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迎ESG投資潮 博時中證可持續發展100ETF獲批

公募基金市場又將迎來特色新品!國內首支可持續發展主題投資ETF-博時中證可持續發展100ETF已於近日正式獲批。

國內迎ESG投資潮 博時中證可持續發展100ETF獲批

近年來,隨著環境汙染、資源短缺、社會衝突等問題越來越嚴峻,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在此背景下,聯合國 193 個成員國在 2015 年就一起制定了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也將可持續發展融入到“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中,近日剛在北京落幕的首屆可持續發展論壇發佈了《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2019》,持續推動經濟、社會、環境全面走上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而在日常生活中,霧霾、垃圾分類、新能源技術、最低工資標準等相關話題也常常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據瞭解,此次獲批的博時中證可持續發展100ETF即著力於可持續發展投資,其採用完全複製法跟蹤中證可持續發展100指數,該指數以滬深300指數這一國內優質指數的成份股為樣本池,通過累計超過 70 個可持續發展評分指標評定和綜合加權計算,選出其中 100 只在經濟(E)、環境(E)、社會(S)、治理(G)方面綜合價值更高的上市公司,反映了符合可持續發展投資理念的 A 股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

與今年來市場高度關注的 ESG投資相比,中證可持續發展100指數加入了投資決策中更關注的經濟效益(E)評估維度,並將 ESG 指標結合中國企業和市場情況進行了專業化設計。

當前,全球可持續發展相關投資資產正在高速增長中,數據顯示,截至 2018 年全球共有 30.7 萬億美元資產專業的按照可持續投資策略進行管理,相較於 2016 年增長了 34%,約佔全球資產管理總量的 33% 。(數據來源:全球可持續投資聯盟(GSIA)2018年趨勢報告)

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可持續發展投資的高速增長是由於其不但體現了投資的社會責任,還能給投資者帶來超額收益,以中證可持續發展100指數為例,自基日以來,可持續發展100指數相對滬深300全收益指數取得了年化 4.30% 的超額收益,除了尚未結束的 2019 年,其餘每年收益率均超過了滬深300全收益指數。而且該指數相比滬深300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且盈利能力更強。(數據來源:Wind、博時基金,指數均指全收益指數,自指數基日20140630-20190701)

此外,當前資本市場“黑天鵝”事件不斷,企業道德、環境等非財務領域的風險已成為投資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風險,綜合反映經濟、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可持續發展投資還有利於幫助投資者避開“黑天鵝”。

此次博時中證可持續發展100ETF的獲批,將為國內市場提供一款優質的可持續發展投資工具,博時基金表示,博時中證可持續發展100ETF旨在通過 ETF 這一費用低廉、交易靈活、透明度高的投資工具,為投資者在國內市場中找到長期可持續的優質投資標的,分享可持續發展的成果,同時以金融工具手段響應國家新發展理念、引導社會資本協同推進國內可持續發展進程。

作為中國最早成立的五家公募基金公司之一,成立 21 年以來博時基金一直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通過金融創新助力經濟發展。除了此次即將推出的博時中證可持續發展100ETF外,博時基金旗下還有核心寬基、特色主題、海外、商品、大數據、債券六大指數系列,總資產規模超過 650 億,共同組成指數投資品牌“指慧家”,成為投資者捕捉市場機遇、分享社會發展紅利的有效工具。(數據來源:Wind、博時基金/截至20190930)

中證可持續發展100指數挑選成份股的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價值評估模型由社會價值投資聯盟開發,其是中國首家專注於促進可持續發展金融的國際化新公益平臺,也是國內第一家加入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 PRI)的專注促進可持續發展金融的國際化新公益組織,由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中國社會治理研究會、中國投資協會、吉富投資、清華大學明德公益研究院領銜發起,近 50 家機構聯合創辦,主席團主席是招商銀行原行長及首席執行官馬蔚華。2016 年起,社會價值投資聯盟就聯合全球 300 多位專家研發了可持續發展價值評估模型,持續評估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有潛力持續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企業,引導資本市場向這類企業配置,提高資本市場效率。

基金投資需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