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人事地震,王翔上位,阿黎辭職,雷軍此舉意在何為?

昨日,小米內部管理層發生重大變動,共涉及7位高管。

原小米集團總裁林斌升為小米集團副董事長,主管手機部業務;

原在小米主要負責國際業務、知識產權和法務的小米集團副總裁王翔升為小米集團總裁,負責集團職能平臺;

原小米平臺平臺綜合管理部副總裁何勇晉升為集團副總裁;

小米集團高級副總裁、CFO周受資接替王翔成為國際部總裁;

小米集團副總裁,紅米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兼任中國區總裁;

小米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黎萬強因個人原因宣佈離職;

小米集團副總裁祁燕因個人原因退休。

轟轟烈烈、瀟瀟灑灑,小米集團七人各有歸屬,背後凸顯了雷軍的用人智慧。

小米集團人事地震,王翔上位,阿黎辭職,雷軍此舉意在何為?

左中右分別為:王翔、雷軍、林斌

1

領導事情越少越好

公司不斷招人的目的無非是想讓公司老闆事情越來越少,公司越來越賺錢。

如此簡單的道理,說出來大家都懂,但是為什麼做起來就很難呢?

因為很多老闆在公司越做越大的時候,並沒有及時將公司的業務分給相應的人去做,以至於隨著部門越來越多,老闆需要為各個部門思考。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老闆整天被公司瑣事綁定,根本無暇顧及公司更高層次的架構設計問題。不知道大家是否遇到過類似的困擾?

其實,雷軍也遇到了這種情況。

近日,小米集團發佈三季報,公司營收536.6億元,同比增長5.53%。有這樣的成績只能算是中規中矩,因為小米曾經想要超過的公司格力電器營收584億元,營收同比增長4.42%。

小米集團人事地震,王翔上位,阿黎辭職,雷軍此舉意在何為?

小米的營收增長速率略高於格力電器,可是格力電器是在發展了近30年後速率才開始減緩的,更何況格力電器的基數更大。而小米集團在發展了近十年之後就已經出現了這麼明顯的營收放緩現象。

從數據細分來看,小米集團的營收增長動力主要來自於小米IOT與生活消費品業務。三季度,這個業務貢獻156億營收,同比大增44.4%。

其中小米電視全球出貨量高達310萬臺,同比增59.8%。小米電視目前在國內出貨量排名第一,市佔率為16.9%。

要知道,小米的主營業務還是手機業務,而三季度小米出貨量為3210萬元,同比下降3.6%。智能手機業務營收323億元,同比下滑7.8%。

小米手機業務主要分為國內業務和國外業務。國外市場小米依然保持大幅增長態勢,印度市場,小米手機繼續保持第一的位置。歐洲市場出貨量達到550萬臺,同比增長超70%。

由此可知,小米手機國內市場表現不佳。在華為快速崛起的情況下,小米國內市佔率跌破10%,出貨量同比大降超30%。

很明顯,當前的小米遇到了一些麻煩,而雷軍則需要騰出一定時間來專門應對小米困局。

雷軍也在任命書中表示,明年是小米5G業務的衝刺年,也是手機+AIoT的關鍵年,通過幹部輪崗機制帶來組織革新活力。未來,他將主要聚焦小米集團戰略和頂層設計問題。

2

高管任命的藝術

小米集團建立之初,是由七人合夥成立。其中雷軍為了得到林斌,給了他第二多的股份,僅次於雷軍。

為什麼雷軍如此看重林斌呢?因為林斌的經歷令人羨慕不已。

林斌的母親在1982年公派留學回來時,從美國帶回來一臺電腦。這臺電腦讓14歲的林斌充滿了興奮,每日與之為伴。

1986年,林斌以優異成績免試保送進了中山大學。1990年到美國費城攻讀計算機專業研究生學歷。

研究生畢業後的林斌堪稱全球的編程高手的,在1995年加入微軟,一做就是11年。

2006年起,林斌進入谷歌公司擔任全球技術總監職位。

2010年,雷軍用盡渾身解數挖到了這位技術大牛,為小米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次,林斌升任集團副董事長之後,主管手機業務。林斌的事情看似輕鬆了,實際上責任也更大了,因為國內手機業務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王翔原來主管國際業務,很明顯國際業務表現令雷軍十分滿意,因此被提為小米集團總裁。

何勇、周受資、盧偉冰等也紛紛在各自的職位上做出了相應的貢獻。尤其是,周受資與盧偉冰是兩位相對比較年輕的公司高管,雷軍十分有意栽培。周受資今年才37歲,年輕有為。

另外公司離開的兩位高管也為公司立下過汗馬功勞,他們分別為黎萬強和祁燕。

黎萬強是雷軍的老部下了,人稱阿黎,早在2000年,黎萬強就進入金山軟件成為雷軍的部下。截止目前,他們認識已經快20年。

小米集團人事地震,王翔上位,阿黎辭職,雷軍此舉意在何為?

2009年,在金山工作了九年的黎萬強想要離職就找到了雷軍。黎萬強這個人對於攝影有種特殊的愛好,一開始他想在離職後開個影樓。

雷軍一聽笑了,在雷軍的力勸之下加盟了小米公司。在小米,黎萬強負責了MIUI系統的開發、設計和運營。他還促成了小米網的營銷、運營、服務、電商、物流等業務,為小米前期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如今,小米已經上市,黎萬強也實現了個人價值的實現。現在的他可以正式追逐自己的夢想了,安安心心地開一家影樓了,即使每年都虧錢,到老也虧不完。

另外一位離開的公司高管是祁燕。祁燕也是非常不簡單,她早前是北京的一位機關幹部,她主抓了北京硅谷電腦城籌建工作。在北京的電子城和中關村,祁燕是大姐大般的存在。

2004年,加入愛國者集團,成為公司常務副總裁。2010年起擔任公司的CEO,帶領愛國者觸底反彈。

2012年,在雷軍的力邀之下加盟小米集團,成為公司分管平臺和外部公共關係副總裁。

在祁燕女士的幫助之下,小米在社會資源方面如魚得水,一切順風順水。如今,小米已經走向世界,祁燕女士也年歲已高,到了退休的年齡。

創業小貼士:

創業的過程就是不斷尋找合夥人的過程,在什麼階段尋找什麼樣的人,這就是公司發展的基本路徑。

只有把人用好了,公司才能輕輕鬆鬆實現相應的目標增長。

創始人最終會實現,公司變大,人變多,錢變多,事情變少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