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覆滅原因探究——時勢之下的英雄傳奇與悲涼輓歌

導語

太平天國運動,中國歷史上最為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以基督教的改良教義為指導的農民戰爭。其中蘊含的平均土地,人人平等的思想成為了古代農民起義最偉大的理想的凝結,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在當時苦難的中國社會撕開了一道巨大的窗口。

列強壓榨,朝廷腐敗,在中國陷入有史以來最危難的境地中時,他們站出來打響了壓抑已久的反抗。金田起義,永安建制,攻克武昌,定都金陵。一路高歌猛進,幾乎咫尺之間就可以覆滅清朝,驅逐列強。然而,為什麼這樣的一個農民政權,卻在僅僅幾年之間就瀕臨覆滅並被最終擊敗呢?這背後又有著哪些時勢風雲與力量角逐呢?

太平天國覆滅原因探究——時勢之下的英雄傳奇與悲涼輓歌

撕破平靜的“太平天國”

1:背景

鴉片戰爭之後,列強更進一步加強了對中國的剝削,清政府轉頭就把這種剝削轉嫁到了人民的頭上。各種苛捐雜稅層出不窮,浙江甚至有上百種各種明目的稅律。而鴉片的荼毒,清政府的壓榨加在一起,幾乎到達了人民承受的極限。到了1846年的時候,清朝已經損失了接近四分之一的老弱人口,導火索就在轉瞬之間。

為什麼人們總是不平等?為什麼生來就要受到剝削?為什麼社會這麼黑暗?

這同樣也是連續落第無數次的窮酸秀才洪秀全內心的想法。1844年(道光二十三年),他與表親馮雲山、族弟洪仁玕從梁發《勸世良言》中吸取某些基督教教義,後來自行洗禮,加入基督教並開始傳教,有了一大批自己的信徒。

隨著馮雲山因為所謂的“聚眾謀反”的罪名被逮捕,洪秀全甚至連安心傳教都做不下去了。1850年夏,洪秀全發佈團營令,要求會眾到廣西桂平縣金田村團營編伍。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自稱天王,自此,太平天國運動正式開始。

太平天國覆滅原因探究——時勢之下的英雄傳奇與悲涼輓歌

2:發展及高潮

太平天國並沒有像當時大多數人所想的那樣,轉瞬之間就會被撲滅,反而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連續擊敗各地清軍。1851年,太平軍攻克重鎮永安,並建制封王,隨後四處出擊。1852年5月19日,太平軍離開廣西進入湖南省,攻克道州、郴州。1853年1月12日,太平軍攻克武昌,湖北巡撫常大淳舉家自盡。太平軍人數增加到了五十萬,3月19日攻克金陵,兩江總督陸建瀛陣亡。洪秀全正式定都天京,太平天國發展到頂峰。接著便派出西征與北伐大軍,準備一舉覆滅清朝。

僅僅兩年時間,太平軍就奇蹟般的幾乎顛覆了清朝在南半個中國所有的統治。擁有信仰加成,拒絕鴉片,賞罰分明的太平軍在面對清廷軍隊之時無往而不利。北伐軍更是達到離北京不足百里,幾乎咫尺之間,天地便要換了顏色。在此時,太平天國的威名傳遍世界,震懾列強,輝煌一時。

3:國勢衰減,英雄輓歌

自定都天京之後,太平天國便一路往下坡路上狂奔。

四王的血色天京政變,石達開負氣出走,在前線作戰不利都讓太平天國國勢愈發的危急。1864年,太平天國最終無力迴天。天京城坡,洪秀全病死,幼天王被凌遲處死。太平天國運動最終宣告失敗,歸於沉寂。

太平天國覆滅原因探究——時勢之下的英雄傳奇與悲涼輓歌

末路悲歌背後的必然因素

1:內部傾軋,背棄本心

贏取天下靠的從來都不僅僅只是人數的多少。

金田起義之初,太平軍懷著均田地、人人平等的理想,將軍團結一心,士兵奮勇搏殺,經常數千人就可以打敗清廷的數萬大軍。靠的是人心,靠的是團結。然而,定都天京之後,人們發現自己並沒有等來自己想要的均富貴和人人平等,他們奮鬥來的一切似乎只成就了洪秀全個人的天堂。不僅沒有等來平均土地、平均財富的願望,太平天國還比清廷更加殘酷的剝削人民。

太平天國由神權與王權結合,朝廷中不但階級森嚴,官員為所欲為,比清廷還要腐敗。文化上,太平天國對固有傳統文化完全推倒,對傳統知識分子無比仇視,在思想發展上大倒退。十年時間洪秀全沒有出過天王府一步,肆意揮霍財富。這種做法迅速消磨了官兵的鬥志,部隊戰鬥力銳減。以至於後期陳秀成帶著三十萬人都只能和數千清兵對峙,其戰鬥力衰減可見一斑。

與此同時,起義軍內部也開始嚴重分裂,開始出現權力傾軋。定都天京後,楊秀清因掌握了大部分軍政實權,所以“東府集團”勢力最大,軍事集團之間爭奪權力鬥爭日益尖銳。

《李秀成自述》影印本記載楊秀清:

“威風張揚,不知自忌”。

1856年8月,楊秀清甚至逼迫洪秀全封他為天王。9月1日,洪秀全密令韋昌輝回京誅殺楊秀清。當日天京血流成河,將領和戰士共計兩萬多人陣亡。11月,洪秀全又命石達開殺死了韋昌輝及其心腹200多人,之後,洪秀全又想謀害石達開。

太平天國覆滅原因探究——時勢之下的英雄傳奇與悲涼輓歌

似乎患上了被害妄想症的洪秀全,再加上內部權力的殘酷傾軋,太平天國在經歷過天京事變之後損失了大量優秀將領與精銳士兵,核心力量遭受到了巨大打擊。將領們由“寢食必俱,情同骨肉”,變為“彼此睽隔,猜忌日生”。

人心渙散,內耗嚴重。太平天國的領導層與基層士兵便在這樣的過程之中逐漸腐化,喪失了本心,也失去了人心。核心力量的損失也使得太平天國不得不停止了快速的擴張,由攻勢轉入守勢。

2:清廷積蓄力量,全力攻擊

在起義剛開始時,清廷靠著所謂的八旗軍和綠營兵根本無法對抗太平軍。他們腐朽了數百年,根本沒有了當初的強大武力。然而,隨著戰事的進行,清廷開始騰出空來重新組建軍隊以對抗太平軍。李鴻章與曾國藩分別建立了極其精銳的湘軍和淮軍。這些裝備精良、士氣高昂的地主武裝成為了極其難纏的對手。

1861年,慈禧太后授權曾國藩統轄蘇,浙,皖,贛四省軍務,全力進攻太平軍,太平軍陷入多線作戰的不利境地。仿照列強軍隊建立的湘軍和淮軍大量使用新式火炮,給予太平軍戰士大量殺傷。而李鴻章、曾國藩個人的強大能力,周圍人才雲集的指揮團體,都彷彿是清廷最後一次迴光返照般的強大。而他們也成為了太平軍的夢魘。

1861年9月,安慶失守。12月,李鴻章攻佔江蘇南部,左宗棠攻佔浙江。1863年12月4日,蘇州守將譚紹光被部下殺死,蘇州失守。1863年12月21日,清軍兵臨天京。

太平天國覆滅原因探究——時勢之下的英雄傳奇與悲涼輓歌

3:列強勢力的絞殺

在中國歷史上,太平天國運動是唯一的被本國和外國勢力聯合絞殺

的農民起義運動。而這種雙重打擊下,太平天國遭受了進一步的損失。

其實,洪秀全這個人雖然前期與後期有很多矛盾之處,然而有一點始終值得稱道。洪秀全此人至始至終都堅決反對列強,從來沒有出賣國家利益來換取列強支持。本來秉持著幾乎相同的信仰,是他與列強共同合作的最好的掩護,然而他還是始終堅持獨立。

列強曾經接觸洪秀全,並希望能夠幫助他推翻清朝,條件是推翻清朝之後天下對半分,共同管理中國,而這一條件被洪秀全斷然拒絕,也就斷絕了他與列強合作的可能。1853年4月27日,英國戰艦HMS Hermes到達江寧,英國公使文鹹與北王韋昌輝及翼王石達開會面,表達了英國中立立場以及暗示願意支持太平天國,被斷然拒絕。

1862年1月,太平天國開始進攻由列強與清廷共同控制的上海,觸及了列強的利益。西方各國對太平天國運動轉向反對,指稱太平天國根本為異端,不符合羅馬公教或新教教義。此後,列強開始大力支持清軍,並由英國人戈登創立所謂的“常勝軍”,配合清軍進攻太平軍。依靠著絕對優勢的火炮和訓練,常勝軍成為了太平軍非常難纏的對手,列強的處處插手也給了太平天國極大的限制,直至太平天國陷入極其不利的地步,最終覆滅。

太平天國覆滅原因探究——時勢之下的英雄傳奇與悲涼輓歌

結語

太平天國能夠一路走到天京,背後有著時勢的因素,而最主要的則是起義軍的信念與理想。可惜天京事變之後,人心渙散。在清廷與洋人的雙重打擊之下再也無力迴天,最終無奈敗亡。這其中當然有著很多偶然的或者令人嘆息的因素,然而我認為最主要的還在於他們背叛了當初的理想,失去了戰鬥的信念,也失去了人心。

當初一起戰鬥的兄弟,當初一起夢想著能夠推翻天下所有的黑暗與不平等,夢想著創立一個理想美好的天國,最終卻只剩下了無窮無盡的內鬥與更加殘暴的黑暗。背叛了理想,忘記了初心,最終也難逃敗亡的結局。

文獻參考

1:《太平天國史》————————羅爾綱

2:《太平天國興亡史》——————茅家琦、方之光、童光華

3:《太平天國開國史》——————鍾文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