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環到五環,官員如何到圓明園上早朝?

在清朝,官員們大都住在二環內,比如恭王府原來是和珅府邸,在北京市西城區柳蔭街。位於後海的醇王府曾先後作為納蘭明珠、永瑆的宅邸。劉墉的故居在禮士衚衕西口。慈禧出生於北京西四闢才衚衕。以前遊南鑼鼓巷的時候,會在衚衕裡發現很多名人故居,比如末代皇后婉容的故居就在帽兒衚衕。

從二環到五環,官員如何到圓明園上早朝?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區清華西路28號,從方位上看,在北京的西北郊,北四環和北五環之間,近北五環的地方。用現代的交通工具從二環去圓明園都要一個小時,如果坐馬車,從時間會很長,再加上當時的道路肯定沒有現在平整,偶而還會有惡劣的天氣,那麼時間就會更長,要兩個多小時。

從二環到五環,官員如何到圓明園上早朝?

可能會有人說,兩個小時也不長,現在很多人在北京上班,大家平日裡通勤也得這個時間,但是現在人上班時間是八九點,不是很早。要知道,皇帝和官員都特別勤勞,清朝上朝的時間特別早。距歷史記載,在凌晨四點,皇帝先見軍機大臣,比如和珅,他在上朝那天,得起早早的,可能皇帝想先見自己最喜歡的人吧,咳咳。在五點到六點左右其他的官員就要上朝了。所以清朝大臣們住的遠些的就要凌晨兩三點就出發了。這是在紫禁城的上朝時間,到雍正時期,皇帝特別喜歡在圓明園生活,所以政治中心也轉移到那裡了。

皇帝在圓明園的什麼地方辦公呢?勤政殿,又稱“勤政親賢”,位於正大光明殿東,有五間殿堂,四周林木茂盛。皇帝在此辦公、召見大臣、批閱殿試考卷。

從二環到五環,官員如何到圓明園上早朝?

清朝末年,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燒燬,那以後的皇帝就在頤和園臨朝聽政。頤和園與圓明園毗鄰,所以許多的官員為了按時到達,都必須得半夜就得起床。如果途中一切順利那還好說,要是遇到冬季雪天,道路泥濘,在車中顛沛不止,加之車上取暖設備不先進,還容易染上風寒。一個清末官員曾記載自己有一次因起床過早,一點鐘起來頭暈嘔吐,半路折返回家而不能上早朝。

雍正皇帝是一個非常嚴格的皇帝,他起初將朝堂設在圓明園,很多官員在議政的時候不發言,這些官員可能覺得不太正規。但是雍正對他們說:“我在這上朝和在皇宮裡是一樣的,以後我還要長期在這裡處理政務,你們要儘快適應,不要誤了正事。”經過雍正帝的嚴格督促,大臣們慢慢習慣了隨同皇帝在圓明園裡辦公議政。從那以後,他們不免要半夜起床從二環內的住宅趕到圓明園上早朝,有些部門的官員平時也要每天來到圓明園處理政務。

從二環到五環,官員如何到圓明園上早朝?

後來,雍正皇帝考慮了路途遙遠以及北京的寒風,允許年老的高級官員不必到圓明園早朝。為了避免日常的舟車勞頓,許多官員開始在圓明園附近購買宅邸,雍正皇帝也將附近的一些皇家園林賜給了親信大臣,他以後的皇帝也是如此。

眾所周知,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就在圓明園附近,這兩所大學校內的風景非常優美。

從二環到五環,官員如何到圓明園上早朝?

(北京大學內朗潤園,圖片來源於網絡)

北京大學校內有一處地點舊名“春和園”,嘉慶時期曾為慶親王永璘的賜園,咸豐年間改賜恭親王奕訢,並改稱“朗潤園”,如今被用作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辦公場所。清華大學內的“清華園”則是道光皇帝賜五皇子奕誴的府邸,“近春園”則賜給四皇子奕詝,也就是後來的咸豐皇帝,俗稱為“四爺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