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長城:長城內外是故鄉,內蒙古的明長城

行走長城:長城內外是故鄉,內蒙古的明長城

內蒙古這片廣袤的原野,自古就是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碰撞交流的區域,戰爭與和平、對抗與融合隨著時代不同在這裡交替發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也推動了民族之間的融合發展。

馳騁在廣袤的內蒙古大草原上,一道道長長的隆起,如盤臥的巨龍,若隱若現。

行走長城:長城內外是故鄉,內蒙古的明長城

清水河口子上明長城石砌牆體

這就是總長度居中國第一的內蒙古段長城,總長度超過7500公里,佔中國長城總里程的三分之一。

行走長城:長城內外是故鄉,內蒙古的明長城

它包含了遠自戰國趙、燕、秦代、兩漢、北魏、隋、北宋、西夏、金、明等9個歷史時期,11個政權的長城。

行走長城:長城內外是故鄉,內蒙古的明長城

內蒙古101個旗縣區裡,其中有76個旗縣區是都有長城分佈的。

行走長城:長城內外是故鄉,內蒙古的明長城

呼和浩特市趙北長城遺蹟

也就是說內蒙古從東到西,從呼倫貝爾到阿拉善是都有長城。在全國範圍內具有長度最長、時代最多、分佈範圍最廣的特點。

行走長城:長城內外是故鄉,內蒙古的明長城

和林格爾縣明長城牆體

內蒙古涼城雙古城

行走長城:長城內外是故鄉,內蒙古的明長城

其中,明長城是內蒙古歷代長城的集大成者,主要分佈在烏蘭察布、呼和浩特、鄂爾多斯、烏海、阿拉善等盟市,多處為內蒙古與周邊省區的接壤地區。

行走長城:長城內外是故鄉,內蒙古的明長城

晉蒙交界長城示意圖

在明代,分屬於當時九邊重鎮中的宣府、大同、山西、延綏和寧夏等軍鎮管轄。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翟禹:明長城主要有兩道,一是烏蘭察布地區的二道邊往西到老牛灣,另外一道在和林格爾和清水河,是山西和內蒙的省界線。第一道牆體是在明朝早期洪武年間開始修建,一直到明弘治年間。

行走長城:長城內外是故鄉,內蒙古的明長城

和林格爾十三邊長城牆體

明代修築的萬里長城在明與北元——蒙古對峙格局中作為雙方的軍事分界線,將農耕文化區和遊牧文化區分割開來,通過長期的演變,以長城為主線,在北部邊疆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長城地帶”。

翟禹:明朝的守邊的士兵因為長期在這生活,跟一些蒙古人成了好朋友,蒙古人為了生活會幫明朝士兵刺探蒙古人的軍情,明朝的士兵給他提供保護,給他鐵鍋等生產生活用品。

行走長城:長城內外是故鄉,內蒙古的明長城

雖說後來清朝允許百姓進入內蒙地區,但只能從山西北部的殺虎口、陝西的府谷口和河北的獨石口通過。清朝滅亡以後,這種限制被取消。更多的民眾加入到了“走西口”和“闖關東”的隊伍中來,進入內蒙的包頭和呼和浩特等地。

行走長城:長城內外是故鄉,內蒙古的明長城

很多人就在長城腳下安了家,長城成了他們的依靠和遮風擋雨的家,甚至直接在牆體上開窯建屋。

行走長城:長城內外是故鄉,內蒙古的明長城

隆盛莊烽火臺,這裡就有居住的痕跡

時至今日,這些原本開鑿於長城牆體之上和半山坡的一排排窯洞,早已廢棄,但以長城的建制如“墩”“臺”“關”為名的稱呼,以及“走西口”帶過來的名字如今卻作為內蒙古的“村名”或“鎮名”沿用到今天。

行走長城:長城內外是故鄉,內蒙古的明長城

清水河縣北堡鄉口子上村長城牆體

翟禹:有些地方叫二墩村,九墩村,只要有長城的地方就會有跟長城有關的村子,有的地方叫雙臺子,單臺子,其實這也是長城文化的一部分。內蒙還有一些地名跟走西口也有關係,像有些地方叫忻州窯,還有一些地方就叫“山西村”,還有“偏關窯”, “朔州窯”。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有一半左右的內蒙人都來自山西。今天內蒙古中西部地區與相鄰省區仍然以長城為分界線,正是延續了明清以來的歷史文化傳統。

行走長城:長城內外是故鄉,內蒙古的明長城

長城與黃河握手之地——清水河老牛灣

從古至今,長城作為一條政治、文化上的區域分界線,也成為“晉蒙文化圈”得以形成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對於內蒙古的山西人來說:長城內外都是故鄉。

內蒙古長城研究會副會長高曉梅:內蒙古清水河因為跟晉北忻州市偏關縣還有朔州平魯區很近,大部分是從山西來的,因此生活起居、說話的方言和生活習慣基本上都一樣。這一帶都是屬於黃土高坡,所種的糧食大體上一樣的,吃的糕,莜麵,豆麵以及玉米、土豆等飲食基本是相似的。

行走長城:長城內外是故鄉,內蒙古的明長城

清水河縣

矗立在中華大地上巍峨的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蘊含了“團結統一、眾志成城的愛國精神”;“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守望和平,開放包容的時代精神”,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

行走長城:長城內外是故鄉,內蒙古的明長城

昭君博物院

兩千多年來,長城內外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不斷碰撞與交融中,承載著中國人獨持的情感,見證了中華民族多元融合的歷程。

行走長城:長城內外是故鄉,內蒙古的明長城

內蒙古涼城雙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