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包保衛戰:一塊一塊賺來的錢,可能成萬成萬地賠出去

1

無意中得知,一位朋友也投了一個爆雷的P2P平臺,錢要回來的可能性很小。

他是非常理性的人,按說,P2P和他不沾邊。

我好奇地去詢問——原諒我,這是職業病。

他說,是因為一位朋友勸他加入,他相信那位朋友的眼光,而且那位朋友也投了。

他說,後來才知道,那位朋友自己早就退了。

對這個事情,他說,“投資是我自己的決定,我願意擔負這個後果。讓我難過的是,他退出平臺的時候,為什麼沒提醒我一下呢?我後來還專門問過他要不要退出,他說,再等等。然後,等到了這個結果。”

他發了個苦笑的表情:“一輛特斯拉泡湯了。”

我沒敢問是什麼配置的特斯拉,回以一個“抱抱”的表情,以示安慰。

我理解他的感受,因為我自己的兩筆失敗投資,都是緣於對朋友的信任。

我們對陌生人很謹慎,但對朋友沒有戒心,於是,錢包敞開,得之不易的資產,加速流失。

2

我經常被遊說以各種各樣的投資機會,基本上都沒動過心。

記得有次,同學的老公發了一個平臺的鏈接給我,還有一個邀請碼,讓我註冊,一堆華麗的形容詞,什麼商業創新、新營銷模式、產業鏈革命等等,我看了看,立刻判斷是傳銷,說不好意思啊我對這樣的模式沒興趣,他急了,說你不是研究新媒體營銷的嗎,這麼偉大的模式,你至少應該瞭解一下再做判斷。

我說:我已經瞭解了,也有自己的判斷。

他再說什麼,我都不再理會了。

他們夫婦,原本是做實業的,可能是因為競爭壓力大,所以希望尋找新的途徑。我能理解,但模式不對,我不願意介入。

我失誤的兩個投資,都是認識5年以上的朋友。

我所得到的教訓是:人是會變的,不能以過去的標準衡量現在的交情,不能死抱住老交情不放,指望別人有憐憫之心。

人是會變的。

有時候是因為太窮了,窘迫所至。

有時候是因為發達了,因而有了更大的貪婪心。

我在《我用了半年多時間,把老賴朋友送進失信人名單》提到的這位,有次在電話裡向我抱怨,說朋友們都不幫忙,我冷靜地說:“恕我直言,大家不幫忙的原因,我覺得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們為什麼不願意幫忙?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原因?”

他不說話了。

在生意場上,一次失信的行為,對別人來說,就足以引發警惕。

人應該做的,不是“反正咱們是朋友啊,失信一次沒什麼大不了的”,而是,小心謹慎,一次失信的行為也不要出現。

用10年時間建立個人品牌,可能因為一次失信行為而葬送。

互聯網上,信息透明化,不要指望能夠欺瞞別人,更不要指望長時間欺瞞他人。

我今日看人炫耀自己的成就,不禁笑了。

見過很多從職場小白幾年晉升XXX的“勵志故事”,見過很多白領離開原公司就成了高管的“神話”,見過很多“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表演,我就笑笑,不說話。

看著他們被當作神一樣膜拜,並無羨慕,也不替盲目膜拜他們的人悲哀,因為前者需要名利,後者需要偶像,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但至少,我們要學會看戲裡的門道,而不是一味湊熱鬧,被矇蔽。

3

我不是傻白甜,瞭解這個世界的太多陰暗面。

但並不因此失去對人性的信心和對未來的希望。

如果是因為涉世未深才對世界充滿希望,那麼,這些希望早晚會破滅。

作為知識管理研究者,我喜歡看各種各樣的騙局,研究各種常識。作為一個對情感和金錢都低慾望的人,我也沒有多少漏洞可鑽。八年半的銀行工作經歷,特別是八年的信貸經歷,風險防範意識已經成為職業習慣。

很多年前,當我在網上遇到前夫,互相萌生好感的時候,我並沒有完全為他的才華而傾倒,我做了這樣一件事:

我請同在北京的一位網友,約他見上一面,讓網友告訴我對他的印象。

網友見過他後,對我說:“這人不錯。”

然後我們才見面,正式交往。

在我們交往之後,我提出,想到北京見見他的家人,他同意了。

見面非常愉快,他們家是個高知家庭,除了他以外,都在教育系統工作。

我放了心。

這是一次家庭背景盡調。

我們戀愛四年才結婚。

之所以後來離婚,是因為“人是會變的。”

而且,沒有同步變化。

凡是急於在短時期內(比如兩三個月)建立親密關係並涉及到金錢往來的情感,都不可信。

人最捨得花錢的時候,往往是在親密關係裡,因為要經營自己的好形象,因為希望用金錢來表達愛,因為容易被對方“共建美好未來”的承諾所蠱惑。

有些人用感性和浪漫來催眠自己,認為感情就不應該計算。

嗯,被騙走一大筆錢財的時候,可能就悔不當初了。

可以不算計,但不能不計算。

否則,下次還會吃虧。

不斷吃虧。

4

我也推薦過P2P,僅兩個,隨手網和友金所。

推薦的原因,我也說得明明白白。

隨手網是我看著長大的,現在隨手網還有高管是我推薦進公司的。

基於競爭情報的緣故,我對用友的瞭解度,也是非常高,所以敢於和友金所合作。

僅此而已。

有很多P2P平臺來找我,很多理財課程來找我,一概拒了。

原因很簡單:不瞭解。

有些錢,我不敢賺。

因為賺了多少,萬一出現問題,要加倍吐出來,甚至要搭上前面辛苦積累的所有口碑。

怎麼算這都是不合算的生意。

有些人賭性比較重,認為自己不會輸。

我不是賭徒。

不過話說,我也真的去過賭場。

兩次經歷。

一次是澳門威尼斯人,只帶了2000港幣的現金作為賭資,並不會玩,就是亂玩和跟風,玩老虎機賺了一些,在玩大小的牌桌上,全輸光了。然後,起身走人。

一次是在澳洲,秋葉老師贊助我一千人民幣的賭資,我在裡面輸了五百多,一想,得,走吧,這樣還能淨賺五百。於是,起身走人。

我看重的是經歷,因為,沒經過場,好奇心滿足不了,不用自己的錢賭,不肉疼。

在這個世上,活的時間長一點、見的世面多一點,雖然經常被年輕人嘲笑老了,但也有好處:不容易被騙倒。

當年輕人滿臉崇拜眉飛色舞地說:“今天見到了一位真正的大神,哈佛大學畢業的,參加過海豹突擊隊,在敘利亞解救過人質,只差一票落選美國總統,拿過諾貝爾獎!”

作為德高望重的老人家,我會努力剋制,避免臉上出現憐憫的看傻子的神情。

當年輕人在朋友圈裡膜拜一位大神:“這是怎樣的一位奇女子啊!她是我在這個行業見過的視野最高、方法最精、做事最專業的人,有赤子之心和匠人之魂。打開了另外一個世界的大門!上她的課如同醍醐灌頂。”

我不禁慶幸,幸虧自己出過十多本書,見過不少高人,否則,還真有可能被忽悠住。

當然作為一個好奇的人,我後來也採訪過一些上過課的同學,問為什麼那種浮誇傲慢凌厲的風格還挺吸粉,此時,這些同學們已經清醒,說當時自己對這個行業瞭解不多,所以被震住了,以為大神說的都是金科玉律,後來懂了門道,以及看到大神說得天花亂墜但是沒有成果出現,就慢慢脫粉了。

5

我是一個小氣的人,從來不用大方花錢來證明存在感。

我希望自己成為博學的人,具備一定常識,瞭解自我,不懂的地方又勤學好問,所以被忽悠上當的時候比較少。

昨天我去一家體檢中心做體檢。

婦科檢查的時候,醫生說建議做個HPV檢查,我問多少錢,她說三百多,我對HPV略有一點了解,想著做做也可以,於是就去前臺交錢,先交了30塊錢的掛號費,當時前臺問我有沒帶社保卡,我說沒有,就自費了,想著反正三百多也不貴。回去再找醫生開單,一看,價格是690元,這我可就覺得有點貴了,不過,是不是都這個價呢?

到網上搜搜唄。

搜的結果是好幾個網頁都說是三四百。

於是我說,今天沒帶社保卡,先不檢查了,希望取消。

他們同意了。

我再一想,掛號費我是交了,但並沒勞動他們呀,於是問這個能不能退,他們說可以。

於是,這錢也退回了支付寶。

HPV檢查也還是要做的,於是我就去做了一番調研,調研的結果是:

宮頸癌篩查可以有兩個選項,一個是TCT,一個是HPV,TCT檢查做的是宮頸癌的防癌篩查,結果未見上皮內病變和惡性腫瘤細胞說明是正常的,HPV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尤其是高危型感染,但不是說一定會得宮頸癌。可以單做一項,也可以兩項都做。兩項一起的價格,三甲醫院價格可能在600元左右。

單項HPV的價格,各家醫院和體檢中心不同,有人用美團團購,180元,有人在套餐之外自費購買,約300多元,也有人花了五六百。

我用以體檢的這個套餐,含有TCT,也就是說,690的價格,應該是HPV一項,這就有點高了。

總的來說昨天省了720元,以後再去做HPV預算400元的話,就算省下300多吧。

但是,這裡比省錢更值得關注的,是當時的消費心理:

一般來說,在醫院那樣的場景裡,其實非常容易消費,因為一是對自身健康的關注,二來是醫生的權威性。

如果我當時並沒想著比價,弄清楚項目什麼的,可能這錢也就花出去了。

該花的錢,肯定要花,但一定要弄明白為什麼花,花在什麼上,起到什麼效果。

6

幾點忠告。

一、有些知識,你必須自己掌握。

比如投資風險,比如情感判斷,比如物品價值。

在很多領域,我們都不專業,需要聆聽專業人士的意見,但是,不能盲信,要去尋找相關資料,作為佐證,最好多聽幾個人的意見,即使矛盾,也比偏聽偏信要好。

昨天婦科體檢時,醫生所指出的幾個問題,我都懂,對HPV不太明白,但事後立刻補課。我相信她是善意,不過,假如是恐懼營銷,對我也無效。

二、不要受制於情面,自己心裡要多設幾道關卡。

凡是涉及到金錢出口,都要有幾道關卡,要麼和親近的人商量商量,要麼先思考一下,要麼看看對方有沒有進行必要的程序。比如借款有沒有出具合規的借條,投資有沒有合法的文件,談情說愛時有沒有充分了解對方的社會關係(PUA和殺豬盤騙局裡往往會有假冒的社會關係,要懂得甄別。)

三、不要一味追求天真,不要輕信他人。

有些女孩子,受到某些自媒體的影響,以為天真可愛才能拿捏住男方,小鳥依人才能惹 人憐愛,就算對方有不合常理的舉動,也不願意提出,怕顯得自己心機很重。

事實上,沒有天衣無縫毫無破綻的騙局,最怕的是自己騙自己,幫對方不斷圓謊。而在事發之後,由於害怕被嘲笑,也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四、就算是對朋友,涉及到金錢,該有的警惕心和防範也不可少。

誰都有遇到難題的時候,但是通情達理的好朋友,往往也會給出承諾和保障。以前有朋友因為買房,有個資金缺口,向我借錢,主動把借條給我,約定還款期限,時間沒到,就主動還了。

五、請把自己鍛鍊成不好欺負的人。

我喜歡看人,走在路上,迎面走來的人中,哪些好騙哪些不好騙,其實都寫在臉上。

我走路大步流星,臉上神情篤定,一看就是不好惹的人。在巴黎逛街,身上就一個小挎包,有時候連小包都不帶,一看就是窮人,小偷不會覺得我有下手的價值。

我有多個自媒體平臺,必要的時候,可以成為武器——但是不輕易使用。

我喜歡看電影,特別是殺手電影和推理電影,不斷鍛鍊自己的腦力,同時也注意自己的體力,我會設想各種意外情況,在腦子裡進行推演,我從不敢高估自己的能力,保持敏銳,始終警惕。

有人會說,這樣活著累不累啊?

我覺得,的確是累,但是,總比被人騙得身無分文欲哭無淚要好。

今天週末,強烈推薦大家去一部電影《利刃出鞘》。

钱包保卫战:一块一块赚来的钱,可能成万成万地赔出去

年度最精彩推理懸疑電影,我在考慮下週工作日去二刷。

完全猜不出結局,反轉又反轉,回頭細想,卻又伏筆處處,結尾水到渠成,有燒腦的快感,卻不覺得突兀。劇情設計得很妙,人物詮釋得也妙,每個人都有嫌疑,但真兇只有一個,以為真相大白,誰知別有洞天。

一層層抽絲剝繭,袒露的是人性,再精密的佈局,也抵不過單純的人心。捨不得劇透,以免損傷別人觀影的爽度,越想越妙。

雖然都是熟臉,但是不會出戲,很自然地被帶入其中,特別值得讚揚的是丹尼爾·克雷格和克里斯·埃文斯,完全擺脫007和美國隊長的角色限制,活生生地演繹出劇中人物,令人叫絕。群像戲裡,個個生動鮮明,但又不搶戲,連狗狗的演技都那麼好。

我有個猜想,但現在還不能說,等電影下架以後再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