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烂人烂事纠缠,不与自己较劲


不与烂人烂事纠缠,不与自己较劲

有一句谚语说,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这句话的意思是,牛奶打翻了,就没有再喝的可能了。

对于无可挽回的局面,不必再费心思去挽回,更没必要去埋怨,去懊悔,最应该做的是转身离开,勇敢地走出这一段糟糕的环境中。


这便是成年人的顿悟:


面对错误的境况,不纠缠、不较劲,是一种魄力,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No.1

格局越大,越不纠缠


世上有一种人,没事找事,非要拉着你进入到负面情绪的漩涡中与他周旋。


和这样的人纠缠,十有九输。


因为你试图以理服人,而他们最不讲的就是道理。


你再怎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只会胡搅蛮缠,就像一滩沼泽,你越纠缠,就会越陷越深。


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不仅为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还将自己弄得满身戾气,心情暴躁。


宋朝宰相吕蒙正以不与人纠缠出名。


在他刚上任宰相时,有一名官员在帘子后面指着他,对别人说道:“这人也配当宰相,可笑!”


吕蒙假装没听到,穿过帘子,大步从他们身边走过。


昔日的同僚为他鸣不平,正想查一下刚说此话的是何人,就被吕蒙阻止了。


如果知道了他的姓名,一辈子都得耿耿于怀,何必呢?再说他说这些,对我也没什么损失啊。”


事后,人们纷纷夸赞吕蒙气量大。


俗话说得好,“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长短。”


直到今天,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的这句名言依旧警醒着世人:

不要让你讨厌的人,轻易地把你也变成讨厌的人。


格局越大的人,越不会和烂人烂事、小人小事纠缠


或许我们都应该向“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学习不纠缠的智慧,只有明白对自己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不因旁人的看法患得患失,不因现实的流言蜚语纠结,才能不被缠住前进的步伐。



不与烂人烂事纠缠,不与自己较劲

No.2

不较劲的人生,活得更舒服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执念太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有一条回答说:


心中藏着一把火,这种日子不好过


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所以,时不时就会与自己较劲。


可能因为之前的一点差错,自己与期望失之交臂,于是自责、愤慨、念念不忘……一口闷气压在心头上,痛苦可想而知。


就像痛失爱子后逢人就说起自己悲惨遭遇的祥林嫂,无论她如何自责、如何哀怨,她也回不到那个春天的早晨去救回孩子。


不断地自怨自艾,不仅给自己造成绵绵不尽的痛苦,更是荒废了本可以振作起来的当下


人生大部分不如意,都是在跟自己较劲。毕竟,你在用自己的不完美对抗完美,用有限的生命对抗无尽的烦恼。


周国平说:

人生要有不较劲的智慧。


不与自己较劲,就是原谅自己的不完美


世界之大,追求完美实在胜算不高。生活中,从来没有无懈可击的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小情绪,接受自己的无能为力,接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


放弃较劲,放弃死磕,功夫提升和完善自己。换个角度想,你会发现幸福往往比我们想象的简单很多。

与自己达成和解,不一定是那种“被接受”的和解,而是接受事实、疗愈内心、原谅自己。


不较劲,就是尝试慢慢放下,带着轻盈出发


人生这场漫长的旅行里,不管我们到达什么阶段,如果背负太多的心理负担,只会让我们疲累和紧张,无法从容地行走和呼吸。

与其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不如接受真实的自己。不必逞强,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活,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这不是向命运妥协,而是与自己和解。允许自己犯错,原谅自己并加以改正。承认自己“做不到”,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成年人的世界,学会与自己和解,才是爱自己的正确方式。穿过荆棘后的征途,温暖且光明。

我们要有胸襟和雅量,去平心静气地去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

我们要有坚定的力量,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种智慧,能区分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

不与烂人烂事纠缠,需要些魄力,吞下了委屈,养大了格局


不与自己较劲,需要些智慧,多些风轻云淡,便能活出个自在通透



不与烂人烂事纠缠,不与自己较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