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中院重點工作巡禮之訴訟服務篇——瞄準目標 謀求跨越 加快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合肥中院重點工作巡禮之訴訟服務篇——瞄準目標 謀求跨越 加快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為群眾貼心服務,為法官增效減負,是訴訟服務中心的核心要義。”合肥中院黨組書記、院長王曉東說。近年來,合肥中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推動訴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著力打造“走進訴訟服務廳,所有事項能辦清;一撥12368,所有事項能解答;打開訴訟服務網,所有事項全明朗;多元解紛挺在前,合力治理訴訟源;便民訴訟智能化,需求導向定開發;全程服務集約化,方便群眾點贊誇”的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切實提升人民法院解決糾紛和訴訟服務能力水平。

合肥中院重點工作巡禮之訴訟服務篇——瞄準目標 謀求跨越 加快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跨域立案 讓異地訴訟不再難

2019年8月22日上午,合肥中院收到一起從上海浦東法院傳來的債券交易糾紛案,立案大廳工作人員通過“中國移動微法院跨域立案”小程序當場予以立案,短短數分鐘就完成了立案程序。這是全省首次實現滬皖兩地跨域立案。

合肥中院立案庭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起案件是位於上海的某證券公司起訴合肥某公司,如果按照以往的立案程序,當事人必須從上海來到合肥進行現場立案。實現長三角地區跨域立案後,當事人可以就近選擇收件法院,通過法院間的文件交換系統向具有管轄權的法院提交訴訟材料,實現遠程立案,避免異地奔波之苦,充分享受到跨域立案帶來的便利和快捷。

合肥中院依託訴訟服務網和移動微法院,在“當場立”基礎上推進網上立案和跨域立案。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長三角地區跨域立案”窗口,實現長三角跨域立案“一網通辦”“一站式辦理”,配備專門人員,配置平板電腦、彩色打印機等專業設備,方便當事人訴訟快捷解決糾紛,提升司法為民便民水平,提高法院立案工作效率,全面推進跨域立案工作。

合肥中院重點工作巡禮之訴訟服務篇——瞄準目標 謀求跨越 加快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訴訟風險評估 為百姓訴訟減憂

隨著公眾維權意識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當事人選擇通過訴訟解決糾紛,但由於有些當事人不具有較為完備的法律知識,常常無法客觀評估自己的訴訟風險,因而造成“盲目訴訟”的現象。2019年1月21日,合肥中院訴訟服務大廳增添了一臺“新機器”——訴訟風險智能評估一體機,旨在幫助當事人闡明訴訟風險,讓維權更理性。

這套由合肥中院自主研發具有50個案由的“訴訟風險智能評估系統”,當事人只需根據電子屏幕上的提示進行答題,用時3分鐘即可自助完成訴訟風險評估。設備將通過大數據分析、法律知識圖譜等技術,生成風險評估報告及法律意見書,並附有相關法規和案例,向當事人展示訴訟時間成本、金錢成本等相關訴訟風險信息,並對比多種糾紛解決途徑供當事人參考。

“訴訟風險評估不僅讓當事人對可能面臨的訴訟風險有初步的瞭解,合理調整期望,還能發揮過濾案件的作用,使部分案件在訴前得到疏導、分流和化解,減輕當事人‘訴累’。”合肥中院立案庭庭長張海青介紹。

多元化解 構建矛盾糾紛新格局

“真沒想到,通過調解問題這麼快就解決了,也不用再打官司了。”合肥某酒店負責人張女士高興的向法院遞交了撤訴申請。張女士所在的酒店升級改造項目經合肥市土地管理委員會批准通過,並於2014年向合肥市人民政府全額繳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2016年該酒店瞭解到,依據合肥市人民政府2013年12月31日頒佈的《合肥市建設項目大配套費徵收使用管理辦法》,已全額繳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的退二進三企業可以申請減半退還。因此,該酒店依法向合肥市人民政府書面申請退還多繳納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合肥市人民政府接到申請後,指定合肥市物價局函覆酒店:認為該項目申請已經超過辦理期限,不宜予以辦理。酒店不服,向合肥中院提起行政訴訟。合肥中院收到酒店的起訴狀後,在徵得原告同意後,遂將案件起訴材料副本轉送合肥市人民政府法制辦,由法院與法制辦共同組織訴前調解。市政府法制辦和市物價局、市財政局就該案進行了分析商討並報經合肥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同意退還酒店要求返還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

尋求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之策,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形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合力,使矛盾化解“關口前移”。合肥法院堅持在黨委領導下,重點建好“一平臺兩機制三加強”,充分用好在線調解“一個平臺”,確立“能引盡引,能調則調,調確銜接,調判結合”的工作思路,積極引導當事人選擇非訴方式解決糾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