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張中紅)“文妙筆端,寸尺武蟠,腹內甲兵,籌邊餉而主客賴以峙粻,攝道務而洮河稱有良翰。”這是明朝朝廷,對張維新最貼切的評價。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張維新上疏乞休的回覆稿

  張維新是政治家,他官至陝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省級最高行政長官),他上疏的《請改折漕糧疏》惠及中原百姓;張維新是軍事家,他先後整飭湖廣、山東、天津、陝西兵備,分守上荊南道、潼關道、隴右道,東在海上拒倭,西在隴右拒番;張維新是文學家,他的文集《餘清樓稿》現被集入《原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叢書》,其中收錄詩文數百篇,他的詩詞文辭瑰麗、氣勢磅礴;張維新是思想家,他的《砭己名言》從心砭、言砭、行砭三方面提出了針砭自身的方法,他的《親民要略》指出了執政為民的要旨。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汝州市汝瓷博物館內介紹張維新的碑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汝州市中心公園對張維新的介紹,其中山西布政使應為陝西布政使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萬曆《汝州志》中所載為張維新生祠記

  張維新清明廉潔,勤政愛民,汝州市汝瓷博物館內為其立碑曰“汝州廉政人物:勤政愛民的張維新”;汝州中心公園湖邊宣傳牌上也介紹張維新的事蹟;而因改折漕糧,惠及百姓,明朝時汝州即為其建立生祠供奉。張維新還是個孝子,會試考中後未參加殿試而是歸家奉養雙親,直到三年後才進京廷對中進士,在外任職時能聽從並遵守父母教誨,父母在世時,千方百計奉養父母,父母去世時,均結廬守墓三年,被鄉鄰稱為孝的典範。

  當今汝州,發展變化一日千里,民心振奮,而汝州厚重的文化底蘊也日益進入人民的視野,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文化興市也正當其時,而宣傳汝州歷史名人,提升汝州文化素質,正是我輩的責任,期待政府能充分重視歷史文化的宣傳建設,提升汝州文化品位。

張維新的家庭背景

  張維新祖上原籍山西河東郡,大金之變時有祖諱翥避亂金陵,明初有祖諱瞻從軍伐元,定居汝州,世居汝州城東關。其高祖張安,家境殷實,好行善事,初修清溪觀,鄉薦為七品冠帶義士。其曾祖張克用,號高崖,弘治科貢,任湖廣荊門州別駕,誥封徵仕郎,為官清正廉潔,後致仕歸隱,歸鄉時囊中空空,荊人感其功德,供奉牌位來紀念他。其祖張粹,字孔美,號栢庵,庠生,精通麟經,成就多人,去世後題碑曰“大儒”,誥贈通奉大夫,陝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其父張從易,字以時,號鳳山,儒官,樂善好施,多行善事,誥封文林郎,重褒方伯,祀鄉賢。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張維新的家譜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張維新的家譜

生平簡歷

  張維新,字憲周,號岐東,出生於1545年,卒於1609年(?未見記載,《中州文獻總錄》上冊記載中疑為1609年),家住河南汝州城區東大街張公巷。

  張維新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成績優異,1559年十四歲考中諸生。1573年八月,張維新二十八歲時參加河南鄉試,考中舉人。1574年二月,參加會試,考中貢士,然後告病歸家奉送雙親。1577年,參加廷對,點中進士,被任命為山東冠縣(今聊城)縣令。1583年八月調任兵科給事中,1586年正月,調任禮科右給事中。1586年三月調任湖廣佈政使司右參議,撫治荊嶽兼整飭九永寧處兵備,分守上荊南。1589年十二月,張維新調任山東右參議。1591年二月,張維新升為按察司副使,主管清軍事務,帶管驛傳。1594年六月,由山東副使改任天津兵備副使。1595年九月,調任陝西按察司副使,整飭直隸潼關河南閿靈陝山同華蒲州等處兵備。1597年三月,任陝西布政使司右參政兼按察司副使,分守隴右。後因病返鄉休養。1601年四月,張維新56歲,重被起任陝西按察司副使陝西參政,分守潼關兵備。後升任陝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管按察使事。1607年二月,由陝西右佈政,升任陝西左佈政,工部主事。張維新最後於家中病逝,葬在汝州。

一生政績

  張維新在冠縣任職期間,為政循理依法,清廉愛民,重視教育,深受百姓愛戴。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冠縣誌》中對張維新的記載

  因政績突出,升任給事中,掌握參政議政的諫議權。任職期間,他勤奮努力,不阿權貴,二年間上十餘疏,遠超同僚。其條陳敢於對社會弊端直述己見,曾大膽揭發考場中的舞弊現象,建議用復考制度減少舞弊現象的發生。他還諫議停止宮內太監們無謂的“內操”,對廓清考場、嚴飭宮禁起了一定作用。他推薦正直無私的鄒元標、孟一脈等人為“言官”,為明代官員的廉政建設起了積極作用。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張維新所上部分奏議

  明朝中期以後,政治日趨腐敗,社會矛盾激化,財政危機日漸嚴重。統治集團內部也開始商討用改革的辦法擺脫經濟危機。張維新在開封、河南(洛陽)、歸德(商丘)三府及汝州調查中發現,形成多年的交納公糧的辦法,在運輸過程中的押解、住宿、運輸人員吃住等費用都要由種糧大戶折成糧食給付,費用增加三到五成,使種糧大戶苦不堪言,準備變賣家產逃往他鄉。他和鄒元標、孟一脈等聯合向朝廷上了《請改折漕糧疏》的奏摺,痛陳漕糧運送中“部解”、“歇鬥”、“放揭”等時弊,給國計民生帶來很大災難。他提出把應納的糧食按京城市價折成銀子交當地官府,由政府帶銀子到京城附近購糧交納。這種“改納折色”的辦法,既利國又利民。因他的“萬言上書”不僅列舉舊稅制的弊端和給納糧戶帶來的痛苦,還提出瞭解決的辦法,朝廷決定在這幾個府州試行,結果朝廷應得的一點不少,納糧戶也沒多付出,皆大歡喜。三府一州的納糧戶為感謝張維新的功德,紛紛在府州衙建生祠堂紀念。汝州更是將他的這個上書給汝州人帶來的好處與滕昭上書改汝州為直隸州的事相提並論。後來各地紛紛上書效仿“改納折色”的納稅方法。1581年,明朝大學士張居正下令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改納折色”就是核心內容。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清道光《直隸汝州全志》中對張維新所上改折漕糧的介紹


軍事才能

  張維新在軍備方面也多有建樹。1586年任湖廣佈政使司右參議,撫治荊嶽兼整飭九永寧處兵備,分守上荊南。1594年,任天津兵備副使,適值倭寇從海上進犯,張維新百計籌度,聚兵造船,嚴密防守,平息烽火,使海患不興。倭寇退去後,又慮大兵聚集,軍餉糜費,尾大不掉,則相機銷撤軍隊,使水陸各兵種皆平穩撤離。1595年任陝西按察司副使,整飭直隸潼關河南閿靈陝山同華蒲州等處兵備。1597年任陝西右參政,分守隴右,蘭洮歸德抵禦番人獲功,松山戰擊潰番人侵擾,屢次斬首收降甚眾獲功,閱城演武,整軍備戰,撫賞降番,對西方邊陲的穩定起到積極作用。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張維新東海抗倭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張維新隴右抗番


文學才華


  張維新文學功底深厚,著述頗豐,所留遺作甚多。其著有《餘清樓稿》二十五卷,卷一至卷十一為詩,卷十二至卷二十一為文,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為《砭己名言》,卷二十五為《親民要略》。前有李蓘、李曄序和自序。詩文稿前有沈季文、馬造、李化龍序和自序。《砭己名言》有錢達道跋、高登跋。親民要略有袁弘德序和自序。原北平圖書館藏有《餘清樓稿》萬曆間刻本。抗日戰爭時期為防日軍搶奪,與60冊《永樂大典》和200多冊宋元佳著等珍貴古籍保存於美國國會圖書館。2013年國家圖書出版社用早期攝錄膠捲整理出版為《原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叢書》,《餘清樓稿》收入第842冊和第843冊。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張維新文集《餘清樓稿》收入此套叢書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餘清樓稿》前序部分截圖

  張維新詩文俱佳,他的《吊楊伯起墓》詩:“灑酒松丘下,儼然見漢官。黃金一土苴,白日比胸肝。節峻華峰削,風清隴樹寒。爾名堪立儒,百代碣重刊!”至今仍被流傳。《吊漢太史公墓詩》“樂魂遊郎落,而我撫松愀。一掬高山淚,千秋大塊愁。瑤編余漢草,砥柱俯秦流。不盡林中色,雲煙莽自浮。”詩碑石現存陝西省韓城“漢太史司馬祠”內。

  他的《游龍門》中“一自荒山劃禹門,洪河西北下崑崙。”《龍峪》中“何處蒼鱗臥石肌,寒崖六月雪花飛。”《嵩山歌》“海客誇蓬山,銀臺金闕滄溟間;楚人語衡嶽,三湘七澤天寥廓。嵩髙之山連汝陽,勢矗雲漢傾齊梁。上有太室八萬五,千丈懸崖沓嶂磨。”詞句氣勢磅礴,文辭華麗,動人心絃。他熱愛家鄉山水,在風穴寺《詠珍珠簾》詩中“絕壁懸崖掛碧流,明珠錯落幾千秋。卻疑玉女虛無裡,日日垂簾不上鉤。”道出了珍珠簾瀑布的妙處,至今仍被講解員作為妙句講述。他作的汝州八景詩和風穴八景詩讓後人不能超越,只能依韻附和。清代宋明立任汝州知州時,重視文化建設,別出心裁在儒學建了汝州詩宗祠,將唐詩人劉希夷和明朝張維新一同祭拜,以營造汝州尚詩的好風氣。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四庫全書》所收的《河南通志》中所載張維新詩文

  1596年,張維新任潼關道副使時。與華陰縣知縣貴陽馬明卿編撰了記述華山的《華嶽全集》十三卷,內分《圖說》、《形勝》、《物產》、《靈異》、《封號’》,後載《藝文》,對華山進行了全面介紹,成為介紹華山較為完整的史書。此書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七二二卷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張維新所撰《華嶽全集敘》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張維新所撰《華嶽全集敘》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張維新所撰《華嶽全集敘》

  1596年,張維新和知州方應選合編的《汝州志》出版,共四卷,分二十門為:卷一圖考,建置,星野,疆域,山川,河渠,陵墓,奇觀,古蹟,風俗;卷二田賦,食貨,官師;卷三公署,選舉,祠祀,人物,流寓,仙釋,方術;卷四藝文。乾隆志稱其“簡而能賅,為一時文獻之冠”。這本志書在流傳中成為孤本,被日本宮內省圖書寮收藏。後來北京圖書館從日本拍回膠捲本重印。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萬曆《汝州志》上張維新所撰前序(部分)


思想探索

  《砭己名言》是張維新關於個人德行操守自律的探索,他認為,若自己不明白自己,不知付出,不知自律,就已經病了,需要針砭自身,針砭方法有心砭、言砭、行砭之分,有心病者,用心砭;有言病者,用言砭;有行病者,用行砭。針砭自身,嚴以律己,則能病癒,提升自身操行。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馮從吾撰.《砭己名言序》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馮從吾撰.《砭己名言序》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馮從吾撰.《砭己名言序》

  《親民要略》是張維新對執政為民方面的探索,他提出要以廉律己,心存正氣,廣詢民意,公宴不能侈,出行要簡從,刑罰要適中,買賣要公平。他指出一地守令是民之父母,愛惜百姓要像愛惜自己的孩子一樣,見百姓衣食豐足為之喜,見百姓困苦為之憂,若對民苛刻寡恩,則民怨叢生,社會不穩。審理案件,要就事論事,不能株連,還提出要存恤孤老,使其有衣食無憂,另外還對訴訟、盜賊、囚犯等提出了自己的為政見解。整個要略既是他的為政方法,更體現了以民為本,清廉公正的正能量。

明代歷史名人——汝州張維新

親民要略部分目錄

  張維新的事蹟在明史中廣有散說。汝州張公巷即為紀念他而命名。因其《請改折漕糧疏》,百姓念其恩德,在汝州東關附近為其建有生祠,時時祭拜。在其任給事中時,在汝州建有給事坊,在其任布政使時,在汝州東大街建有佈政坊,當地人稱紅石坊,直到1958年修建道路時被拆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