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數字閱讀”的考點清單


關於“數字閱讀”的考點清單

1.數字閱讀指的是閱讀的數字化,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閱讀對象的數字化,也就是閱讀的內容是以數字化的方式呈現的,如電子書、網絡小說、電子地圖、數碼照片、博客、網頁等等;二是閱讀方式的數字化,就是閱讀的載體、終端不是平面的紙張,而是帶屏幕顯示的電子儀器,如PC電腦、PDA、MP3、MP4、筆記本電腦、手機、閱讀器等等。與傳統的紙質出版物相比,數字化電子出版物具有存儲量大、檢索便捷、便於保存、成本低廉等優點。所以,數字化閱讀日益受到各國年輕人的歡迎和追捧。

2.從微信讀書、網易雲閱讀到咪咕閱讀,在各類應用軟件的推動下,數字閱讀正深入人們的生活,“一屏萬卷”成為現實。而隨著5G商用牌照的發放,VR(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數字閱讀的應用場景和用戶體驗將得到進一步豐富和提升。未來,數字閱讀發展將駛入“快速路”,贏得更多用戶。

3.作為全媒體時代新型的閱讀方式,數字閱讀擴展了書的樣態和文字傳播的介質,也豐富了人們的閱讀體驗和精神文化生活。據《2018年度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下文簡稱《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數字閱讀整體市場規模達254.5億元,同比增長19.6%,仍處於較快增長期。其中,大眾閱讀市場規模佔比逾九成,是產業發展主導力量。從投資市場上看,2018年數字閱讀產業的融資數量共57筆,融資金額呈現上漲趨勢,達70.3億元,這表明數字閱讀產業依然受到資本市場青睞,具有較大發展空間。用戶規模也印證了數字閱讀的蓬勃發展態勢。2018年,中國數字閱讀用戶總量達到4.32億,人均數字閱讀量達12.4本,人均單次閱讀時長達71.3分鐘。

4.據《白皮書》顯示,近70%的數字閱讀用戶認為如今的數字閱讀內容質量有所提升。2015年,數字內容創作者僅有480萬人,2018年已增加到862萬人。專業作者培訓班的出現,進一步提升了創作者的寫作水平,推動精品內容創作。

近年來,不少精品網絡文學被改編成影視劇和電影,影視劇和電影的走紅又帶動了網絡文學落地,紙質書籍陸續出版。優質的數字閱讀內容還走入了海外讀者的視線中。目前,有超過500部網絡文學作品被翻譯“出海”。海外中國網絡文學網站日活躍用戶超50萬人,日均訪問量超過500萬人次。在各方積極推動下,中國的學術類、知識類、文獻類數據庫進入世界各國政府公立圖書館和知名大學圖書館,國內知識見聞平臺推出3門目前世界規模最大的線上課程。

數字閱讀產品質量的提升,也刺激了讀者的付費意願。據《白皮書》統計,2016至2018年,我國數字閱讀用戶的電子書付費意願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66.4%。其中,有68.7%的電子書用戶願意付費在20元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付費閱讀產品中,音頻內容尤其受讀者歡迎,“聽書”成了一種時髦方式。

5.戴上虛擬現實眼鏡,立刻“置身”於書裡的世界,書裡的圖畫也變成了立體圖像。從紙質閱讀到數字閱讀,從PC端閱讀到移動閱讀,從讀書時代到讀屏時代,每一次閱讀方式的發展進步,都是創新驅動的產物,代表了閱讀的發展方向。新技術使閱讀變得生動立體,讀者不僅是在用眼看,更是浸入到情境裡,與內容互動。

人工智能、VR、AR(增強現實)、5G等技術的發展,使數字閱讀的空間和場景得到極大拓展。未來,5G萬物互聯的特性將使“萬物皆可為媒體”,車聯網、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都可能成為閱讀的載體,各種終端閱讀設備之間也能實現無縫切換。5G高速度、低延時、大容量的特性將開發更多體驗場景,令用戶的沉浸感更強。

人工智能技術也有望助力聽書市場高速成長。隨著語音合成、情景識別等AI技術日趨成熟,聽書節目甚至一切語音播報信息都能得到整合,從而實現智能匹配與處理。這意味著,用戶在聆聽文章朗讀時能夠選擇自己的聲音偏好。這樣一來,有聲內容的成本降低,產品數量會快速增加。更好的用戶體驗將帶動中國新興閱讀市場,特別是聽書市場的規模化發展。

【考前預測】

下列關於數字閱讀說法選項錯誤的一項是?(單選)

A.數字閱讀指的是閱讀的數字化,主要有兩層含義

B.2018年,中國數字閱讀整體市場規模達254.5億元同比增長19.6%

C.目前,有超過500部網絡文學作品被翻譯“出海”

D.2018年,中國數字閱讀用戶總量達到4億

【答案】D

【解析】2018年數字閱讀產業的融資數量共57筆,融資金額呈現上漲趨勢,達70.3億元,這表明數字閱讀產業依然受到資本市場青睞,具有較大發展空間。用戶規模也印證了數字閱讀的蓬勃發展態勢。2018年,中國數字閱讀用戶總量達到4.32億,人均數字閱讀量達12.4本,人均單次閱讀時長達71.3分鐘。因此選擇D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