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足“牛勁”奔富路!孝昌馬大勇養牛過上“牛”日子

  初冬時節,走進孝昌縣陡山鄉陸豐村村民馬大勇的養殖場,只見三隻看家護院的狗正在追逐、嬉戲;牛棚裡面30餘頭長得膘肥體壯的黃牛、西雜牛正悠閒自得地咀嚼飼料。一路走過去,運動場、青草種植地、乾草棚、青儲池等不同功能區井然有序。

攢足“牛勁”奔富路!孝昌馬大勇養牛過上“牛”日子

  “感謝黨的好政策,合作社建起來了,自來水安到院子了,今年牛的行情又漲了,銷路也不用愁,我們的好日子有盼頭、有奔頭……”馬大勇一邊給牛添料,一邊滿臉笑容和記者聊天。

  今年33歲的馬大勇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一直以在外務工為生。2015年,馬大勇母親突然中風,他不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還向親戚朋友借了不少錢。

  作為家中長子,馬大勇看著一貧如洗的家,每天愁眉苦臉:母親臥床不起,父親患慢性病,還有2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妻子要照顧老人和孩子,只有他能打工掙錢。如何才能擺脫困境,脫掉貧困戶的帽子?

  在反覆琢磨後,他發現自家門前荒山周邊水草豐美,非常適合養殖肉牛,而且養牛風險小、市場前景好。

  說幹就幹,他向親戚朋友借款5萬元,搭建一個小牛棚,買了7頭小牛,開始了黃牛養殖之路。他每天給牛喂料、清牛棚,還自己給牛打疫苗,逐漸摸索出一套養牛經驗。

攢足“牛勁”奔富路!孝昌馬大勇養牛過上“牛”日子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2015年底,馬大勇養殖的7頭牛膘肥體壯,如期出欄,為他帶來了近2萬元的收入。這讓他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攢足“牛勁”奔富路!孝昌馬大勇養牛過上“牛”日子

  為了降低養殖成本,村幹部幫馬大勇在牛棚附近協調了5畝左右的荒地,種植玉米、青草給牛做飼料。

  2018年,市衛健委駐村工作隊來到陸豐村,瞭解到馬大勇想擴大養殖規模而又缺乏資金後,積極幫他辦理金融扶貧貸款4萬元。


  經過幾年的辛勤打理,以及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支持,馬大勇的養殖規模越來越大。2018年,馬大勇的年收入達8萬元,不僅自主脫貧,還成為了村裡脫貧致富的先進典型。

  “現在我的2個孩子上學有教育補助、重病的母親和患有慢性病的父親享受醫療扶貧政策,我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對我的幫助和支持!”談起家庭的變化,馬大勇非常激動。展望未來,他表示:“我會繼續努力,爭取進一步擴大規模。如果有意願養牛的村民,我也會免費傳授養殖技術,和大家共同致富。”

  記者:黃華 通訊員:寧冬菊 馮冰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