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鄲城一退伍軍人被冒名頂替工作23年,頂替者稱:給我10萬讓你回來上班

大象新聞記者 關新耀/圖文

近日,周口市鄲城縣的仵瑞華向大象新聞記者爆料,稱自己的工作被人冒名頂替了23年

鄲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稱:“仵瑞華”已經在宜路鎮參加工作。鄲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負責人表示,他們已經開始調查。就在記者採訪時,“仵瑞華”通過中間人傳話,“拿10多萬塊錢,手續都給你辦好,就等於你花一筆錢,把養老問題解決好了,找‘小報記者’反映幹什麼。”

安置工作名單上現真假“仵瑞華”

2019年10月,周口市鄲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公佈了全縣退伍軍人安置情況,並把政府安置工作退役士兵指導名單張貼在各鄉鎮,白馬鎮的仵瑞華驚訝的發現,他的名字竟然出現在名單上。名單顯示,1996年仵瑞華以義務兵的身份,被安置在白馬鎮人民政府。

周口鄲城一退伍軍人被冒名頂替工作23年,頂替者稱:給我10萬讓你回來上班

1992年,仵瑞華在家鄉應召入伍,被分配到哈爾濱某部隊服役,1995年12月份轉業後,仵瑞華回到了老家白馬鎮。據他回憶,當年轉業時並沒有人通知他去白馬鎮政府上班。他也去民政局詢問過分配工作的事,等了半年一直沒有結果。1996年,仵瑞華坐上了南下的火車,去浙江務工,他在工地上當過小工、送過快遞。在外漂泊了幾年後,仵瑞華又回到老家,除了種地之外,農閒時跟著裝修隊打零工。

23年後,當仵瑞華看到名單上的姓名、安置單位以及安置時間和自己的經歷竟然一模一樣,“我想應該是我,因為在我們這裡姓仵的人很少,重名的幾率會很小。” 仵瑞華意識到,他的工作很可能被別人給頂替了。

周口鄲城一退伍軍人被冒名頂替工作23年,頂替者稱:給我10萬讓你回來上班

周口鄲城一退伍軍人被冒名頂替工作23年,頂替者稱:給我10萬讓你回來上班

仵瑞華通過朋友查到了“仵瑞華”的人事檔案。檔案上載明,“仵瑞華”,1979年出生,1992年工作,28年工齡,進入單位來源為退伍戰士,現職務為高級工,每月工資3489元。“工齡是按照從部隊當兵就開始算的,如果按照這個時間,那個仵瑞華1992年當兵的時候才13歲,這咋可能呢?”仵瑞華確認這份檔案存在問題。

12月2日,大象新聞記者來到了周口鄲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閱檔室的工作人員查詢後反饋,“仵瑞華”被安置在宜路鎮人民政府,記者要求查詢“仵瑞華”的身份證號時,卻被告知檔案上不顯示身份證號,只顯示姓名及履歷。“我們這裡是最後一道手續,檔案都是人家弄好之後給我們的,有啥問題你們可以去退役軍人事務局瞭解一下。”

周口鄲城一退伍軍人被冒名頂替工作23年,頂替者稱:給我10萬讓你回來上班

想要回工作繼續上班,拿10萬可不夠

12月2日,記者從鄲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查到一份《一九九六年退伍軍人安置工作分配名單》,顯示仵瑞華被分配到了白馬鎮。鄲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一名副局長告訴大象新聞記者,當年只安排了一個叫仵瑞華的人去該縣宜路鎮政府上班,仵瑞華的確被人頂替了。他們已經成立了調查組,目前還在調查當中,具體細節不便透露。

“仵瑞華”到底是誰,大象新聞記者來到了鄲城縣宜路鎮人民政府。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他們只知道有“仵瑞華”這個人,但平時“仵瑞華”不經常來上班,也沒有具體的分管工作,但是工資卻照常發放。

宜路鎮黨委書記謝付軍稱,“仵瑞華”確實在宜路鎮政府上班,“我不知道,我是2016年來的,具體情況要問組織委員。”

宜路鎮政府組織委員何志介紹,“仵瑞華”是鎮政府一般工作人員,妻子劉雪麗是該鎮班子成員,職務為副主任科員,分管人事。謝付軍和何志均稱,“仵瑞華”來鎮政府的時間比他們都早,他們來的時候“仵瑞華”就已經在鎮政府上班了,冒名頂替的事情他們也不知情。

就在記者採訪期間,仵瑞華接到了一名中間人的電話,中間人說:“也不知道啥‘小報記者’介入了,這事兒趕緊說說,不行的話你給‘仵瑞華’拿一筆錢,你來上班。”仵瑞華聽後十分氣憤,冒名頂替了自己不說,自己還得給冒牌貨拿錢。“10萬塊錢可是不夠啊,得10萬多點,什麼手續啊,都給你辦得好好的。就等於你花一筆錢,把養老問題解決好了,有退休金拿多好,找‘小報記者’反映幹什麼?”電話裡,中間人的語氣更加直接。

聽到這些,仵瑞華氣憤地掛斷了電話。仵瑞華表示,頂替事件改變了他的人生,如果當年他要去鎮政府上班,可能過的比現在要好,“我的工作應該歸還給我,還有這麼多年所得也得退給我,另外再看看誰給他辦的,要追究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