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縣大廟鄉王沈村:打造靈北宜居、宜遊、宜業名村

初冬時節,記者驅車來到靈璧縣大廟鄉王沈村,一幅秀美的鄉村畫卷展現在眼前。迎面映入眼簾的是1公里水杉大道,進入村落,有錯落有致的民房、寬闊平坦的馬路、乾淨整潔的農家小院……王沈村下轄王沈、小崔2個自然莊,擁有耕地1556畝;共338戶,1418人,黨員36名。該村在推進省級美麗鄉村過程中,圍繞“打造靈北名村,建設美麗王沈”的建設目標,努力打造風景獨特、基礎完善、服務齊全,宜居、宜遊、宜業的皖北美麗鄉村。

靈璧縣大廟鄉王沈村:打造靈北宜居、宜遊、宜業名村

產業支撐 村民錢袋“鼓”起來

產業興則農民富。自2015年美麗鄉村建設以來,王沈村緊緊圍繞興業富民,制訂產業發展規劃,發展特色農業和規模化養殖業增加農民收入。目前,全村流轉土地950畝,種植蘋果樹、油桃、土豆、大蒜、泰安毛豆等共450畝,投資10萬元的生態大棚建設已投入使用,效益可觀。

此外,該村培育6家農戶從事養豬,規模從上百頭至上千頭,效益良好。隨著王沈村種養產業的發展,不僅帶動周邊相關產業的發展,而且解決了村內近百名農民就業,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靈璧縣大廟鄉王沈村:打造靈北宜居、宜遊、宜業名村

人人參與 生態環境“靚”起來

“環境美,生活美,百姓心裡更美。自建設美麗鄉村以來,原來的‘髒亂差’變成現在的‘淨潔美’,房前屋後都亮堂多了。”村民韓月華高興地說。

在實施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廣大村民主動參戰,自覺清除房前屋後荒草雜物,整理土地,圍築籬笆,栽花種菜,美化庭院。該村整合各類資金,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工作的落實,建設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村民文化廣場,鋪設下水道829.5米,硬化水泥道路20656.25平方米,鋪設瀝青路10530平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182盞,栽植綠化苗木1500棵,新建公共衛生間3座,完成牆體繪畫12處。

現在的王沈村,水泥路、瀝青路連通“萬家”,綠化花木掩映左右,路燈點綴其間,配套設施完善齊全,人民群眾安居樂業。該村“兩委”還鼓勵村民辦起農家樂,逐步將王沈村打造成休閒、觀光的旅遊景點。

靈璧縣大廟鄉王沈村:打造靈北宜居、宜遊、宜業名村

思想轉變 文明鄉風“美”起來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步伐的推進,環境變美了,心氣順暢了,產業發展了,腰包‘鼓’起來了,村民的思想意識也在大大轉變。”王沈一組返鄉創業致富能手崔愛波深有感觸地說。

該村先後修訂了《王沈村“門前三包”責任制》、《王沈村道路管護承包制》、《王沈村環境整治獎懲辦法》等“村規民約”,邀請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及德高望重的群眾代表組建衛生監督委員會,參與環境衛生監督,提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樹立良好民風、村風。

同時,該村多次舉辦籃球、象棋、撲克牌等比賽,組織文化下鄉表演,開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標兵家庭”、“好兒女、好婆媳、好夫妻”、“十佳文明戶”、“十佳清潔戶”等爭創先進活動,鼓勵村民們樹立良好的社會風尚。現在的王沈村人人是美麗鄉村形象、處處是美麗鄉村環境,人人臉上洋溢著笑容,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