查摸底專項活動,摸清底數,完善臺賬,強化幫教,嚴防因管控不到位、教育不到位、措施不落實出現重新違法犯罪。

國家憲法日說法!在沔陽公園,建設仙桃一個法治文化公園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會議召開


2、全面依法治市紮實推進。

  一是大力推進法治文化陣地建設。以法治文化公園、青少年法治教育體驗館等為重點,集中建設一批法治文化陣地。在沔陽公園,計劃投資350萬元建設仙桃高標準高品位的法治文化公園,目前,規劃設計總體方案已報市委市政府審定;在漢江檢察院建設了高規格的青少年法治教育體驗館;在楊林尾、沔城、彭場等鎮辦,新建6個法治公園和法治文化長廊;同時,在每個鎮辦新建3-4個鄉村法治文化廣場、法治文化示範點,擴大法治文化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

  二是深入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工作責任制,紮實推進“七五”普法各項工作開展。在全省“七五”普法中期督查中,我市“七五”普法工作得到了督查組的充分肯定。堅持把領導幹部作為普法重點對象,把憲法學習作為提升領導幹部憲法意識和法治素養的重要內容,先後聘請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知名教授王利明,清華大學知名教授張明楷和省法學會多名法學專家為全市領導幹部授課。認真組織網上學法考法,15000名黨政幹部參學參考。以“十百千萬”法治宣講、“律師進村、法治惠民”工作等為抓手,深入推進“法律六進”,廣泛宣傳憲法知識、金融風險防範、掃黑除惡政策及與“三事故”“三糾紛”“三關係”“一維權”等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力地促進了全社會自覺遵法學法守法用法。充分挖掘仙桃法學人文資源,著力塑造“仙桃法學家之鄉”品牌,成功舉辦仙桃法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仙桃法學論壇,在全省乃至全國範圍法學界形成較大影響力,提高了仙桃的美譽度。以3.8婦女維權日、3.15消費者權益日、4.15國家法規宣傳日、12.4國家憲法日等重要節點為載體,組織開展各類聲勢浩大、有聲有色的法治主題宣傳活動,實現了主題活動與法治教育同步宣傳、一體推進,營造了法治宣傳的強大聲勢和濃厚氛圍。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及短信、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法治平臺,擴大法治宣傳覆蓋面和社會影響力,今年來,共開辦“法治仙桃”42期,“法在身邊”10期,“律師說法”10期,開展法治主題宣傳活動150餘場次,發放法律宣傳資料2萬餘份,接受現場法律諮詢3800多人次,製作法治宣傳專欄460個,開展法治講座880多場次,直接受惠群眾達3萬餘人。

  三是著力推進依法行政。認真落實市政府律師顧問工作機制,促成市政府與湖北得偉君尚律師事務所簽訂了政府法律顧問合作協議,並聘請王利明、張明楷兩位知名教授為政府名譽法律顧問,聘請6名專家為市政府日常法律顧問。組建經濟合同審查和規範性文件審查兩個團隊和工作群,採取政府購買法律服務的方式,分別聘請2名武大在校博士生、3名武漢理工大學文華學院在校博士生加入,為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重大活動提供法律建議和法律諮詢,為重大經濟合同、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今年以來,已審查重大行政決策文件204件,審查合同78件,受理行政複議案件25件,辦結20件,代理市政府行政應訴案件15件。


3、法律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一是積極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依託法援中心和公證處、司法所、村(社區)法律顧問窗口等,建立市、鎮、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做到了市有中心鎮有站村有室,實現了服務區域全覆蓋。整合現有法律資源,將“12348”法律服務熱線升級改造為集法律諮詢、人民調解、普法宣傳、綜合服務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熱線平臺,實行24小時全天候服務,打造了“有糾紛找司法,有官司請諮詢12348”法律服務品牌。積極推進“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建設,構建了仙桃公共法律服務網上服務大廳,並與全市政務服務“一張網”對接聯通。

  二是全力服務高質量發展。不斷健全完善律師聯企服務機制,暢通“綠色服務通道”,派出41名幹警駐點聯繫49家重點企業,實行“五必管五必到”,免費提供法律體檢和服務。積極引導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參與處置涉法信訪案件,參與漢江綜合整治,安排律師團隊為鳴宇錦城、世界城、文華豪布斯卡等企業群體性案件調處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支撐,併成功調處了科倫藥業、健鼎電子仙桃公司等一批疑難案件和涉企非正常死亡案件。

  三是深入推進“律師進村,法律惠民”工作。把“律師進村,法律惠民”工作作為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的重要抓手,按照“十個必須”要求,建立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和落後團隊約談制度,加大定量考核權重,增加鎮辦和司法所現場考核比例,對落實情況實行量化考核,極大地提高了鎮辦和律師參與法律顧問工作的責任感,推進了各項工作落實。今年來,開展法治講座860餘場,製作法治宣傳專欄1290餘個,接待法律諮詢13000餘人次,參與村級重大矛盾糾紛調處252件,辦理法律援助案件46件,辦理涉法涉訴案件45件。

  四是著力提升法律援助水平。堅持讓普通群眾打得起官司、打得贏官司的工作理念,進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門檻,加強法律援助“便民窗口”和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設,實現了全市村居及相關單位法律援助工作站全覆蓋。認真落實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制,做到“應援盡援”,今年來,辦理法律援助案件700件,辦理法律援助事項7000餘件。

  五是切實優化公證服務。在全省率先實現公證處事業化體制改革,重點圍繞“減少當事人往來次數,最多跑一次,爭取一次辦結”的目標,把一次辦結事項由36項增加為42項,主動開展“上門服務、預約服務、延時服務、減免服務”等便民服務舉措,積極推進掌上辦、馬上辦,創建“仙桃市公證處”微信公眾號,開通支付寶、微信等線上支付工具,服務質量、辦證效率、業務收費全面提升,今年來辦理各類公證4390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