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恃抱上大國粗腿,他挑起一場戰爭,孰料鄰國來了招“釜底抽薪”

生活在非洲東北角的索馬里民族,歷史上曾長期處於民族統一狀態,但進入近代以來,西方列強幾次瓜分並強行劃界,使統一的索馬里民族被分割在五個地區,它們分別是英屬索馬里保護領地、意屬索馬里、法屬索馬里(吉布提)、埃塞俄比亞歐加登地區及肯尼亞北部地區。1960年,英屬索馬里與意屬索馬里合併,成立了獨立的索馬里共和國。索馬里民族統一主義者對此並未滿足,他們渴望五個地區能夠統一起來,建立了一個大索馬里國家。

歐加登地區面積約為20萬平方公里,是一片平均海拔約500米的低高原,氣候乾熱,屬半荒漠。早在歐洲搶奪非洲時,崛起的埃塞帝國先發制人,征服了歐加登。但是,由於該地區的居民主要是索馬里人,埃塞帝國的統治經常遭到當地人的反抗。索馬里共和國成立後,一直希望能從埃塞俄比亞奪回歐加登地區,因此兩國多次發生衝突,只不過這些衝突的規模均不太大。

自恃抱上大國粗腿,他挑起一場戰爭,孰料鄰國來了招“釜底抽薪”

1969年10月,索馬里總統舍馬克遇刺身亡,國民軍司令巴雷發動政變上臺,成立了索馬里民主共和國。巴雷上臺後,積極發展和蘇聯的關係,從蘇聯獲得了大量軍事援助,索馬里軍隊的實力遠遠強於埃塞俄比亞軍隊。隨著索馬里軍隊強大起來,巴雷不禁開始幻想用武力強行解決歐加登問題。1973年,瑞典石油公司宣稱在歐加登發現了豐富的輕質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這更刺激了巴雷的慾望。

1974年,埃塞俄比亞國內陷入混亂,埃塞俄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被政變推翻,後被秘密處決。當權者內鬥不斷,政變參與者門格斯圖成為埃塞掌權者。巴雷趁埃塞國內動亂之際,扶植歐加登的索馬里族成立"西索馬里解放陣線"(簡稱"西索解"),大搞分裂活動。1975年底,西索解已成為一支擁有5萬人的強大武裝,幾乎佔到歐加登人口的10%。

自恃抱上大國粗腿,他挑起一場戰爭,孰料鄰國來了招“釜底抽薪”

1977年7月13日,西索解向埃塞南部城市戈德城發起猛攻,索馬里最高領導人巴雷命令索空軍出動支援,埃索歐加登戰爭正式爆發。十二天後,西索解攻陷了戈德城,歐加登60%的土地已在索馬里的控制下,他們在城裡大肆劫掠,並當著媒體面把埃塞士兵的頭顱砍下。嚴重的外患使埃塞人認識到必須重新團結起來保衛歐加登。

徵得各方同意,埃塞最高領導人門格斯圖與以色列達成協議,允許埃塞境內的猶太人移民以色列,交換條件是以色列派出飛行員幫他駕駛美製戰鬥機,奪回歐加登的制空權。經過這些以色列僱傭軍的努力,索馬里空軍暫時從歐加登的天空消失了,但埃塞陸軍卻抵擋不住西索解和索馬里陸軍的聯合進攻,9月9日連接歐加登與埃塞腹地的重鎮季季加失守。

自恃抱上大國粗腿,他挑起一場戰爭,孰料鄰國來了招“釜底抽薪”

面對嚴重危局,門格斯圖決定採取“釜底抽薪”之計。埃塞是傳統非洲強國,作為歷史上唯一用武裝鬥爭保持獨立的非洲國家,它的影響力遠超索馬里,蘇聯不會不考慮這一點的。於是,門格斯圖主動向蘇聯示好,表示將允許蘇聯在埃塞設立軍事基地、驅逐美國軍事代表團。這一招果然厲害,蘇聯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很快便邀請門格斯圖訪問莫斯科。

在莫斯科,蘇、埃兩國簽署了一攬子軍事合作協議,蘇聯不僅向埃塞提供軍事顧問和武器裝備,還推薦古巴向埃塞派兵支持他們的“正義事業”。巴雷得知這一消息後暴怒,他下令將國內6千蘇聯顧問全部驅逐出境。結果,這一魯莽舉動反而加劇了自己的困境,蘇聯迅速將其中的1500人調到埃塞,這些人對索馬里軍隊可謂知根知底。

自恃抱上大國粗腿,他挑起一場戰爭,孰料鄰國來了招“釜底抽薪”

1977年11月,蘇聯開始向埃塞大規模空運物資,巴雷宣佈索馬里進入戰爭狀態,開始動員預備役,並向被自己痛罵為“流氓強盜之邦”的美國求援,一口氣拿出三個軍事基地來吸引美國人的注意,但是美國人反應很冷淡,沒有給予實質性援助。

1978年3月5日,蘇軍大將彼得羅夫指揮12萬埃塞陸軍向重鎮季季加發起了立體聯合攻勢,一個月就攻佔了季季加,將當地索軍徹底消滅。然後,彼得羅夫又指揮埃塞軍隊僅用了7天時間,就收復了歐加登全部失地。不過,蘇聯人制止了埃塞軍隊進一步行動,不允許他們跨過邊界。歐加登戰爭至此基本結束,這場戰爭的失敗,宣告了巴雷的"大索馬里"夢想的破滅,他不得不宣佈放棄對埃塞領土要求。

自恃抱上大國粗腿,他挑起一場戰爭,孰料鄰國來了招“釜底抽薪”

此後,索馬里政權長期不穩,1991年巴雷政權被反對派組織推翻,自己被迫流亡國外,國家更是陷入軍閥割據的無政府狀態。埃塞也不是這場戰爭的贏家,儘管它保住了歐加登高原,但卻加劇了國內的動盪。同樣是1991年,反對派推翻了門格斯圖政權,門格斯圖逃到了津巴布韋。東非兩個政治強人就這樣悲劇性落幕了。同樣是1991年,蘇聯也土崩瓦解,不復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