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出農村新活力??酒泉市肅州區上壩鎮村書記、主任“一肩挑”工作側記

“挑”出農村新活力

——酒泉市肅州區上壩鎮村書記、主任“一肩挑”工作側記

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記者孫海峰 通訊員魏曉燕

冬日的酒泉,寒風凜凜,酒泉市肅州區上壩鎮上紅村和下壩村正進行著火熱的選舉。黨群活動中心的會場裡已經坐滿了來參加投票的人們。居民點上,拿著流動票箱的鎮幹部,也正挨家挨戶、不停地忙碌著。這是上壩鎮村書記、主任“一肩挑”的選舉場景。

“‘一肩挑’,不僅有利於提高村班子的決策力和執行力,夯實黨在農村的組織基礎,而且能夠緩解當前村幹部老齡化突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夠增強農村的發展活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動能。”上壩鎮黨委書記石洲如是說。

“挑”出农村新活力??酒泉市肃州区上坝镇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工作侧记
“挑”出农村新活力??酒泉市肃州区上坝镇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工作侧记

“一肩挑”選舉過程中選民劃票。

讓“領頭雁”飛得更高更遠

“一肩挑”從制度層面把村“兩委”握成“一個拳頭”,村書記成了村級所有事務的第一責任人,做到既“掛帥”又“出征”,有力地激發他們一心一意幹事業,放心放手謀發展的內在動力。

在今年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舊墩村被認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痛定思痛,村支部書記於獎華充分發揮總攬全局作用,組織召開支委會研究整頓措施,制定整改方案,以主題教育為契機,通過觀摩警示教育、開展志願者活動、觀看教育片、暢談心得體會,從嚴從實抓好支部黨員學習教育管理,整頓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一肩挑”後,舊墩村及早著手謀劃明年的工作,於獎華更是帶領班子成員圍繞明年的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進行了實地調研和討論,並赴外地考察,準備引進種植經濟作物“元寶楓”。於獎華說:“‘元寶楓’不僅具有很好的觀賞性,而且果實顆粒大,含油量高、油質優良,有開發利用價值。”

對於明年舊墩村的工作,於獎華還有很多新的思路和想法。“重點是如何惠民增收,包括投資33萬元設計改造240戶自來水主管網、投資50萬元改造高壓線路6公里、實施5000畝土地整理項目、推行‘一戶一田’示範等。”於獎華說。

讓基層組織更加堅實有力

“‘一肩挑’,避免了書記和主任相互扯皮、爭權的現象,有利於消除不必要的‘兩委’矛盾,增強村組織的凝聚力。”上壩鎮黨委副書記閆軍深有感觸地說。

新上村黨組織因班子組織動員力弱、帶領致富能力不強、集體經濟薄弱、服務能力弱等原因,被認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進行整頓提升。在推進“一肩挑”的過程中,通過依法選舉,村委會主任楊殿治當選為支部書記。“一肩挑”以來,為了更好服務黨員群眾,楊殿治帶領“兩委”班子對原村級活動場所進行改造提升,建成了集黨群服務中心、為民服務中心、老人互助幸福院等為一體的村級活動陣地。同時,利用扶貧互助資金建成了農產品收購場地,項目建成後,預計每年可通過租賃增加集體收入3萬元。通過不懈努力,村裡還爭取到了1.1萬畝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短短的2個月時間,新上村從村容村貌到為民服務水平,從幹部的精氣神到群眾的態度都悄悄地發生了變化。老黨員張興珍說:“我們村搞這個書記、主任‘一肩挑’後,新選的書記工作積極性比以前明顯提高了,村幹部也更有幹勁了。”

讓鄉村治理煥發新活力

為增強村級治理能力,上壩鎮黨委制定出臺了方案,鼓勵引導各村探索構建“1+3”(黨建引領+三治融合)基層黨建新模式。

營爾村和上紅村找準鄉村治理與聯繫服務群眾著力點,積極推行“群眾說事”制度,把“群眾說事”打造成收集民意、聽取建議、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的平臺。實施半年以來,共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2起,為群眾辦實事15件。營爾村“家美”積分超市自掛牌以來,群眾通過積極參加宣傳黨的政策、尊老愛幼弘揚美德、移風易俗倡導新風尚、積極參加集體義務勞動、自覺愛護環境衛生、積極參加義務或公益活動等10項活動獲得積分,然後用積分換取各自所需的生活物品。目前,積分超市已兌換出物品100餘件。營爾村婦聯主席賀玉君說:“自從積分超市掛牌以來,村裡的婦女同志參與村級各類事務的積極性明顯被調動了起來,現在,她們每個月都能用積攢的積分從這裡兌換到各類生活用品”。

按照計劃,預計明年上半年,上壩鎮僅剩的2個村能夠全部實現“一肩挑”。鎮黨委書記石洲說:“我們不搞‘一刀切’,但要積極穩妥、有序推進。下一步,我們將嚴格管理和監管,避免‘家長制’‘一言堂’等現象發生,讓村級組織‘當家人’更好發揮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