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槓桿回落 靠房價上漲致富的老思路該變了

買房槓桿回落 靠房價上漲致富的老思路該變了

每經評論員 薛暉

11月25日,央行發佈《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對2018年以來我國金融體系的狀況作了全面評估。報告披露,個人住房貸款增速連續兩年回落,且自2014年以來首次低於住戶部門全部貸款整體增速。

房貸增速放緩,可以理解為居民在住房消費方面正在選擇降低資金槓桿。這與中央倡導的“房住不炒”以及維持房地產業穩定健康發展的目標相一致。然而,在這個好消息背後,仍隱藏著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

比如,報告同時顯示,2018年末我國住戶部門槓桿率為60.4%,與國際平均水平一致。但從區域分佈看卻極不平衡,槓桿率排在前三位的地區分別是:浙江(83.7%)、上海(83.3%)、北京(72.4%)。巧合的是,此三地房價亦位列國內前茅。住戶部門的槓桿資金雖然並非都用於住房消費,但二者間相關性極大。高槓杆與高房價在區域上的疊加,實際上凸顯了上述地區居民加槓桿購房的風險。一定程度上講,此三地居民槓桿率高與加槓桿買房有關。

眾所周知,由於近些年商品房價格持續攀升,居民藉助按揭貸款或“6個錢包”買房的現象早已司空見慣。從理論上講,只要房價保持穩中有升,一定槓桿率的購房行為也是可取的。過去20年的經驗表明,中國的房價雖有短期波動,但總體上是增長的。

然而,歷史經驗並不等於未來趨勢。時至年終歲末,券商以及房企對於2020年房地產市場的預判已不再樂觀。比較一致的觀點是:2020年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但房價將穩中有降。如果明年的房價果真如此演繹,那些高槓杆購房的家庭無疑將面臨一定的套牢風險。

此種判斷並非危言聳聽。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僅同比增長0.1%。今年第三季度,以北京為代表的部分城市的二手房價格紛紛下調。其餘價格未降的城市,也只是橫盤。鑑於國內二手房交易量已超新房,二手房價實際上已成為新房價格走勢的先行指標。

有經濟界人士早已指出,中國房地產已然告別量價齊升的增長期。從宏觀經濟層面看,首先,中國城鎮常住人口的人均住房面積已超過30平方米,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而我國人均收入尚不及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一半。其次,人口紅利在逐漸消退,人口老齡化加劇。沒有足夠的人口增量,新蓋的房子又賣給誰住呢?

有鑑於此,決策者早已未雨綢繆。自2018年7月31日以來的“史上最嚴”房地產調控,不但確立“房住不炒”的總基調,亦在限購、限貸、限售等諸多環節嚴加把控。今年下半年以來,更把防止違規資金進入房地產領域作為對金融機構監管的重要任務。凡此種種,皆為防範房價下行可能引發的系統性風險。

從居民個人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買房致富的老思路該變一變了。

投資任何資產都是有風險的,在新形勢新情況下,降低購房資金槓桿率,不僅事關整個經濟體系的安全,也切切實實關係到居民的錢袋子。居民在投資置業時,應進行切實理性判斷,打破買房致富的路徑依賴,真正讓房產迴歸其居住本質。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