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時代的“安卓”來了?睿賽德科技獲億元融資

物聯網時代的“安卓”來了?睿賽德科技獲億元融資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馮櫻子 北京報道

2018年“中興被美禁售芯片”事件使我國芯片、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短板暴露無遺,也給國內科技廠商及偏愛模式創新的風投們敲響了警鐘。此後,關注技術推動型創新企業似乎成為VC們的新動向。

11月26日消息,國內領先的物聯網操作系統RT-Thread(睿賽德科技)對外宣佈,公司獲得近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GGV紀源資本領投,A輪領投方君聯資本追投,Skillnet/上海賽哲作為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另外,2017年,該企業獲長沙華強聚豐、馳星創投投資;2018年,獲君聯資本A輪投資。至此,RT-Thread總計完成三輪融資。

RT-Thread誕生於2006年,是國內以開源、中立、社區化發展起來的一款實時操作系統,由上海睿賽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擁有並負責開發、維護和運營。

“隨著物聯網設備的連接越發廣泛,我們相信RT-Thread這樣一款高性能、易裁剪的實時操作系統,會是整個物聯網生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並將有望成為物聯網時代的安卓”。GGV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李宏瑋表示。

物聯網時代的國產“安卓”來了?

“我和RT-Thread團隊第一次見面就有惺惺相惜的感覺。”GGV紀源資本副總裁羅超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國內市場,底層基礎技術開發是一個長期被低估的行業。過去5至10年,國內科技領域高速發展,toC、O2O等商業模式創新領域出現很多明星項目,但同時也發生了一些“燒錢”亂象,加劇了市場混亂。

而在技術創新領域,存在不少踏踏實實做研發的團隊。在加入GGV紀源資本之前,羅超曾是人工智能企業“來也”的聯合創始人兼 CSO,他表示,非常能體會技術團隊不受資本方式挑戰、不受誘惑,逐步積累10年以上做一件事情的不易。

RT-Thread誕生於13年前。2006年,熊譜翔以開源、社區化的方式發佈了RTOS第一版內核,取名RT-Thread。此後,來自各大IT公司的程序員,陸續加入這一開發行列,在本職工作之餘進行編碼、調試,貢獻自己的力量。直到2015年,公司核心團隊從各自企業辭職,和熊譜翔一起全職運營RT-Thread。

“RT-Thread是一個面向開發者的系統,它以社區化方式進行推動、發展演化。我個人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了,希望能夠讓中國的工程師一起來發展國內的操作系統。” RT-Thread創始人、CEO熊譜翔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所謂 “無生態不OS”,且操作系統的生態建立並非一朝一夕。華為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任正非在談及鴻蒙OS時表示,操作系統最關鍵的是建立生態,重新建立良好的生態需要兩、三年左右的時間。

RT-Thread從誕生起,就非常重視社區生態建設。在13年的發展過程中,RT-Thread在業內逐漸建立起良好的口碑,目前累積裝機量超過2億臺;社區內開發者人數接近十萬人,中間組件、軟件包接近200多個;社區活躍度在國內OS中排名第一。

一名網友在博客中寫道:“2014年9月,接過主管交接的項目,項目以STM32F103ZET6硬件平臺,運行的實時系統(RTOS)正是RT-Thread(RTT)。也是從此時開始接觸到RTT,國人自己寫的開源系統,從此對其‘愛不釋手’。”

“RT-Thread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最大的開源社區生態。在這個生態領域,如果他們說是第二,應該沒有人說自己是第一”。羅超表示:“這是他們多年在開源社區積累下的基礎。”

同時,RT-Thread擁有良好的軟件生態,支持市面上所有主流的編譯工具如GCC、Keil、IAR等;支持各類標準接口,如POSIX、CMSIS、C++應用環境、Javascript執行環境等,方便開發者移植各類應用程序。商用支持所有主流MCU架構,如ARM Cortex-M/R/A, MIPS, X86, Xtensa, C-Sky, RISC-V,幾乎支持市場上所有主流的MCU和Wi-Fi芯片。

熊譜翔透露,RT-Thread已與8家主流芯片商、6家知名終端商、2家大運營商、3家雲服商形成了穩定的合作關係。

目前,RT-Thread已成為市面上裝機量最大、開發者數量最多、軟硬件生態最好的物聯網操作系統之一。熊譜翔表示,新的投資一方面,將用於大幅擴張研發團隊,開發優化新一代微內核操作系統及其相關高附加值軟件和工具,同時,將投入更多資源,加大RT-Thread生態社區的建設力度,如社區運營、能力認證、大學計劃等,構築更高的生態壁壘。

官網信息顯示,RT-Thread已應用於能源、車載、醫療、消費電子等多個行業。熊譜翔對《華夏時報》記者說,預計到2023年,RTT將實現20億臺的裝機量,其中聯網終端佔比50%以上,同時,實現國內IoT終端市場份額30%(年出貨)以上,最為主流的首選IoT OS平臺,並在國外獲得相當的知名度,成為可選IoT OS之一。

“各個行業的重量級合作伙伴不斷增加,軟硬件生態持續優化,社區呈加速擴張態勢,RT-Thread才能更具競爭力。”熊譜翔說。

實際上,操作系統領域的競爭,從不乏大廠的身影。在國內市場上,阿里、華為等巨頭早已在物聯網操作系統領域有所佈局。阿里的Ali Things OS已發展兩年多,今年9月27日發佈了3.0版本,在物聯網結合人工智能方面較為領先。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也是家喻戶曉,已應用到榮耀的智慧屏,未來鴻蒙將可能適配手機、平板、電視、智能汽車、可穿戴設備等多終端設備。

但與大廠明顯不同的是,RT-Thread始終堅持社區化和中立的發展戰略和定位。

有物聯網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大企業和創業公司的玩法非常不同。”大企業通常是一個封閉的生態,其操作系統一定會優先滿足自己生態中的場景和設備。即使是開源的,操作系統作為底層的接口非常敏感,生態外的公司是否願意加入也未知。這時RT-Thread這樣公開、獨立、第三方操作系統的價值就能凸顯出來。

“在手機時代,三星、索尼、諾基亞等都想做自己的操作系統。但實際上,A廠不敢用B廠,B廠也不敢用C廠,最後發現還是用最開源、最中立的操作系統最佳。無論從經濟投入,還是穩定性角度都是最優解。因此Android系統作為開源、公平的第三方的平臺被大規模採用。”上述分析人士說,物聯網時代也將延續這樣的發展軌跡。

其實,操作系統作為一個產業的底層基礎設施,除了潛在的巨大商業價值,在當下背景中,更是具備國家層面的戰略意義。

擁有自主產權的優秀操作系統,才能避免受制於人。熊譜翔表示,在中美關係發展的關鍵當口,國內的技術企業更多需要合作,不是處於內部激烈競爭狀態。“大廠也不是鐵板一塊,未來RT-Thread也不排除與大廠合作。”

在熊譜翔看來,這一切僅僅是開始。“在國際環境複雜多變的大背景下,國產操作系統還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他說。

物聯網通則百業將興

“要想富,先修路。”

這句話在改革開放初期被不斷驗證,成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經驗。而在科技競爭時代,物聯網就成為了一條通往未來的公路。

2012年前後,物聯網概念剛剛興起時,產業更多聚焦在C端消費級產品上,最初的動機很簡單:把C端設備連上網。但2018年,行業迎來轉折點,物聯網技術開始大規模向to B領域滲透,尤其在工業領域。樓宇、工場、物流等第二產業中的重要環節都開始數字化“+物聯網”融合發展。

羅超認為物聯網與傳統產業的結合,像一道數學應用題:小明、小紅從A、B兩點各自出發、相向而行,一直沒有找到交點,忽然有一天相遇了。

實際上,當較為落後的傳統工業設備進行智能化改造時,一個巨大的痛點浮現出來:數據缺失。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撐,工廠只能逐個項目定製、開發,很難實現大規模複製操作。

一方面傳統產業有很強烈的升級改造需求,另一方面廠商覺得自己技術成熟,但兩邊卻很難走到一起。在此過程中,物聯網的價值慢慢顯現。其能在傳統機械化和智能化運作方式之間建立一個新步驟,即信息化。只有完善信息化、數據化,未來產業才能實現智能化。

“沒有物聯網這條高速公路,產業就無法實現智能化升級。”羅超對《華夏時報》記者說,“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智能製造的國家命題,而要實現“智能製造”,當務之急是通過軟件+硬件+大數據結合的方式把物聯網這條公路修好。

而與此同時,回看PC和移動互聯網時代,軟件的爆發都需要相對標準化的底層運行環境支撐。這就是操作系統的意義。因此有了PC端的Windows、Linux;移動互聯網端的iOS、Android。

但就像在PC時代佔據霸主地位的Windows系統無法成為適配手機設備一樣,iOS、Android也無法成為物聯網設備的標配。羅超解釋道,主要原因是這些系統“太重了”,而物聯網需要一套更小、更輕便,更適合自身發展的操作系統。

IoT設備對操作系統的要求更為複雜。首先,物聯網時代,小到電燈、淨化器、加溼器都需要安裝芯片,實現控制和數據傳輸。在這些設備上運行巨大的CPU、GPU顯然難以實現,同時這些物聯網設備的算力不需要太高、內存不需要太大,且對功耗要求很嚴苛。這些要求是Android無法實現的。

此外,IoT設備功能更為多樣化,需求較為分散,物聯網操作系統的應用場景更豐富。且各種接入設備之間的通信協議種類繁多,設備規格差異大,因此操作系統也需做到儘可能靈活。

定位“小而美的物聯網操作系統”RT-Thread具有高可靠性、超低功耗、高可伸縮性和中間組件豐富易用等特性,滿足了物聯網市場的需求。

具體而言,“小”代表著可伸縮、易裁剪。RT-Thread可以跟做到剛好符合客戶需求,不多不少,直接匹配使用場景;“美”則是RT-Thread優化了使用和開發體驗,增加了小程序、SMP多核調度、PSA安全支持等多項實用的新功能,使得RT-Thread系統能實現靈活極簡的應用開發,能擴展至眾多高性能、高安全的應用領域。

針對五花八門的應用場景,都可以做到“小而美”,這是未來IoT操作系統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羅超表示,也是該項目吸引GGV紀源資本投資的重要原因。

另外,熊譜翔介紹,作為開源系統,RT thread最主要盈利模式之一是提供技術服務。“我們為用戶提供一個‘白盒’,然後通過技術服務方式變現”。例如由專業軟件團隊提供培訓、技術支持、定製開發等。RT thread還會提供高附加值組件授權與技術支持、開放服務。此外,硬件銷售與軟件分成也是其重要經濟來源。RT thread能進行差異化標準模塊開發與銷售如GUI核心模塊;系統可以搭載第三方軟件、算法、雲服務,實現收入分成。

目前,AIoT市場趨勢的加速形成,使得產業對更加強大和平臺化的操作系統的需求更為迫切和廣泛。熊譜翔介紹,RT-Thread在中高端應用上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青睞,正成為最受歡迎的實時操作系統。

近兩年,RT-Thread加快了版本迭代更新的速度,新功能的推出也層出不窮,如AT組件、腳本開發環境的優化支持、通常只有Linux這種大型OS才支持的SMP多核調度等。

熊譜翔介紹,經過充分驗證評估後啟動的新一代微內核架構開發也正在順利進行中,一旦開發完成,它將對AIoT產業產生極其正面的影響,低資源佔用、高安全等特性讓AIoT終端在性能與成本間實現更好的平衡,整體能力也將大幅提升。

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範奇暉表示:“我們持續看好國內物聯網的發展,相信RT-Thread未來一定能發展成中國乃至全球最主要的物聯網終端操作系統,為開發者、芯片和模組廠商以及物聯網設備、雲平臺提供快速完整的操作系統產品,成為物聯網領域的基礎設施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