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0倍的差價,螃蟹價格亂局!讓我們聽聽成永旭教授如何解讀:“中華好蟹”標準

每一年的大閘蟹收穫季,無論是蟹農、經銷商還是消費者此時最關心的必然是大閘蟹的價格行情。因為最終的價格決定了他們一年辛勤付出的收穫。今年由於多種有利因素,全國河蟹主產區產量大增,但豐產不一定意味著豐收,供過於求的局面也導致了河蟹價格的極端分化。國慶過後不少河蟹交易市場,成交量小、價格低迷,菜市場售賣的大閘蟹價格也很低,低於5元/只的大閘蟹已成普遍現象;相反在一些品牌效應聚集的精品大閘蟹平臺,精品河蟹供不應求,大閘蟹禮券更是在河蟹上市之前一搶而空,最貴的精品“蟹王”單隻售價超過500元。超過100倍的差價,也為價格炒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也阻礙了河蟹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前有陽澄湖的“洗澡蟹”、“過水蟹”的曝光導致行業誠信缺失,導致消費者對吃大閘蟹的熱度下降;後有今年中秋節前後部分養殖戶想在中秋節前賣高價蟹,將池塘裡尚未性成熟,規格不達標的河蟹提前上市,導致河蟹口感差、肥度不夠、外殼偏軟、無黃白肉的現象進一步加速降低了消費者對河蟹品質的期望。

針對這些市場亂象,恰逢“中國河蟹產業大會”在江蘇泰州召開之際,水產養殖網小編採訪了數十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河蟹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國家現代產業技術體系蝦蟹體系淡水蟹生態系統養殖崗位專家、上海海洋大學教授成永旭教授,希望他談談如何從做好“中華絨螯蟹上市等級劃分”的行業標準制定角度來談談“中華好蟹標準”的積極影響。

近100倍的差價,螃蟹價格亂局!讓我們聽聽成永旭教授如何解讀:“中華好蟹”標準

成永旭教授在“中國河蟹產業大會”上作報告

水產養殖網:今年養殖戶普遍反映養蟹不賺錢,技術差一點甚至虧本,相反賣精品蟹的似乎對於行情波動不受太大影響,效益還是非常不錯的。精品蟹相較於普通蟹在價格上高出很多,請問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以及解決辦法。

成永旭:普通的小養殖戶,一般銷售渠道有限,螃蟹大小,規格、肥滿度參差不齊,沒有很好的統一規格,大部分成蟹會在交易市場以統貨的價格批量賣出。而一些精品蟹養殖戶,深諳自己的一套精品蟹標準,規模化養殖,對河蟹大小、肥滿度、出肉率都有比較統一的規範要求,這樣高標準的要求就會造就高品質的河蟹,產品供不應求也是情理之中。在這裡我提到了養殖戶自己深諳的一套精品蟹標準,這是解決養殖戶錢包鼓起來的辦法。市場上從來就不缺蟹,缺的是好蟹,在中國漁業協會水產商貿分會的倡議下“中華好蟹”標準工作進入日程,以這個標準為目標生產高品質的大閘蟹,所以就提出了“中華好蟹”標準的這一想法。

水產養殖網:請問“中華好蟹”標準的建立還有哪些其他的行業背景?

成永旭:大閘蟹的養殖是從2007年的湖泊圍網養殖起步,經歷了養大蟹、養好蟹的快速發展階段,這個階段打造出了很多著名的湖蟹品牌,例如:陽澄湖大閘蟹、固城湖大閘蟹、長蕩湖大閘蟹等等。湖泊圍網養殖的轉折點是太湖藍藻的大規模爆發,導致環保部門加強監管,湖泊圍網規模大面積減少。但辛勤的勞動人民的智慧是不斷進步的,從安徽當塗縣首創河溝養殖大閘蟹一步一步演化到現如今的池塘精養。大規模的養殖,很多養殖戶一味的去追求產量,導致河蟹品質下降,口感降低。這種現象是得不償失的,大規模的可複製化養殖需要我們制定出池塘養蟹的統一標準,清楚什麼樣的是好蟹,怎麼樣才能養出好蟹。同時橫向比較一些發達國家具有代表性的農業產業都會有一些行業內部的規範標準,最典型的莫過於挪威的三文魚行業、荷蘭以及新西蘭的乳製品行業,這些行業為什麼能做到在全球範圍內如此成功,不外乎於他們的行業內部關於產品的標準制定。

水產養殖網:“中華好蟹”標準會從哪幾個方面去制定?

成永旭:“中華好蟹”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礎的標準就是肥滿度,俗話說蟹肥才能膏黃,才有好的口感。在肥滿度的基礎上我們會強調規格大小,中國人自古以來在河蟹消費上比較喜歡大規格,規格大剝殼才會方便、送禮更會有面子。在這兩項最基礎的標準都達到後,我們會去比較出肉率、肝胰腺指數等各種細化變量。整個的標準也會隨著河蟹產業的發展而做出適當的改變,適應產業發展的需求。

近100倍的差價,螃蟹價格亂局!讓我們聽聽成永旭教授如何解讀:“中華好蟹”標準

成永旭教授深入養殖戶塘口調研

水產養殖網:制定之後會如何去推廣這個標準?使廣大養殖戶受益?

成永旭:標準制定好後,肯定會選取一些有一定影響力的公司和養殖戶去合作推行,當它們按照這種“中華好蟹”標準,養殖出達到標準的河蟹,並在市場上取得不錯的銷售成績和利潤,才會吸引小養殖戶來參與,這樣才會帶動整個行業只有在養殖戶在參與“中華好蟹”標準的制定過程中,按照標準去養好蟹,得到實實在在的利潤,這樣河蟹產業才會健康可持續發展。

水產養殖網:目前河蟹產業的容量是否處在一個過於飽和的狀態?

成永旭:其實很多人擔心河蟹市場的容量問題,我覺得當下的產量還遠遠沒有達到飽和,市場不缺蟹,缺的是“中華好蟹”,按目前的產量85萬噸計算,平均到每個中國人身上2只/年,我只是打個比方,因為不能這樣去算,因為目前河蟹的消費還存在很大的地域性和季節性,發展潛力還是非常大的。打破這種限制需要我們在河蟹深加工領域不斷去研發、改進、創新,小規格的大閘蟹我們也要想辦法提高他的工業附加值,通過提高加工工藝,開發新的大閘蟹產品,解決小規格河蟹的出路問題;大規格的精品蟹繼續聚焦發展品牌,拓寬營銷渠道,這樣雙管齊下產業才能健康可持續發展。

水產養殖網:目前對於河蟹提前上市您的看法是怎樣的,養殖戶也比較關心這方面的研究進展。

成永旭:首先我是反對大閘蟹過早上市的,這是違背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的。我跟行業內很多的專家都做過河蟹提前成熟的研究,我們以前都認為隨著養殖區域向南轉移溫度在合理範圍內不斷升高會縮短大閘蟹的性成熟時間,甚至這項實驗已經開展到祖國的最南端“寶島臺灣”,各項試驗結果的結論是大閘蟹大規模提前上市養殖技術還不成熟,這個違背了河蟹的生長規律。但通過我們科學的養殖,給大閘蟹提供完美舒適的養殖環境的基礎上,搭配適口性好、營養豐富的全價飼料再加上我們細心的管理,會稍微的提前大閘蟹的成熟時間,這需要養殖技術、河蟹的生活環境、細心的管理缺一不可,技術難度比較大。

近100倍的差價,螃蟹價格亂局!讓我們聽聽成永旭教授如何解讀:“中華好蟹”標準

成永旭教授在“中國河蟹產業大會”圓桌論壇上和大家交流

水產養殖網:最後請您談談對2020年大閘蟹產業有何建議?

成永旭:2020年的河蟹產業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養殖戶要做好科學養殖計劃和安排,做好目前過冬池塘的管理工作,為來年的養殖工作打下好的基礎;飼料企業要做好飼料品質的保障工作,提升飼料營養水平;加工流通領域要價格透明化,增加河蟹加工的產品類別,做好深加工,提升產業附加值;政府和相關協會要做好政策扶持,促進產業鏈內互相溝通交流;作為我個人還是繼續落實“中華好蟹”標準的落實,希望通過所有河蟹人的共同努力,爭取明年的河蟹產業取得大豐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