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3000年崖壁神祕古國 被譽“中華第一崮”坐高鐵來門票免費


位於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泉莊鎮西北4公里處的紀王崮,海拔577.2米,面積約4平方公里,相傳因公元前690年亡君紀王率殘兵駐紮於此而得名,現古城遺址尚存,以“秀、奇、美”享譽齊魯,素有“沂蒙七十二崮之首”、“中華第一崮”、“天上王城”等美譽。

所謂“崮”,是一種四周陡削、頂部較平的山,它是與“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嶂石巖地貌”、“喀斯特地貌”齊名的中國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在山東沂蒙山地區極為常見。而天上王城——紀王崮就是沂蒙七十二崮中面積最大、崮貌最為典型的崮。

景區門口的巨石中生長著一株千年楓楊樹,每年夏季,樹枝上就掛滿了一串串形似燕子的果實,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小燕樹”。因其獨特的景觀,1988年還被中央電視臺作為世界奇觀做了專題報道。如今這棵“石抱樹”被當地老百姓尊為神樹,很多人會將紅絲帶系在樹上,祈求平安幸福。


與其它大山不同的是,廣闊平坦的崮頂宛如平地,在風景秀美的天池、草叢、山泉之間,紀王城的遺蹟隨處可見。當年紀王為抵禦外敵而用巨石壘成的防禦城牆,高達數丈,有著“一夫當關,萬夫難攻”之勢,據說它比秦萬里長城還要早數百年。2700多年來,古城牆歷經風雨,至今仍堅固如初。

這些修築城牆的巨石,小的有數百公斤,大的有五六噸重,無論顏色還是質地,都與崮頂岩層有很大差異。經專家論證,在沒有起重機等現代設備的古代,人們應該是在冬季採用潑水成冰形成滑道的方法,用繩子將巨石運上來,完成了如此宏大的工程。

紀王崮還是沂蒙七十二崮中唯一有人居住過的崮。2012年在崮頂發現的春秋古墓中,出土了巨型銅鼎、銅劍、車馬坑等眾多遺蹟文物,引起國內外考古界的巨大關注。2014年4月,天上王城考古項目“紀王崮春秋墓葬”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當年紀王盤踞在紀王崮8年,最終還是遭到齊軍圍剿。儘管紀國滅亡了,但紀王崮並沒有因此而斷絕人間煙火。由於此崮面積闊大、有可耕之田及可飲之水,非常適合人類居住,千百年來留下了許多古村落遺址。其中的“天上人家”,是沂蒙山區海拔最高的自然村,又有“天外村”之稱。

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的紀元臺,是當年紀王舉行祭祀活動的平臺。為慶祝魯南高鐵開進沂蒙山,景區鉅惠福利來襲,自高鐵開通之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持臨沂境外站點到達臨沂北站、蒙山站、費縣北站、莒南北站、厲家寨站的高鐵車票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免景區大門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