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物業通過港交所聆訊,或成年內最大物業港股

據IPO早知道消息,保利物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保利物業”)於12月1日通過港交所聆訊,其系保利發展控股集團(00119.HK)旗下全資子公司。

保利物業通過港交所聆訊,或成年內最大物業港股

來源 | 本文由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寫,文中觀點僅供參考

論及上市,保利物業無疑是今年最招風的物業公司:拋開母公司保利發展不提,“大”或許是最能概括的字眼。

在管面積是最直觀的反映。截至2019年6月30日,保利物業的合同管理總面積高達454.9百萬平方米,遍佈全國27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的148個城市,在管總面積為2.6億平方米。

保利物業通過港交所聆訊,或成年內最大物業港股

(保利物業業務版圖 資料來源:聆訊後資料)

而根據中指研究院的數據,物業服務百強企業管理的平均在管面積從2014年的16.1百萬平米增至2018年的37.2百萬平米,並預計從2019年的43.3百萬平米增至2021年的58.5百萬平米。換而言之,即使3年後行業百強平均的在管面積尚不足保利物業的四分之一。

事實上,保利物業位列中指院2019年物業綜合實力百強企業第四名,而在具備央企背景的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中排名第一。當前物管市場仍相當分散,但資源向頭部企業集中的趨勢顯然,百強物業企業在管面積的集中度由2014年的19.5%上升至2018年的38.9%。在馬太效應的加持下,保利物業未來的成長空間顯然。

營業收入又是另一道指標。既往三年,保利物業的收入由2016年的25.64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32.40億元,並進一步增至2018年42.2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8.4%。僅在上半年,2019年保利物業營收即達到28.22億元。

已上市的物業公司中,2019年上半年綠城服務(2869.HK)和碧桂園服務(6098.HK)以36.63億元、35.16億元分列冠亞軍。一旦上市,保利物業將是營收排行第三的物業公司。

2018年以來,港交所迎來一波物業公司上市潮,期間已有11家在港股露臉。其中,2018年有雅生活服務(3319.HK)、碧桂園服務、新城悅服務(1755.HK)、佳兆業美好(2168.HK)及永升生活服務(1995.HK)5家,2019年有濱江服務(3316.HK)、奧園健康(3662.HK)、和泓服務(6093.HK)、鑫苑服務(1895.HK)、藍光嘉寶服務(2606.HK)及銀城生活服務(1922.HK)6家,而銀城生活服務於11月6日登陸港交所。

保利物業通過港交所聆訊,或成年內最大物業港股

(港股上市物業公司 資料來源:互聯網)

前後算下來,港股上市物業股現今為止已有17只,保利物業上市後將成為第18只內地物業股。

那麼,內地物業公司為什麼傾向赴港上市?制度約束是一方面,畢竟A股上市物業公司只有南都物業(603506.SH)、中航善達(000043.SZ)兩家;另一方與融資環境縮緊,分拆物業公司上市是地產公司擴寬融資的一條途徑,目前上市的17家物業公司,有15家背靠房企。

隨著房地產增長紅利消退,物管行業營收穩定且處於發展初期,港股物業公司通常具有很高的市盈率。富途牛牛APP顯示,港股物業板塊的平均市盈率為42.1倍,頭部玩家碧桂園服務市盈率甚至高達65.29倍。以行業平均市盈率換算,保利物業2018年的3.36億元淨利潤對應的市值將逾150億元,妥妥坐定年內最大物業股稱號。

保利物業通過港交所聆訊,或成年內最大物業港股

(保利物業毛利情況 資料來源:聆訊後資料)

然而,保利物業過度依賴母公司、淨利潤不及同行的風險也應值得關注:保利物業大部分物業管理合同與保利發展控股集團(包括其合營企業及聯營企業)開發的物業管理有關,該類物業產生的收入佔物管服務所得收入的98.7%、95.9%、88.6%及82.8%;同期,物業管理服務毛利率僅有13.1%、13.7%、14.1%及18.1%。

本文由公眾號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寫,如需轉載請聯繫C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