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姜國平

寧遠位於湖南南部,屬丘陵地形,氣候適宜,雨量充沛,森森覆蓋率高,林木蓄量豐富,寧遠境內尤其是九疑山一帶,即九疑山、灣井鎮、冷水鎮、水市鎮等地,盛產杉、樟、柏、梨、椿、楊等木材,生活在這裡的居民,利用當地豐富的木材,雕刻製作出門、窗、梁、桌、椅、床、櫃、箱等用具。九疑木雕起源於唐宋,興盛於明清,系當地匠人在長期實踐中不斷總結而形成的技藝。根據灣井鎮下灌村《李氏宗譜》中的文字及圖形記載,北宋熙寧年間,寧遠縣灣井鎮下灌村民建造了紀念湖湘第一位狀元李郃的狀元坊(狀元樓前身),該處建築為木製建築,氣勢恢宏,十分精美。宋代,灣井鎮久安背村民還修建了翰林祠紀念進士、太常博士李世南,經明、清兩代修葺擴建,形成一規模宏大、木雕精美的祠堂,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說明宋代時九疑木雕技藝已經十分精湛。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北宋熙寧年間建造的狀元坊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狀元樓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久安背翰林祠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久安背翰林祠牌匾

明代時,灣井鎮路亭村民建造了雲龍坊和王氏虛堂紀念該村先賢王性,該建築木雕極具地方特色,已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代時,九疑山一帶湧現了眾多木雕裝飾精美的古建築,其典型代表是東安頭村的翰林祠、冷水鎮神下村的李氏宗祠,這兩處古建築均有大氣精美的木雕裝飾,均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有眾多雕飾精美的古建築,如九疑山舜帝陵旁邊的黃家大屋,建於清道光十一年,由永州府以挑擔縫衣起家的商人黃金主持建造,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雲龍坊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雲龍坊木雕人物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東安頭翰林祠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神下李氏宗祠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神下李氏宗祠木雕

晚清時期,一些九疑子弟參加湘軍,以“人死卵朝天,不死變神仙”的霸蠻精神征戰四方,憑軍功成為高級將領,湘軍解散後,這些返鄉的湘軍將領,建造了宏大精美的府第安享晚年,如冷水鎮下壁村的振威將軍李考祥,其府第至今尚存。這些古建築均有裝飾木雕,形式多樣,題材內容多數來自民間為人們所喜愛和熟知的神話傳說、寓言、歷史故事等,利用誇張、變形等手法,採取多層鏤雕、深淺浮雕、透雕、圓雕以及陰陽線刻表現形式,將各種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老木雕

清末民初,西風東進,九疑木雕造型藝術也迅速向寫實風格轉化。但由於九疑山地區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民風質樸,所以這一地區的雕刻造型藝術保持了傳統的質樸的藝術風格。重修於民國時期的灣井鎮下灌村的李氏宗祠、灌溪學校、廣文橋,均有木雕裝飾,尤其是灌溪學校中西結合,木雕寫實風格明顯。

九疑木雕是人與自然的對話,遍佈於民宅、祠堂、戲臺等建築中,而且在大木作(梁、栱、雀替、柁墩、枋等結構性構件)和小木作(門、窗、欄、掛落等裝修類構件)中都有精彩表現。九疑傳統木雕技法最突出的是一個“雕”字,刀法的細膩繁複是它最鮮明的特點,越是繁複的手藝越能顯示一個家族的財力和地位。在房屋的樑架、梁託、斗拱、欄杆、欄板、隔扇、門窗等部位,工匠們運用嫻熟雕刻技法,以刀代筆,以木為紙,雕琢出山水、花鳥、人物、瑞獸等,繁簡適宜、錯落有致。九疑山地區遺存的古建築,青磚碧瓦,木雕裝飾,天人合一,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特點。九疑木雕伴隨著我國建築木雕發展的歷史而發展。木雕文化深受楚文化的影響,能完整地體現九疑山地區的民情、民俗,有著濃厚的地域特色,起到了文化傳承的作用。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上宜駱家宗祠傳統木雕

九疑木雕廣泛的題材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是戲文故事。常見的有三國、水滸、說岳、封神、楊家將等經典名著中的題材;二是民俗生活場景。如紡線、採蓮、織布、農耕、祭祀、漁獵、婚嫁、拋繡球、招親、苦讀等。三是歷史神化人物。如八仙、福祿壽、老子騎牛等。四是吉祥圖案。如喜上眉梢、喜祿封侯、三陽開泰、室上大吉、一夜封侯、連生貴子等。五是山水風景。

一代代藝人用辛勤的勞動和精湛的技藝留下了眾多讓人驚羨的古建築,卻沒有留下名字。但是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九疑木雕傳人。正是他們留下的這些實物,讓後人能窺視九疑木雕的精彩和曾經的輝煌。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改革開放後,九疑木雕藝術得到了很好的傳承發展。九疑木雕藝人開始向藝術木雕方面發展,創作了不少的木雕精品。並且,隨著經濟和運輸的快速發展,木雕藝術人開始從外地採購紅木等優質木材用於木雕,九疑木雕材質更加廣泛。陳鍾詠是當代九疑木雕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其藝術生涯主要集中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至本世紀初,他在福建仙遊長大並在仙遊生活近30年,吸收了當地的木雕藝術精華,他將九疑、仙遊兩地的木雕藝術融為一體,創作了大量的藝術木雕藝術品,多次在省內外獲獎,被評為湖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陳鍾詠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陳鍾詠木雕木雕作品:人物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陳鍾詠木雕作品:人物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陳鍾詠木雕作品:屏風

九疑木雕代表性傳承人毛劉軍潛心藝術木雕創作,其作品《蟬》於2015年榮獲湖南省工藝美術大賽銀獎,《喜登連科》於2016年榮獲湖南省工藝美術大賽銀獎,《一葉成鳴》榮獲中國收藏家協會和湖南省文化廳等聯合主辦的2016年中國收藏產業鳳羽獎金質獎,2018年他參加首屆零陵古城形象大使選拔賽,憑藉高超的木雕技藝獲得佳績。馮松濤、何超燕等藝人也常有精彩的作品問世。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九疑木雕傳人毛劉軍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毛劉軍作品:一葉成鳴

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迴歸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傳統手工藝迎來了春天,博採眾長的當地傳統藝人手藝越來越精湛,當地重要仿古建築如宗祠、戲臺等均有九疑木雕藝人的傑作。以上種種,一方面顯示了九疑木雕藝術家非凡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藝,另一方面有力地推動了木雕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九疑木雕,以工藝精湛而著稱。雕刻技法有陰刻、陽刻。又可分為浮雕、圓雕、透雕等多種。九疑木雕涉及領域包括建材、生活用品、生產用具、造像等許多門類。其種類分工藝木雕和藝術木雕兩大類。工藝木雕又分純觀賞性和實用性二類。最能體現木雕藝人技藝的是藝術木雕。藝術木雕一般都是由作者一手設計製作完成的,所以作者能始終貫穿並把握創作的意念與追求,結合利用木材的特性,從原始材料的形態屬性中挖掘美的要素,以充分體現木雕藝術的趣味和木材的天然造型及自然紋理,也就是“因材施藝”。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何超燕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何超燕作品:四大美人

九疑木雕承載著人們的美好願望與祝福,綿延不絕,世代相襲。作為湘南民俗文化的主要載體,九疑木雕藝人用樸素的思想和藝術語言,採用象徵、諧音、寓意、比擬等手法直接或含蓄地表達了人們趨利避害、祈求吉祥,追求榮華富貴的吉祥意念,質樸坦率地表達了人們求祥接福的期望和對未來幸福生活的熱切向往,表現出先民們最美好的原始信念。不僅表達了九疑人渴求生命繁衍、多子多福的意願,同時也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充滿吉祥美好情感的藝術世界。九疑木雕現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效地保護和傳承這一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和現代開發價值的民間工藝項目,對於弘揚民族文化、傳承中華文明,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永州非遺」九疑木雕的前世今生

寧遠文廟

圖片提供:陳群星、肖哲、廖東望、周全力、呂少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