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看起来很努力,却一事无成?

于宙的《我们这一代人的困惑》里有一段话我非常喜欢:多数人的努力,只是让自己看上去很忙碌。

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

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过是愚蠢导致的。

什么熬夜看书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小时,多久没放假了,如果这些东西也值得夸耀,那么富士康流水线上任何一个人都比你努力多了。

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为什么你看起来很努力,却一事无成?


或许这个社会太过于浮躁,大多数人,还没有将一件事情给办妥,就迫不及待地想昭告天下。

越长大,我越来越认为,真正的努力,通常是不露声色的,越想向他人证明自己有多努力,往往等不到自己成功的那一天。

想想自己本来可以多背几个单词,结果在等朋友为你点赞的过程中,浪费多少精力和时间。

别人疯狂点赞,自己躲在一旁,笑嘻嘻,

别人置之不理,自己暗自神伤,惨兮兮。

真正的努力,应该是一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又能时刻投入在当下和其中的自控力。

而非内心烦躁焦虑,表面废寝忘食。

忙是生活充实的显现,但如果是瞎忙,只能证明自己愚蠢之极。

人最怕什么?

最怕“自我感动”或者说是“感动自己”。

花费了五个小时的时间去做一个项目专题,结果是花费了四个小时在神游,半个小时喝水,剩下的半个小时做专题,然后把只给感动哭了,花了一上午做出来的专题,领导怎么着也得评个优吧!

可是结果呢?

自然不言而喻,换来的是不断的改稿,改稿,改稿。

直至真的将自己弄到一个忙乱不堪,饭都顾不上吃一口的境地,才真的有一种忙死了的感觉!

为什么你看起来很努力,却一事无成?


你以为你很努力了,殊不知旁边的同事,五个小时内,花费了一个小时去查阅资料,两个小时跟顾客对接需求以及沟通,两个小时对自己自己的稿子进行了多次的反复修改。

你以为的,果真是你以为的吗?

同一件事,努力与否,结果会告诉我们答案!

低质量的努力,就是一场无用功,就是不断的重复劳动。

看起来忙碌不已,实际上都只是机械式的重复,自然不会有效率。

为什么你看起来很努力,却一事无成?


上学时候,有位女生真的很努力。她每天很早就起来去宿舍走廊背单词,连早操都念念有词。

平时课间她除了上厕所哪也不去,就在座位上做习题。

她这么努力,成绩却并没有多大幅度的提升。

原来,她一直只是机械的背单词,在语法运用上并没有怎么下功夫。

也就是说她只是捡起了一堆零件,但并没有学会拼装这些零件的方法。

学习需要掌握要领,并且劳逸结合,死脑筋的背诵只会事倍功半。

不止是在学习上是这样,在商业竞争领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总是将“勤奋努力”当成一件华丽的外衣,我们就像皇帝穿着那件我们以为的“新衣”,我们高喊着“我一直在努力”,试图掩盖我们不思进取的事实。

那些从来没有大张旗鼓说自己勤奋努力的,我们觉得他没有勤奋努力的,反而一直在努力。

所以不要抱怨,你不优秀,可能是你一直在假装努力。

你只是看着努力了,如此而已。


为什么你看起来很努力,却一事无成?


时常听到有人抱怨说:“我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公司的,几乎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而他每天都是掐着点来,掐着点离开。论勤奋程度,我甩他几条街。

论个人能力,我也绝对不比他差。

为什么老板就是看不到这一点,反而提拔他了呢?”
或者有的家长嘀咕过这样的忧虑:“我家孩子学习特别刻苦,几乎每天都要学到十一二点钟,但成绩就是不上不下。

甚至有些原来成绩不如他,也远不如他勤奋的同学都纷纷反超。”
为什么会这样?

明明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但别人似乎就是看不到,甚至老天爷也没看到,没有给予相应的回报。
在年纪轻轻的时候,急着岁月静好是丑陋的,与之同等丑陋的就是“假装很忙”。骗观众的点赞容易,骗自己很忙更容易,只是,骗这个世界的因果,有点难。

为什么你看起来很努力,却一事无成?


有多少人,明明二三十岁,却过着养老般的退休生活?

本该吃苦受累的年纪却选择了安逸度日,我无法想象梦想和机遇会垂青这样的年轻人。

曾经有篇文章里说,看一个人前途,就看他每天晚上八点左右在干什么?

如果是吃过饭就打开电视遥控器,一边上网一边刷着朋友圈,跟别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神侃,最后在一堆没有建设性的废话中酣然入睡……

第二天依旧重复,这样下去,那么十年后的自己,一定会讨厌现在没有努力的你。

倘若每天这个时候,你不是在读书就是在思考,哪怕是锻炼身体,那么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拼命努力的自己。

无论学识,还是健康,收获哪一个,都不亏。

至少你一直在努力。

真的努力,而且用心了。


为什么你看起来很努力,却一事无成?


有人感慨道,我们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群没有灵魂的苍蝇,喧闹着,躁动着,听不到灵魂深处的声音。

时光流逝,童年远去,我们渐渐长大,岁月带走了许许多多的回忆,也消蚀了心底曾经拥有的那份童稚的纯真,我们不顾心灵桎梏,沉溺于人世浮华,专注于利益,把自己弄丢了。


于是,忙碌的最初目的是“享受生活、回报父母、满足爱人,变得无私”;可忙碌的结果却变成了“享受不了生活、远离了父母、冷落了爱人,成了自私”。

一个接一个的会议、一波连一波的应酬,有加不完的班、接不完的电话,有家很少回、有书很少看。

忙得没有了方向,忙得没有了主张。
可悲的是,很多人似乎只有用“忙”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显得自己举足轻重。
于是,很多人都在忙碌或假装忙碌着,谁也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究竟为什么而活着”,或者根本不愿去想。

为什么你看起来很努力,却一事无成?


因为,掀开表象,怕是一片血肉模糊的现实——安于平庸又不甘平庸,所以假装努力,以便宽慰自己。
扪心自问,为什么那个有理想、肯努力的自己,最后还是没得到满意的成果?
为什么那个背着行囊、始终站在路上的自己,却始终走不到要去的远方?
到底是自己真的努力了,还是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任何不做计划的“努力学习”,都只是作秀而已;任何没有走心的“自强不息”,都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愿你不要再做那个看起来很努力的人,用点心!

为什么你看起来很努力,却一事无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