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尋一尋,那些最熟悉、最難忘的“洛陽味道”吧

洛陽水席

一起尋一尋,那些最熟悉、最難忘的“洛陽味道”吧

水席(徐文波 攝)

洛陽水席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8冷16熱共24道菜,湯湯水水一道一道緩緩而上如行雲流水,每一道菜都是傳說。像牡丹燕菜、蓮湯肉片、熬貨、焦炸丸、小酥肉、八寶飯、蜜汁紅薯、腐乳肉、假海參、水飄丸子等都是洛陽人比較熟悉及喜愛的。

以“冷”“熱”“焦”“軟”“稀”“稠”“幹”“海”“河”“葷”“素”“甜”“辣”“酸”而聞名,把諸多味道糅在一桌席裡,恐怕在所有菜系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洛陽的湯

一起尋一尋,那些最熟悉、最難忘的“洛陽味道”吧

牛肉湯(李衛超 攝)

湯在洛陽流傳了百年,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世代相傳,情深意厚,甚有漢唐遺風。常掛在洛陽人嘴邊的一句話“清晨一碗湯,神仙都不當。”

葷的,有牛肉湯、羊肉湯、驢肉湯、胡辣湯。

素的,豆腐湯、丸子湯、不翻湯也任你選擇。

洛陽湯有甜的鹹的,肉的素的,鮮的麻的辣的,各式各樣應有盡有。

洛陽漿麵條

一起尋一尋,那些最熟悉、最難忘的“洛陽味道”吧

漿麵條(林治坤 攝)

每個洛陽人心中都有一碗漿麵條。洛陽有民諺:“河南府有三寶,孟津梨、靈寶棗、洛陽城裡漿麵條。”漿麵條是洛陽乃至中原地區男女老少捨不得、離不開的一道美食。

想做一碗地道美味的漿麵條,漿味醇厚的老漿是必不可少的。先讓漿水入鍋,在漿水似開非開之時,下入手擀麵,再淋油“打沫”。麵條快熟時下白菜,即將出鍋時加韭菜、胡蘿蔔絲。

接著,一碗汁稠味美、酸香撲鼻的漿麵條就出鍋了,再根據個人口味配以熟花生米、芹菜丁、辣椒油、韭花等佐料,看著就讓人流口水。

洛寧縣粉蒸肉

一起尋一尋,那些最熟悉、最難忘的“洛陽味道”吧

粉蒸肉(徐文波 攝)

在洛寧縣,從老百姓的莊稼小院到大酒店的豪華宴席,只要來了客人,當地人都會上一道豫西名吃——洛寧蒸肉。這道名吃由來已久,食之香而不膩,回味無窮,既是節日盛饌,也是待客佳品。

把五花肉佐以大蔥、紅薯粉條、麵醬、調料、玉米麵攪拌,放在圓形麵餅上入籠蒸熟,幾種食材完美融合,看似簡單,卻有著不少講究。那粉條蒸好之後一根是一根,利利索索不粘不連,當地的老百姓說,別看這道菜的主要食材是粉條,但吃起來比肉還香呢。

洛寧縣酸牛肉

一起尋一尋,那些最熟悉、最難忘的“洛陽味道”吧

(資料圖)

洛寧酸牛肉是洛寧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道菜品中,不僅肉質鮮美,湯汁油亮,且營養豐富,配方中醋的存在中和了牛肉的厚重,肉香的濃烈與蔥段的清香,互相對抗的同時也互相交融,牛肉入口酸中帶辣,爛而不化,回味無窮。

新安縣燙麵餃

一起尋一尋,那些最熟悉、最難忘的“洛陽味道”吧

(資料圖)

新安燙麵角是新安縣傳統風味小吃。創於民國三年,有近百年曆史。由於配方科學,製作講究,所制燙麵角面軟皮筋,晶瑩欲滴,狀如新月,色如瓊玉,鮮香不膩,味美可口,時有“名揚隴海三千里,味壓河洛第一家”的美譽。

新安燙麵餃皮薄如紙,色澤如玉,五味俱全,鮮香不膩。

孟津縣平樂脯肉

一起尋一尋,那些最熟悉、最難忘的“洛陽味道”吧

(資料圖)

孟津縣平樂脯肉是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由於這道菜在製作時雛形是鋪出來的,故取其諧音“脯肉”。平樂脯肉色澤鮮亮,咬一口,鬆軟筋道,肉與澱粉混合的鹹香佐以酸爽的澆汁,香而不膩,令人回味無窮。

孟津縣橫水滷肉

一起尋一尋,那些最熟悉、最難忘的“洛陽味道”吧

(資料圖)

孟津橫水滷肉是孟津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因其色香味正,入口爽滑,肥而不膩,爛而不化,早已成為洛陽名吃。經過五代傳承人反覆實踐、不斷改進,如今橫水滷肉,從選料、加工、調味到滷製,都有嚴格的規定,程序多而不亂。橫水滷肉,由楊獻於1838年在孟津縣白鶴鎮所創,歷經四代傳承人發揚光大。

偃師市顧縣肉合

一起尋一尋,那些最熟悉、最難忘的“洛陽味道”吧

(資料圖)

偃師市顧縣肉合,發源於洛陽偃師市顧縣鎮。

顧縣肉合與“火燒夾饃”、“白吉饃”完全不同,顧縣肉合使用的不是發麵,而是死麵(未經發酵的面);所用的肉是涼拌豬頭肉和少量的黃瓜,而不是熱的醬肉,肉合的大小與白吉饃差不多,但皮薄酥脆,剛出爐的餅合圓鼓鼓的散發著清香,餅是中空的,出爐之後用刀把餅從中間劃開,當然不能劃透,然後把調好的豬頭肉放進去,肉餡以黃瓜作輔料,為的是爽口、好吃。

汝陽縣八股麻花

一起尋一尋,那些最熟悉、最難忘的“洛陽味道”吧

(資料圖)

汝陽八股麻花是汝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汝陽傳統名吃。

以白麵加鹽鹼配料油炸而成,成品形長條細,長八寸,重半兩,色金黃,味鹹香,八辮結,幹食香酥,開水衝食鬆軟發漲,長期存放不變質,此風味特產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曆史。初由上店西街張老三家先輩創制,後逐步在全縣普及。

汝陽蔡店滷肉

一起尋一尋,那些最熟悉、最難忘的“洛陽味道”吧

(資料圖)

蔡店滷肉以精挑細選的家豬為原料,以冰糖、精鹽等為佐料,選配桂皮、八角、丁香、肉蔻、香葉、生薑等三十六味輔料,不使用任何添加劑及色素,以中醫滋補、健胃養脾為基礎,沿襲傳統工藝,用多年老湯原汁煮制。

蔡店滷肉風味獨特,色澤悅目,既有內外遍紅,又有白裡透紅和保持本色而典雅古樸的製品,刺激人的食慾。滷肉在烹製過程中將原料本身之味和逐步滲入到原料內部的滷汁之味,使滷肉滋味醇厚,其香濃郁撲鼻。

欒川縣豆腐

一起尋一尋,那些最熟悉、最難忘的“洛陽味道”吧

(資料圖)

欒川豆腐是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當地最負盛名的地方小吃,產於洛陽欒川縣,欒川豆腐山泉泡豆、石磨磨漿、自然酸漿點滷、石板壓榨,因而欒川豆腐質地細膩嫩滑,筋而鬆軟,味道鮮美,佐以青紅辣椒,色香俱全,歷來為人們所喜食。

伊川縣紅薯麵條

一起尋一尋,那些最熟悉、最難忘的“洛陽味道”吧

(資料圖)

伊川縣紅薯麵條在過去人們都吃不上細糧的時候,紅薯作為當地的主要食物被伊川縣的人們變著花樣的做成了各種美食,在當地更是有“紅薯面,紅薯饃,沒了紅薯不能活”的說法,由此可見紅薯在當地人餐桌上的地位,紅薯面便是那時應運而生的食物。

伊川縣紅薯麵條具有韌性好、耐煮、色澤自然、口感細膩,並保持紅薯原味和營養等特點。

一起尋一尋,那些最熟悉、最難忘的“洛陽味道”吧

洛陽旅遊,找洛陽天天旅行社,定房、定車、定票、定線路、定導遊、定美食,都可以找我們洛陽天天旅行社

洛陽天天旅行社為洛陽市導遊協會會長單位、洛陽旅行社業協會副會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