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的閃電神話:戰爭史上首次大規模坦克進擊

1939年8月25日夜,希特勒命令大量德國陸軍在燈火管制之下,隱蔽地開赴波蘭邊界。正當兵力集結完成之際,意大利元首墨索里尼的遲疑態度讓希特勒將全軍原定於26日的作戰計劃全部叫停。有德軍將領為此火冒三丈,兵貴神速,他們認為這樣只會暴露目標打草驚蛇。

也有將領認為,儘管局勢緊張,但並不會爆發大規模戰爭。時年48歲,日後成為“沙漠之狐”的德軍名將隆美爾就是個樂觀派,此時的他剛晉升為少將不到一個月,波蘭危機出現後,隆美爾奉命調至元首大本營,在維也納新城與愛妻露西分別時,堅定地告訴她:“你儘管放心,只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那一代人尚存,就絕不會有第二次。”到了8月31日,隆美爾再次給露西寫信,信中說道:“局勢將如何發展?我認為,還不至於捲入一場激戰之中。”

古德里安的閃電神話:戰爭史上首次大規模坦克進擊

1939年9月1日早上10時許,希特勒在柏林克羅爾歌劇院發表一番顛倒是非的講話。在講話中,他宣稱波蘭軍隊襲擊

這位軍事天才失算了。就在當夜,一支身穿波蘭軍裝的納粹黨衛隊突襲了三處位於德波邊境的德國設施,嫁禍於波蘭軍隊。9月1日早上10時許,希特勒穿上翻領軍裝,左臂上的“帝國之鷹”分外醒目,他在柏林克羅爾歌劇院用他那富有磁性又極具感染力的聲音發表講話:“昨天夜裡,波蘭正規軍士兵首次在我們領土上開火。從早上4時45分起,我們進行了還擊,那裡一直炮火連天……我又穿上了這身對我來說最為神聖、最為寶貴的軍服。在取得最後勝利以前,我決不脫下這身衣服,要不然就以身殉國。”

古德里安的閃電神話:戰爭史上首次大規模坦克進擊

德軍“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號戰列艦。


01

閃電戰有了試驗場

1939年8月22日,古德里安被任命為德國陸軍第19軍軍長。第19軍是一支摩托化部隊,該軍包括第3裝甲師、第2 和第20摩托化師及直屬部隊。當時的第3裝甲師算得上裝備精良,這支部隊得到1個裝甲教導營的加強,這個營裝備的全是最新式三號坦克和四號中型坦克。前者1936年由奔馳公司完成生產,設有反坦克裝置,為二戰初期德軍主要裝備的坦克。後者生產於1935年,設計目的是支援步兵,並與專門執行反坦克任務的三號坦克協同作戰。這兩種坦克代表著德軍當時裝甲部隊的領先水平,在閃擊波蘭的戰役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古德里安的閃電神話:戰爭史上首次大規模坦克進擊

戰鬥打響後,按照原定計劃,德軍陸軍應在空軍的協同下進行作戰,因夜裡大霧瀰漫,空軍無法有效實施對地支援,但成群的坦克已咆哮著越過國境線,向著波蘭領土一路碾壓。古德里安的第19軍隸屬北方集團軍群的第4集團軍,作戰開始後,鑑於霧氣太大,他下令不許開炮,然而第3裝甲師的重炮兵們按捺不住亢奮的情緒,還是在迷霧中開火了,第一發炮彈就落在古德里安乘坐的裝甲指揮車前大約50米處,還沒等他反應過來,第二發炮彈又落到他指揮車後方不遠處,他趕緊命令司機轉向,密集的炮火加劇了司機的緊張,竟於慌亂之中猛踩油門將車開進了溝裡,這臺半履帶車前軸頓時被撞得扭曲報廢。所幸古德里安並未受傷,這位“閃電戰之父”對其軍事理論的第一場實踐之戰竟是如此狼狽的開端。

古德里安的閃電神話:戰爭史上首次大規模坦克進擊

1938年10月希特勒在捷克卡羅維發利(舊稱“卡爾斯巴德”)附近與德軍將領野餐。

古德里安返回軍部換了一輛新的指揮車,把冒失的炮兵怒斥一頓後,再次奔赴戰場。他也成為第一個為了和坦克同步行動而在戰場上使用裝甲指揮車的軍級指揮官。等到濃霧消散之時,第3裝甲師先頭部隊已和波蘭守軍交火了,面對狂怒的德軍坦克群,波蘭守軍毫無畏懼,他們優秀的反坦克手一連命中德軍第3裝甲師的好幾輛坦克,8名坦克手和1名軍官及1名候補軍官皆在初戰中被波軍擊斃。然而血肉之軀畢竟難擋鋼鐵洪流,在坦克群的碾壓下,波軍的防線很快被撕開一個大口子,當古德里安的指揮車趕上第3裝甲師部隊時,先頭部隊已挺進達布爾達河。

全長1750英里的波蘭和德國國境線上,裝甲咆哮的隆隆之聲響徹蒼穹。步兵一路破壞障礙,推倒邊界標識牌,隨之而來的坦克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波蘭軍隊的抵抗,包括古德里安的第19軍在內的第4集團軍很快從波美拉尼亞進入走廊。第3集團軍也從兩個方向發動攻擊,第1軍向南朝華沙方向猛攻,第21軍向西南波蘭走廊底部方向猛攻。與此同時,南方的第10集團軍向東南朝華沙方向挺進。在其左翼,第8集團軍向羅茲突擊,右翼第14集團軍沿著維斯杜拉河向克拉科夫推進,至當天下午,第10集團軍已經深入波蘭24公里。

對於遭受進攻的波蘭一方來說,並非全無準備。波蘭全面動員時,人數達到175萬人,另外還有50萬人的預備隊,雖然與德軍相比不佔火力優勢,但若集中兵力重點防守,苦撐待變也未必會敗得如此迅速。波蘭的防禦計劃有致命缺陷,他們將7個集團軍擺放在預期入侵的路線上,從北部開始逆時針部署,而在東部與蘇聯的邊界上沒有任何部署。這種沿線展開的部署被德軍名將曼施坦因稱之為“保護一切”的思維,也正是這種思維導致了他們的部署不能造成任何一處的局部優勢。波蘭的兵力部署除了表明其不放棄一切的願望之外,並沒有明確的作戰思想作為其基礎,他們還誤以為德國人會依據法國的軍事理論實施進攻,不久便會演變成陣地戰。

古德里安的閃電神話:戰爭史上首次大規模坦克進擊

1939年9月,一支德國裝甲部隊侵入波蘭。波蘭戰役中,德軍首次將裝甲集中使用,取得重大戰果


波軍的準備不可謂不充分,抵抗不可謂不英勇,他們很多軍官甚至樂觀地認為,這次一定可以像1920年戰勝紅軍那樣擊敗德軍。然而德軍新的閃電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粉碎了波蘭方面的幻想,鋼鐵洪流如秋風掃落葉般無情,迅速地突破了波軍的防線,但這並不是全部,波蘭的上空呼嘯而來的德國戰機,也將成為波蘭軍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02

斯圖卡,來自地獄的呼嘯

地面部隊進攻之前,調動大規模空中力量進行殘酷的轟炸,是閃電戰的第二個新特點。德國空軍成軍很晚,一直到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發表聲明撕毀《凡爾賽和約》才正式建立,負責統帥空軍的是一戰時期的空軍王牌——赫爾曼·戈林。然而德國空軍在正式成立前,早已經過熟練的準備訓練,一旦宣佈成立即是強軍,不僅在數量上居歐洲之首,作戰飛機的性能也相當先進。最重要的是,不少空軍飛行員都已具備實戰經驗。

還記得畢加索筆下的《格爾尼卡》嗎?兩年半前的1937年4月26日,德國空軍轟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鎮格爾尼卡,持續3小時的轟炸將城鎮夷為平地,炸死炸傷平民不計其數,成為畢加索筆下那副人間地獄之景象。在西班牙內戰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後,德國空軍對波蘭的轟炸會更加猛烈與血腥,登峰造極。僅在首次作戰中,德軍就投入了超過2000架飛機,對波蘭境內21個機場進行空襲,同時又以轟炸機對波蘭的戰略中心、交通樞紐和指揮機構進行打擊。一時間,波蘭的城鎮、部隊、軍火庫、機場、鐵路、公路和橋樑,無一不成為德國空軍的攻擊目標。

古德里安的閃電神話:戰爭史上首次大規模坦克進擊

1939年9月,德軍Ju87俯衝轟炸機(斯圖卡)和坦克在波蘭戰場聯合作戰。

最先飛入波蘭的是二戰著名的轟炸機之一,容克87B-1轟炸機,它還有個令人聞之色變的名詞——斯圖卡。這種轟炸機為俯衝轟炸機,作為閃電戰的先鋒,它不僅能精準地炸燬目標,而且還能作為空中火力對地面敵軍進行打擊,有效支援地面部隊。斯圖卡穩定的飛行特點和堅固的結構讓它異常受德國空軍的歡迎。原本機身不光滑產生的氣流怪叫聲被改進成俯衝汽笛,這種聲音一旦出現,往往意味著轟炸和死亡降臨,令人膽戰心驚,對於波蘭人而言,斯圖卡的呼嘯無異於死神的召喚。

波蘭的主力部隊幾乎都部署在邊境線上,縱深兵力很少,他們對於德軍陸空協同的新戰術閃電戰茫然無知。因此德國機群一旦飛過邊境線,便沒有人再能奈何得了他們,德國空軍如入無人之境,可以轟炸任何一個他們想摧毀的地方。

如果不是老天幫忙,可以預見,開戰第一天波蘭的傷亡會更為慘烈。原本德國空軍已有完整而精確的轟炸計劃,包括波蘭首都華沙在內,都是德國空軍重點轟炸的目標,但9月1日攻勢發起時,波蘭北部大霧瀰漫,能見度很低,大大降低德國空軍的轟炸效率,讓空軍司令戈林給空軍發出“今天不實施‘海岸作戰’計劃”的指令。所謂“海岸作戰”計劃,即是令各航空團於9月1日下午集中攻擊波蘭的首都華沙,波蘭北部上空瀰漫的濃霧延遲了這場滅頂之災的降臨。

然而波蘭南部晴空萬里,不幸成了德國空軍肆虐的樂土。當南部第10集團軍向東挺進時,成群的斯圖卡戰機已飛到他們前方戰線的不遠處潘基村,投下第一批裝置有觸發引信的小型炸彈。隨著此起彼伏的爆炸聲響起,潘基村周圍已化為一片火海,波蘭軍雖傷亡慘重,仍頂著炮火奮起反擊。斯圖卡俯衝,機槍的掃射與高射炮的怒吼交織在一起,戰況異常激烈。當然,這種局部反擊並不能抵擋佔盡優勢的德軍的挺進,波蘭部隊最終註定是被擊潰的命運。而潘基村這次戰鬥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空軍首次對地面部隊實施直接支援的戰例。當天晚上,德國最高統帥部在空軍戰果上特意加上一條:“幾個強擊機航空團有效地支援了陸軍的進攻。”

古德里安的閃電神話:戰爭史上首次大規模坦克進擊

1939年9月德國空軍轟炸波蘭,地面部隊進攻之前,調動大規模空中力量進行殘酷的轟炸,是閃電戰的第二個新特

波蘭北部雖有天氣掩護,但仍無法逃脫德國空軍的魔爪,當波蘭騎兵部隊正在維盧尼附近集結時,地獄使者斯圖卡呼嘯而至,騎兵受到飛機群一輪又一輪的攻擊,這是前所未有的事,地面頓時一片混亂。許多波蘭騎士還未開赴前線抗敵,就已成為炸彈下的亡魂。與此同時,華沙上空也被德國空軍入侵,儘管地面能見度極低,但波蘭國營PZL工廠仍被炸彈命中,這個為波蘭生產戰鬥機和轟炸機的基地頃刻間被大火吞沒,化為廢墟。僅在開戰第一天,德國空軍一大隊就出動了30次,其中17次襲擊了波蘭空軍地面設施,8次對地面部隊實施支援,5次直接打擊波蘭海軍。炸燬波蘭戰機約30架,空中擊落9架。德軍自身也損失了14架飛機,大多為波軍地面部隊的高射炮擊中。最慘的還是波蘭的平民,位於弗羅茨瓦夫以東約100公里的維隆鎮遭到德國空軍無差別轟炸,戰爭第一天就奪去了超過1600名百姓的生命,佔全鎮人口的1/10,城鎮幾乎被夷為平地。

古德里安的閃電神話:戰爭史上首次大規模坦克進擊

BF110重型戰鬥機

更要命的是波蘭的鐵路系統被由梅塞施密特110戰鬥機護航的轟炸機摧毀,將近100萬響應波蘭政府動員令而集結的波蘭士兵被阻塞在鐵路線之上。戰爭打響的頭幾天,無數波蘭工廠、商店、學校被炸燬,超過30個城鎮燃起大火。短短几日,這個美麗的國度已是滿目瘡痍。9月3日之後,德軍宣稱波蘭空軍全面瓦解,雖有水分,但的確再也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斯圖卡肆無忌憚地橫掃波蘭的每一寸領空。

古德里安的閃電神話:戰爭史上首次大規模坦克進擊

波蘭戰役期間,黨衛軍頭目希姆萊(右)在華沙附近與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指揮官約瑟夫·迪特里希

03

是我們坦克的傑作

海軍的戰列艦,陸軍步兵、騎兵、裝甲兵和摩托化兵,空軍的戰鬥機與轟炸機以及政治色彩濃厚的黨衛隊都被一齊投入到波蘭戰場。飛機持續轟炸,坦克集中使用,各兵種協同作戰力量如同山洪暴發。儘管當時德軍裝甲部隊中,還裝備了不少老舊的一號坦克和二號坦克,但將其集中使用卻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威力,數千坦克在其他兵種配合下,勢如破竹,銳不可當,以騎兵難以超越的速度在波蘭境內縱橫掃蕩。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機械化部隊的進軍作戰,也讓世界首次領略了這種叫“閃電戰”的霹靂戰術。

古德里安的閃電神話:戰爭史上首次大規模坦克進擊

1939年9月,希特勒在波蘭南部南方集團軍中與德軍第10集團軍司令沃爾特·馮·賴歇瑙進行交談。賴歇瑙左手後方

就在英法對德宣戰的9月3日,推進到維斯杜拉河一線的德軍完成了對“波蘭走廊”地區波莫瑞集團軍的合圍。古德里安在回憶錄中說,這是一場毫無懸念且非常迅速的戰鬥,“波蘭騎兵因為不懂得我們坦克的性能,結果遭到極大的損失。有一個波蘭炮兵團正向維斯托拉方向行動,途中為我們的坦克所追上,全部被殲滅,只有兩門炮有過發射的機會。波蘭的步兵也死傷慘重。他們一部分架橋縱隊在撤退中被捕獲,其餘全被殲滅”。9月5日,德軍第4集團軍和第3集團軍在格魯瓊茨地區會師,切斷了“波蘭走廊”。

當波蘭走廊戰事結束之時,德軍第10集團軍已深入波蘭96公里,距離首都華沙也只有不到100公里。在第10集團軍左翼的第8集團軍正向羅茲挺進;右翼的第14集團軍則準備攻佔克拉科夫。德國大軍很快將對波蘭的首都華沙形成圍困之局。儘管在戰前希特勒已經完全接受了這套戰術理論,但就連他自己也沒想到,閃電戰竟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能取得如此大的戰果。開戰的那幾天,他總是興致勃勃地向跟隨在他身邊的隆美爾講述閃電戰的構想和成效,希特勒的侍從海因茨·林格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希特勒允許他(隆美爾)參加戰場形勢討論;邀請他共同進餐;給他提供一些信息,讓隆美爾看上去像得到了特許授權一樣;給他講解坦克、衝鋒部隊、俯衝轟炸機如何協同作戰;向他闡明閃電奇襲必須遏敵於外;讓他明瞭希特勒本人的戰略與戰術。我甚至有這樣的印象,隆美爾貪婪到想要將元首說的每一個字都銘刻於心。”

同是在9月5日那天,古德里安也迎來了一個意外——元首希特勒竟然親自來到他的軍營視察。古德里安被接上希特勒的專用汽車,然後讓司機沿著19軍之前行軍的路線一路行駛,欣賞德軍在戰役的第一階段取得的重大戰果。當汽車經過一處被摧毀的波蘭炮兵陣地時,希特勒讓車停了下來,他盯著維瓦杜拉河上被炸燬的橋樑看了一會兒,轉頭問道:“是我們的俯衝轟炸機乾的嗎?”

古德里安回答:“不,是我們坦克的傑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