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郭鎮靈陽村書記:向盧院士學習 解民生之艱

一心向黨、一生愛國、一身正氣、一生恭儉。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水稻遺傳學家盧永根走了,不留財產、遺體、墓碑,走得乾乾淨淨、坦坦蕩蕩。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中宣部追授盧永根“時代楷模”稱號。盧永根的感人事蹟,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

入黨70年來,盧永根始終對黨和國家忠誠不渝、矢志奮鬥。大家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盧永根永葆初心、至誠報國的可貴精神和高尚情操。

北京農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韓瑩琰說:“從捐出全部積蓄設立教育基金,到辦理遺體捐獻手續,無一不彰顯著先生的愛黨情、愛國情。先生走了,但他的精神將始終給我們以啟迪。”“盧院士出生在香港,他對祖國的忠誠與熱愛,值得我們這一代香港青年學習!”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2017級中醫學本科生鄭湘來自香港,讀了盧永根的事蹟,感慨萬分。

盧永根始終站在科學研究第一線,長期奮戰在高等農業教育最前沿,為國家農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大家紛紛表示,要認真學習盧永根開拓創新、勤奮耕耘,勇擔重任、甘為人梯的精神,踏踏實實地幹好本職工作。

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水稻研究中心博士生導師張戰營表示,要學習盧院士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的品質,把國家亟待解決的問題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廣州市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高級農藝師鄧彩聯說:“我們要像盧院士那樣,刻苦鑽研、積極創新,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貢獻。”“身為農科院校的大學生,我們肩負著發展農業的重大使命。”北京農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2018級園藝一班的張丹表示,要更加努力地學習知識、打牢根基,用實際行動向盧院士學習。華南農業大學數學與信息學院院長黃瓊表示自己要學習盧永根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為國家貢獻綿薄之力。

盧永根艱苦樸素、無私奉獻,始終堅持共產黨員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模範。大家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盧永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品德。

就讀於廣州市花都區花城街羅洞小學的何依喬,依然記得盧爺爺來學校捐贈時的情景。“盧爺爺說,只有你們努力學習,國家才能變得更強大。”何依喬說,自己一直把這句話記在心裡,要踏踏實實地學知識、長本領,不辜負盧爺爺的期望。中國農業大學選調生、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陽郭鎮靈陽村第一書記侯增琦,讀了盧永根事蹟後深受觸動:“要向盧院士學習,勇擔‘解民生之多艱’的重任,用青春和知識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乃瓊鎮人民政府一級科員曹翔宇說:“要學習盧永根心有大我的品德,正確處理‘舍’與‘留’的關係,更好地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