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養子們都是一些什麼人

朱元璋的養子們都是一些什麼人

朱元璋喜歡收養子,其用意很顯然,是想以親情為紐帶而鞏固自身的勢力,即可作為將帥儲備,又可當作監軍,朱元璋經常每打下一塊地盤,就留一個養子作監軍,與將官同守所佔城池。朱元璋一共有20多位養子,眾多的養子為他在創立明朝基業中,發揮了積極巨大的作用。其中,有3位成為了明初的著名將領。

·朱文正(驢兒),朱元璋起兵之初,並無子嗣,就將其親侄子收為養子。朱文正有勇有略,戰功顯赫,後來,朱文正居功至偉,而遭軟禁,於幾年之後去世。也可能因為朱元璋已有自己的兒子,懼怕侄子會形成對自己兒子的威脅。

·朱文忠(保兒),也就是李文忠。李文忠是朱元璋的親外甥,被收為養子,可能出於與收養朱文正同樣的原因。李文忠驍勇善戰,論戰功,僅次於徐達、常遇春。明朝建立之後,受封曹國公。其後,又受命掌大都督府(最高軍事機構)兼領國子監(最高學府)。曾多次勸諫朱元璋少誅戮,及宦者過多等,46歲去世,追封岐陽王,諡武靖。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三。

·朱文英(周舍),也就是沐英。沐英是流浪兒,8歲開始就由馬皇后撫養,其感情深厚,因馬皇后去世而哭至吐血。後來,感疾而亡,年方48歲。從雲南歸葬京師觀音山。,追封黔寧王,諡昭靖,配享太廟。準其子孫世代鎮守雲南。

朱元璋的養子們都是一些什麼人

另外,朱元璋較為有名的養子還有:

·何文輝(道舍),曾參與平定江西、福建、陝西、四川。曾被任用為天寧翼元帥,後晉升為大都督府同知。洪武五年,命率山東兵隨李文忠出師北征應昌,後巡視居庸關,因病召回,去世時年僅36歲,葬於滁州東沙河上。

·徐司馬(馬兒),洪武元年,跟從李文忠北征,活捉了元宗王慶生,升為都督指揮使。後遷鎮河南重地,洪武十九年,朝拜太祖,提升為中軍都督府僉事。有歷史學家認為,雖戰功不及何文輝,但雅量卻超過他。二人並稱為賢將。

·朱文遜,從朱元璋征戰,有功。為元帥,守太平。在與陳友諒大軍激戰中戰死,附祭功臣廟。

·朱文剛(柴舍),奉命鎮守處州,後來苗族降將發生叛亂,與耿再成為叛軍所殺。追封鎮國將軍,附祭功臣廟。

·平安,曾任濟寧衛指揮僉事。在建文期間的靖難之役中屢次擊敗燕軍,斬殺其將數人。後被俘降朱棣,先命其為北平都指揮使,後晉升為後都督府僉事。永樂七年,被逼自殺。

·王寧,朱元璋的女婿,駙馬,因與懷慶公主婚事,升任後軍都督府事。建文年間因洩露給燕王,被下錦衣衛獄。朱棣即位後,稱王寧孝於明太祖,封永春侯。後因事連坐下獄,被釋出獄後不久病死。

·金剛奴,鎮守過衢州。

·真童,與耿再成、朱文剛鎮守處州,與叛軍作戰而死。

知名的還有,朱文進、也先、買驢、撥兒、老兒。其他一些養子難以考證,淹沒在浩瀚的歷史典籍之中。

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冊封朱標為太子,封其餘的兒子為王。朱元璋一生納妃40多人,生子多達26位(其中2個夭折),隨著天下的安定及自己兒子們的長大成人,崛起而為第一圈勢力。對養子便不再那麼倚重,而紛紛讓他們復了原姓。至此,已失“養子”之名的養子們則降為第二圈,混同於功臣們。

朱元璋的養子們都是一些什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