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業陷入停頓引深交所關注 暴風集團是怎樣“翻車”的?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祖爽)負面消息纏身的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暴風集團)近日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11月28日晚間,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向暴風集團下發關注函,直陳暴風集團四項重大不利變化。令人唏噓的是,這家曾經連續拉出29個漲停板的公司主要業務已經“停擺”。從曾經的資本市場“當紅炸子雞”到如今負面消息纏身,暴風集團到底是怎樣“翻車”的?

主業陷入停頓引深交所關注 暴風集團是怎樣“翻車”的?

CNSPHOTO供圖

深交所直陳四大負面消息

深交所發給暴風集團的關注函顯示,暴風集團近期經營情況越來越糟糕,近期經營情況已發生重大不利變化,並列出四大負面消息。

第一個消息是,今年10月30日,暴風集團發佈的財報顯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淨虧損6.5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資產為-6.33億元。同日,暴風集團披露了其副總經理張鵬宇、首席財務官張麗娜和證券事務代表於兆輝的辭職公告。除已被批准逮捕的總經理馮鑫外,暴風集團的高級管理人員已全部辭職,協助信息披露事務的證券事務代表也已辭職。截至目前,暴風集團仍未聘任相關高級管理人員和證券事務代表。

第二個消息是,11月21日,暴風集團披露了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不再負責公司今年年度報告的審計工作。

第三個消息是,11月22日,暴風集團收到北京仲裁委員會送達的裁決書,裁決公司向上海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支付轉讓價款、違約金、其他相關費用合計約4.7億元,此次裁決為終局裁決。

如果說這些負面消息令外界猜測暴風集團已岌岌可危,那麼第四條消息則坐實了這種猜測。11月27日,暴風集團披露了《關於公司主營業務停頓的提示性公告》,因拖欠合作方機房服務器託管費用,合作方已終止提供服務,導致公司網站和手機客戶端不能正常提供服務,公司主要業務陷入停頓狀態。

暴風集團的這種困境引起了深交所的關注。深交所要求暴風集團董事會認真履行相關法律法規所規定的職責,就公司的風險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保證所披露的信息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採取有效措施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從“妖股”到“一地雞毛”

今年對於暴風集團來說是格外難熬的一年。

今年7月28日,暴風集團公告稱,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9月2日,上海靜安區檢察院披露,以涉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職務侵佔罪對馮鑫批准逮捕。

在發佈今年半年報後,暴風集團發出可能被“暫停上市”的風險提示性公告。截至11月25日,暴風集團已陸續發出12次可能被“暫停上市”的風險提示性公告。

與此同時,有媒體探訪暴風集團昔日位於北京海淀區的辦公地址首享科技大廈時發現,大廈一層的公司樓層指引上已經沒有了暴風集團的名字。來到大廈的13層,也就是暴風集團曾經的辦公地址,發現如今這裡已經空空蕩蕩,只有零星的裝修工人在作業。

很難想象,如今的暴風集團曾是資本市場的“當紅炸子雞”。從曾經連續拉出29個漲停板的“妖股”到如今的“一地雞毛”,暴風集團僅經歷了不到四年的時間。

公開資料顯示,馮鑫於2005年底創辦北京酷熱科技公司,推出自有核心技術的播放軟件——酷熱影音;2007年初,酷熱科技收購暴風影音,組建北京暴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馮鑫任CEO;2015年2月,馮鑫宣佈暴風科技旗下產品暴風魔鏡獨立運營,成立北京暴風魔鏡科技有限公司,馮鑫任公司CEO;2015年3月,暴風集團在國內創業板上市,隨後連續29個交易日漲停,打破此前新股上市後連續漲停紀錄,三個月內股價一度漲至每股327.01元,成為2015年牛市第一股。

然而截至今年11月28日收盤,暴風集團股價已跌至3.45元,總市值為11.37億元,僅相當於其巔峰時408億元市值的2.8%。

暴風集團是怎樣“翻車”的

據瞭解,在最鼎盛的時候,暴風集團曾發起了一系列併購計劃,還曾發佈“DT大娛樂”戰略,意圖創立覆蓋視頻、音樂、遊戲業務板塊的“大娛樂王國”。中國商報記者統計,暴風集團曾先後涉足互聯網電視、體育直播、VR,甚至是P2P、區塊鏈等領域。

然而近年來,由於互聯網視頻業務競爭加劇,暴風集團曾經最為人熟知的“王牌”產品——暴風影音也早已落後於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等後起之秀,暴風集團的主營收入逐漸從暴風影音轉到互聯網電視上,但賣一臺虧一臺的暴風TV無法撐起資本市場的想象空間。

2018年以來,暴風集團推出了聚焦戰略,將DT(數據處理技術)大娛樂戰略中的分支——互聯網電視單獨拎出來,推出All For TV戰略,並計劃在今年將這塊業務完全置入上市公司中。但是,在電視行業趨冷、行業巨頭都開始轉型的背景下,暴風集團的轉型之路走得很是艱難。

從銷售數據來看,暴風TV2018年全年銷量僅83.4萬臺,距離其200萬臺的銷售目標相差甚遠。暴風集團2014-2018年的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年營收分別為3.86億元、6.52億元、16.47億元、19.15億元、10.34億元。雖然營收在逐年走高,但是其淨利潤卻波動性下降,分別為0.42億元、1.58億元、-2.42億元、-1.75億元、-6.16億元。其中,暴風集團在2018年的鉅虧與其互聯網電視的高額營銷推廣費用有著直接關係。

下一步,等待暴風集團的命運將會是什麼?中國商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