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優、趙薇再出江湖,奈何江湖已變

據傳,17世紀時法國的一家修院為了早起禱告,編了一首起床鈴:

Frère Jacques, Frère Jacques,

Dormez-vous ? Dormez-vous ?

Sonnez les matines, sonnez les matines,

Ding, daing, dong !Ding, daing, dong !

雅克兄弟,雅克兄弟

你在睡嗎?你在睡嗎?

去敲響晨禱的鐘,去敲響晨禱的鐘

叮,叮,鐺!叮,叮,鐺!

因為曲調簡單有趣又洗腦,開始在法國流行,後來在世界各國被廣泛傳唱。

到20世紀初,這首洗腦神曲傳入中國。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默,它被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祈墉挖掘到,填詞重用。

而這曲調搖身一變,竟成為了名噪一時的革命歌曲《國民革命軍》

打倒列強,打倒列強,

除軍閥,除軍閥。

努力國民 革命,努力國民革命,

齊奮鬥,齊奮鬥。

再之後,《國民革命軍》改成了《打倒老蔣》,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鬥中,又被改為《土地革命歌》

一首曲,填過無數的詞,記載了中國近代史上無數重要事件,不可謂不讓人震驚——如此曲,為何我等不知?

其實不然,這曲子,全國人民耳熟能詳!

換湯不換藥,沒錯,在這個時代,它早已變為童謠——《兩隻老虎》

但,這曲子雖因《兩隻老虎》的詞為眾人所熟知,背後的意義卻讓人一頭霧水。

或者說,它僅變為一首童謠,再沒有承載任何意義——

這樣一首記載中國近代無數大事件的曲子,甚至可以說是國之伴曲,到頭來卻變為平平無奇的童謠曲,不由讓人一陣惋惜。

可是今天,蜂叔從它身上看到了

曙光——

《兩隻老虎》

葛優、趙薇再出江湖,奈何江湖已變

01葛優+趙薇+李非=爆款?

要說這片子最吸引人的,不是“兩隻老虎”這個名字,而是葛優、趙薇、李非三人的名頭。

葛大爺,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

不得不說,他算得上中國電影屆的一朵奇葩。

1980年代末,是葛優開始創造神話的年代,一部《頑主》引起國內巨大轟動。

葛優飾演一個耍小聰明,玩世不恭,喜歡嘲諷一切的愣頭青小夥,那糙了吧唧、吊兒郎當的感覺演得是淋漓盡致,出神入化。

葛優、趙薇再出江湖,奈何江湖已變

《圍城》裡的猥瑣教授李梅亭,《過年》裡的二流子姐夫...

再到後來《編輯部裡的故事》中的正派李東寶,他的神癱表情包,更是讓葛優徹底火遍全國。

葛優、趙薇再出江湖,奈何江湖已變

對小人物的塑造,讓葛優走上喜劇神壇,也只有熟知底層人民生活的演員才能演出如此真實的底層人民!

有人曾說:香港有梁家輝,內地有葛優——

南梁北葛,縱橫影壇。

而如今,葛大爺已過知天命之齡,名利雙收,怕再沒有哪件事能吸引到讓他大費精神氣去做了。

但李非的《兩隻老虎》卻做到了。

葛優、趙薇再出江湖,奈何江湖已變

再說說李非,樸實有才,低調謙虛

他導演的處女作《命運速遞》,受到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的高度評價,曾一舉殺入“

驚人首作”單元,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演員、最佳藝術貢獻等四項提名。

姜文誇他:“你們看李非,他做編劇的時候看不出像個導演,做演員的時候看不出像個編劇(李非也客串了《命運速遞》),他幹什麼像什麼。

葛優、趙薇再出江湖,奈何江湖已變

有才的人不用外表來裝個性,也不用穿成奇裝異服,戴各種鏈子、鏡子,說特別奇怪的話,拿作品來說事兒,所以我非常欣賞李非,除了他的人,主要是他的才華。”

才子李非,第二部作品《兩隻老虎》,就受到了眾多大咖的喜愛。

趙薇曾評價《兩隻老虎》:“這部電影見仁見智,可能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但我個人是特別喜歡。

能讓眼光毒辣的趙薇都特別喜歡的劇本,葛大爺都來領銜主演的片子,《兩隻老虎》是得有多吸引人?

02群英薈萃,為何撲街?

電影上映前,不少網友奔著葛優、趙薇等人的名聲,對《兩隻老虎》有不小的期待,淘票票超過26萬網友點亮想看。

但上映第一天至今,豆瓣評分已從7.0+掉到6.3,總票房也僅一億出頭,每日票房僅僅是冰雪奇緣2的三分之一。

葛優、趙薇再出江湖,奈何江湖已變

為何群英薈萃也拯救不了這片子的撲街?

其實,李非有想法。

他把童謠中的兩隻老虎放到成人世界裡,並賦予其深刻的含義——

葛優和喬杉是那兩隻受傷的老虎,一隻愛情受創,生活不如意,最後選擇搶劫;

一隻拋棄愛情友情親情,只為掙錢,功成名就後才覺得自己“一事無成”,最後想要自殺。

機緣巧合之下,兩隻受傷的老虎相遇,發生後面一連串事件,而一個一個事件的結束,成為兩隻老虎創傷的癒合藥。

確實如趙薇所說,見仁見智,喜歡的人會特別喜歡,厭惡的人也不會吝嗇自己的厭惡之詞——

看豆瓣評論,差評主要集中在劇本上

葛優、趙薇再出江湖,奈何江湖已變

沒有邏輯,沒有鋪墊,過多對白、無聊俗套…一個個貶低的字眼,讓蜂叔看著有點彆扭。

是的,影片情節,由對白連接,稍顯生硬;人物動力,由對白講出,有點牽強...

鋪墊全由對白代替,情感全由演員發揮,而影片裡也可以看到好多其他片子的身影。

對白多彷彿成了這部片子最大的障礙,因為所有看似好的東西都被對白代替了。

但對白式的影片,就是差嗎?

葛優、趙薇再出江湖,奈何江湖已變

蜂叔彷彿看到了在相機時代下努力掙扎的寫實派畫家們:相機有相機的真實,畫家有畫家的藝術。

而李非正是脫離了相機的束縛,重歸畫家的行列,再現藝術的美感。

正如影片中的三個故事。

雖然互相的關聯性只是在於張成功(葛優飾演)本身,而與影片的整體邏輯並沒有關係,但從一個平凡的人身上衍生出三個溫情故事,不正是一種大繁至簡嗎?

大量的對白、簡單的溫情竟然被認為是這部影片最大的敗筆。

蜂叔覺得不該。

03受傷的老虎

李非是把玩黑色幽默的行家,絕對的昆汀fans。

全片又以葛優式喜劇為標籤,因此不少人是去看個樂呵的。

但他們失望了,是的,影片中會有黑色幽默,會有葛優式喜劇,但更多的,是

溫情與敬意。

葛優、趙薇再出江湖,奈何江湖已變

這種溫情足以讓觀眾忘記“黑色幽默”和“葛優式喜劇”等一系列標籤。

尤其是趙薇的恨,葛優的愧疚,借戲中戲表達得淋漓盡致,不由讓人鼻樑發酸:

“來世我不一定為人,就算做一條狗,一隻鳥,一陣風,一片雲,也要為你而叫,為你而鳴,為你輕撫,為你飄灑。”

還有範偉與葛優的相見無言,昔日的戰友情,卻因錢生隙。

兩人僅憑几個簡單的動作,就深深地勾動了觀眾的情緒...

葛優、趙薇再出江湖,奈何江湖已變

正如豆瓣評論中的一句話:“這世界,多的是趙薇的又愛又恨,多的是範偉的我不怪你,多的是葛優父親的生無可戀…”

就像這首童謠裡唱的:“兩隻老虎,一隻沒有眼睛,一隻沒有耳朵”,成年人的世界,正如這兩隻老虎,絕沒有完美和容易。

所以,才會有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才會有人活著就“一”個字:得過且過。

但在悲涼的底色下,我們也不應忘記,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詩裡所描繪的: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傷的日子須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終將來臨!”

葛優、趙薇再出江湖,奈何江湖已變

每日在相應文章後留言,講出你的故事,均有機會獲25元觀影紅包。

蜂嘲電影,等你來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