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八世的離婚案,為什麼能對英國曆史產生重大影響

在英國曆史上,亨利八世是一個充滿爭議性的人物,他一方面表現出冷酷無情,專橫暴虐,當然這些都是為了他大刀闊斧改革鋪路的。他的改革徹底打破了羅馬教廷對英國的控制,確立了國家和教會的關係,並且激發了英國民眾的民族意識,而且間接推動了不列顛民族國家的形成。


亨利八世的離婚案,為什麼能對英國曆史產生重大影響

亨利八世


在英國曆史上,自從法國人諾曼底征服之後建立的集權整體,在十四、五世紀逐漸走向衰弱,與其說是君主政體的衰弱,不如說國王本身的軟弱,難以支撐強大王權系統,亨利八世時期,英國的王權處於英國重要的發展階段。他推行的一系列宗教改革,加強了英國王權。

亨利八世的離婚案

1520年,馬丁·路德發表一系列文章,比如《關於教會特權制的改革致德意志督教貴族公開信》《論教會的巴比倫之囚》《論基督徒的自由》等,公開斥責羅馬教皇,打著神聖教會的名義,卻四處兜售贖罪券​,是一種竊賊和強盜的行徑。他認為教皇不是《聖經》的最後解釋人,信徒人人都可以理解《聖經》,直接與上帝相通,無需神父作為中介。


亨利八世的離婚案,為什麼能對英國曆史產生重大影響

馬丁·路德在沃木斯受審


於是教皇開除了馬丁·路德的教籍,而馬丁·路德也致力於翻譯《聖經》的工作,把拉丁文的《聖經》翻譯成了拉丁文。此時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信奉路德派,這其中就包括海峽對面的英國。

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早年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處於對法國對抗的需要,他打著保護教皇的大旗,與歐洲擁護羅馬教皇的大多數封建帝王進行合作。當聽到馬丁·路德宗教改革方案的時候,他親自撰文譴責馬丁·路德的叛逆行為。因此還在教皇那裡贏得了“信仰捍衛者”的榮譽稱號。

可是隨後風雲突變,起因是亨利八世的婚事。亨利八世是亨利七世的第二個兒子,按道理來說,他是沒有機會登上王位的,但是由於他哥哥早逝,亨利八世就成為王位繼承人,他接過的不只有王冠,還有嫂子。


亨利八世的離婚案,為什麼能對英國曆史產生重大影響

凱瑟琳公主


這位嫂子可不簡單,她是西班牙公主,由於亨利八世的哥哥結婚僅僅5個月就去世了,為了保持與西班牙的友好關係,亨利七世就說服自己的兒子,娶了比他年長6歲的凱瑟琳公主。按照《聖經》的說法,亨利八世娶寡婦嫂子凱瑟琳是違背神意的,上帝會降罪於這對夫婦,會讓他們沒有兒子。但是凱瑟琳聲稱自己雖然與他哥哥結婚,但是因為生病的原因,一直沒有圓房,所以婚姻無效,教皇於是就演了一出雙簧,豁免了亨利八世夫婦。

不知道是否詛咒生效,亨利八世與凱瑟琳結婚多年,雖然生育了多次,但是隻有一個女兒活了下來,可是此時的凱瑟琳已經40歲了,失去了生育的能力。沒有男性繼承人,對於統治者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所以亨利八世一直在物色一個年輕的女性。


亨利八世的離婚案,為什麼能對英國曆史產生重大影響

安妮·博林


凱瑟琳身邊的一位侍女安妮·博林,進入亨利八世的視野,這位安妮非常有心機,對國王欲擒故縱,始終與他保持距離。很快國王就變成了痴情男,便產生了與凱瑟琳離婚的念頭,而且承諾要與安妮成婚。本來迎娶嫂子就已經違背了《聖經》,如果離婚再娶,這有多荒唐。更重要的是,與王后離婚必然會影響到英國與歐洲各國的外交關係。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事還需要羅馬教皇的同意。

這就是亨利八世和羅馬教皇鬧翻的起因,凱瑟琳不僅僅是西班牙的公主,而且還是德意志皇帝的姑媽,羅馬教皇當然不同意亨利八世的離婚請求。於是亨利八世召開議會討論宗教改革的問題。他任命了新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後者立即召開會議,宣佈亨利八世與凱瑟琳的婚姻無效,而且隨後還主持了亨利八世與安妮的婚禮。


亨利八世的離婚案,為什麼能對英國曆史產生重大影響

亨利八世與安妮


作為報復,羅馬教廷開除了亨利八世的天主教教籍,而亨利八世也針鋒相對,他促使英國議會通過“至尊法”,規定國王為英格蘭教會唯一、至高無上的首腦,而且同時宣佈與羅馬教廷一刀兩斷。

亨利八世終於擺脫凱瑟琳公主,與年輕的安妮結婚,可是詛咒似乎還在,安妮生下的還是公主,而且再次懷孕後,不幸又流產了。亨利八世又想故伎重演,選擇再次離婚。為了休掉這位新皇后,亨利八世給安妮添加很多罪名。陪審團判定安妮有叛國罪,被送入倫敦塔,那些被指控與安妮有姦情的男性被斬首。國王與安妮的婚姻也被宣告無效,兩天後,安妮也被處死。


亨利八世的離婚案,為什麼能對英國曆史產生重大影響

安妮·博林劇照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

隨後在克倫威爾組織了一群法學專家開始對英國進行新教化的改革,制定了“十條教規”,簡化了宗教儀式,批准英文版《聖經》的發行,發佈“十七條指令”,將“聖公會”國家機構化,並且從經濟上切割與羅馬教廷的聯繫。

在15、16世紀,英國教會擁有的土地是英國總土地面積的1/3,年收入達到2.7萬鎊,而此時王室的收入僅有1000鎊。這些英國教會背後是羅馬教廷,他們不是天使,而是吸血鬼,對百姓進行大肆搜刮。同時教皇濫用手中的教權,干涉國內的司法活動,買賣教會職務,這都給亨利八世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藉口,既能夠解決國王的婚事,還能解決英國的財務問題。


亨利八世的離婚案,為什麼能對英國曆史產生重大影響


當時歐洲天主教會系統有個傳統,新一任的主教在得到教皇任命後,他要把第一個月的俸祿上繳羅馬教廷,這個傳統不斷強化了羅馬教廷與歐洲各國教會之間的密切關係。對此,改革議會通過法案,以後英國主教不得向羅馬教廷上繳俸祿。不僅如此,後來議會還通過法案,解除了英國普通民眾向羅馬教廷繳納金錢的傳統義務。也就是說,教皇在英格蘭的財源被切斷了。

除了經濟上和羅馬教廷盡心分割,議會還通過了《叛國法》。法案規定,任何人只要反對王室,就被視為叛國,他們要被投送到倫敦塔裡,或者流亡海外。對於英格蘭北部、愛爾蘭、威爾士等遠離倫敦的地區,這些法案也照樣得到嚴格執行。藉著這個機會,克倫威爾把國王的權威推行到全國,強化了國王在全國各地的影響力。


亨利八世的離婚案,為什麼能對英國曆史產生重大影響


從此原來流向羅馬教廷的金錢都流入到英國王室,增加了國家財政,而且克倫威爾還對基層的修道院開始下手。這些修道院本應該承擔起教育、醫療、濟貧等工作。但到亨利八世年代,大多修道院已經淪為惡習和貪腐之地。所以,克倫威爾開始著手清查修道院地產,解散臃腫的修道院組織,同時審判貪腐的修士。

改革期間一共封閉了男女修道院718所,遣散僧侶8000餘人,國王憑空獲利142萬英鎊。而且當時修道院還曾擁有向英格蘭、威爾士各教區舉薦2/5的聖職候選人的權力也轉歸國王所有。

亨利八世根據原修道院的分佈以及捐款情況,重新建立了彼得伯勒、格洛斯特、牛津等6個教區。修道院的解體,大量教會產業沒收,以及修道士的還俗,確立了新的基督教規則,貫徹了新教觀念,推動了英國宗教從上至下的改革。


亨利八世的離婚案,為什麼能對英國曆史產生重大影響

東伯格霍特教堂


宗教改革的影響

首先是政治影響,英國真正實現了獨立自主。因為宗教改革,英國教會只屈從於自己的國王,不再聽從羅馬教皇,英國人宗教信仰由英國人自己決定。宗教改革期間,亨利八世把沒收修道院的財產都分封給了自己的親信黨羽,培養了一批新興貴族,並且和他們結成了共同體,進一步削弱了天主教的勢力,宣告一個民族國家的興起。

另外,這種特殊的宗教改革也給英國國內帶來安定。在同一時期的歐洲大陸,不同宗教之間發生的鬥爭接連爆發,但是英國卻實現了國內和平,這樣英國就有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海外擴張上。


亨利八世的離婚案,為什麼能對英國曆史產生重大影響

亨利八世劇照


比如當時法國的宗教改革就爆發了“ 聖巴託羅繆之夜 ”的大殺戮,在1572年8月24的晚上,法國巴黎的天主教秘密串聯好,在每個新教徒家門口都畫上記號,當半夜教堂鐘聲響起的時候,大家一起衝入新教徒家中,把這些新教徒家人全部殺死,整個過程非常血腥,有上千新教徒一夜之間被屠戮。之後爆發的30年戰爭,新教和天主教的之間互相殺戮,導致很多地區成了無人區。

這就導致歐洲大陸很多新教徒熟練工人,以及商人移民到英國,他們給英國帶來所需要的技術和資金,這種流動不是短時間的流動,而是持續了幾百年。這樣英國就對歐洲人才產生了巨大的虹吸效應,當制度精神作用於信仰層面的時候,實際上就為整個國家提供了一種折中選項,可以遠離動盪和極端。

宗教它不光是千千萬萬人的信仰,而且當時歐洲社會的運行,財產的分配,都和宗教密切相關。亨利八世時期,是英國王權重大發展時期,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他通過宗教改革,沒收修道院財產等一系列舉措,加強了王權,為英國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