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如何做到高產高質高回報?

玉米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同時也作為工業產品的基礎原料,如此多用途的情況下,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玉米,因此,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一般採用大面積及機械化種植。

種植地準備

1、耕地選擇

玉米喜溫熱、需氧多、不耐澇,喜歡肥沃的土地,且過酸過鹼的土壤會使玉米生長不良。所以在選地的時候要選擇費力中等且方便排灌的地,酸鹼度最好在6.5-7之間。

2、整地

選好地後要進行深耕和耙平,因為整地是保全玉米幼苗的前提條件。一般耕地的時候要求深度為25-30釐米之間,且耕地和耙平要進行兩次。

3、施基肥

整地後按雙行植行距120—140釐米放線開溝,並按每畝腐熟農家肥1000公斤、豆餅50公斤和金科德中微量元素肥料50公斤做基肥條施於溝內,為玉米播種施好基肥。

玉米如何做到高產高質高回報?

播種

1、選用優質品種

在播種前要選好適合本地播種優良品種,比如產量高且穩定、品質好、抗逆能力強等。

2、種子處理

播前曬種3—4小時,一般用50—55℃的溫水浸種10—15分分鐘,冷卻後再浸6—8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1—2次即可播種。

3、播種規模

玉米的產量離不開光和土壤,在營養充足的條件下玉米的受光面積越大,產量也就越高,所以玉米的播種規格很重要。一般玉米的株型分為兩種:平展型和緊湊型。若是平展型植株,就要將玉米稀植,既將種子與種子之間的距離增大。若是緊湊湊型植株,則可以將播種距離適當縮小一些。這樣就能合理的利用資源,使玉米實現高產。

4、播種

播種一般採用起畦種植的方法,要求畦寬120—140釐米(包溝),畦高約20釐米左右,在畦面上開兩行間隔50—60釐米的淺溝,將已處理好的種子按株型每點雙粒播於溝中,邊播邊蓋土,蓋土1寸並踏實。

玉米如何做到高產高質高回報?

金科德中微量元素肥料含量:硅、鈣、鎂、硫等多種中微量元素

苗期施肥規則

一般屬於苗期的玉米生長比較慢,需肥量不高,不必頻繁施肥,施肥也不可過多,以防燒苗。處於拔節至開花期的玉米生長比較快,對肥料需求比較高,這是就應該適當的增加施肥濃度與頻率。一般施肥以氮、磷、鉀肥為主。

田間管理

1、定苗、間苗

一般玉米在五片真葉時要進行定苗及間苗,定苗要掌握原則:“去弱留強”,“間密存稀”,即將長勢弱的拔除,留下長勢強的,並且要控制好株與株之間的距離。太近對玉米產量不好,太稀浪費資源。

2、水肥管理

一般在定完苗後就施用第一次苗肥,每畝施尿素7.5—10公斤,於畦中間開溝條施,然後蓋土。苗期若是缺水要及時灌溉,碰到雨天,有積水的情況要及時排水。花期至結果這段時間要適當增加肥料,提高產量。

3、花期管理

玉米的花期若是遇到不良天氣時,應該進行人工授粉2-3次,這樣可以保證玉米的產量。

4、病蟲管理

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葉斑病、鏽病、紋枯病等。蟲害主要有玉米螟、粘蟲、玉米蚜、棉鈴蟲、小地老虎等。

5、收穫

根據不同的栽培目的,玉米的收穫期不同。鮮食甜糯玉米全生育期春、秋植80—85天,夏植70—80天,冬植90—100天。一般在授粉後16—22天收穫,夏種16天,冬種22天,採果後要及時供應上市。

硅肥是作物生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肥料,然而隨著土壤養分的不斷流失,致使土壤無法滿足作物所需的硅元素,所以,為作物補充硅肥勢在必行!

玉米如何做到高產高質高回報?

拌種:金科德硅肥(專利產品)拌種,晾乾後播種。提前一天拌好,第二天播種。

1、出芽早,次生根多

2、抗莖腐病,生長健壯

3、可趨避地下害蟲,如金針蟲,蠐螬

葉面噴灑:金科德有機硅葉面肥在玉米出苗後,50ml兌一噴壺(30斤水),7—10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

1、葉片豎立生長,增加光合作用40%

2、利於通風,利於密植,原來5棵間距也可種6棵

3、長勢好,穗大粒多,籽粒飽滿

4、抗倒伏能力提高80%以上,抗旱澇,並能顯著增強玉米的抗病,抗蟲能力:青枯病,粗縮病,葉斑病及蚜蟲,玉米螟的發生率明顯減少。

5、對減少玉米禿尖,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的效果明顯

注:玉米進入拔節期吸硅量和速度明顯增加,到抽雄初期為吸收硅素高峰期,無論衝施(溜根)還是葉面噴灑在玉米吸硅高峰期(抽雄初期)均能明顯促進作物對氮磷鉀肥的吸收和利用,增加玉米的產量。

玉米高效高產與多方面原因有關,種植戶根據實際情況來採取措施。

玉米如何做到高產高質高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