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逢博與施鴻鄂的初次邂逅:一個被嫌棄、一個“放鴿子”……

提起朱逢博、施鴻鄂這對著名的“樂壇伉儷”、“歌壇雙星”,相信大家都會對他們夫唱婦隨、默契十足的愛情羨慕不已。然而,你一定想象不到,這兩位“有緣人”最初卻是一對“歡喜冤家”。他們二位的初次邂逅,也並不愉悅:一個被嫌棄得無地自容,另一個直接“放了鴿子”……


朱逢博與施鴻鄂的初次邂逅:一個被嫌棄、一個“放鴿子”……

1961年,得益於良好的嗓音條件,23歲的朱逢博正式加入了上海歌劇院。沒過多久,遠赴保加利亞深造的施鴻鄂也回到了國內,來到上海歌劇院進行日常教學。這對於上海歌劇院的其他演員來說,是個天大的喜訊,但是對於朱逢博來說,卻不是件好事。原來,只要施鴻鄂一開課,整個樓道內都是人挨人、人擠人,朱逢博連自己的琴房都去不了,只能翻窗戶。

朱逢博與施鴻鄂的初次邂逅:一個被嫌棄、一個“放鴿子”……

一來二去,朱逢博也納悶了:這個新來的演員,看起來這麼年輕,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崇拜他呢?於是,她等了好久,抓到個空子,找到了施鴻鄂,對他說:“您能聽一下我演唱,幫我指點一下嗎?”沒想到,這個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小姑娘碰了一個“大釘子”。施鴻鄂掃了一眼,冷冰冰地說:“你這個聲音沒什麼看頭。”

朱逢博與施鴻鄂的初次邂逅:一個被嫌棄、一個“放鴿子”……

朱逢博一聽,差點氣炸:難道我這個嗓子連讓你聽一下的資格都沒有嗎?這麼一想,她的倔性子就上來了,對施鴻鄂再三請求、軟磨硬泡。施鴻鄂也耐不住,就掀起了鋼琴蓋子,為朱逢博伴奏,按照西方美聲唱法的要求,讓她試唱。
由於朱逢博當時最擅長的是民族唱法,施鴻鄂剛聽她唱了幾個音,就認定這個學生“沒前途”。當時,施鴻鄂一句話都沒有說,直起身來,拿起自己的杯子,徑直走出了琴房,再也沒回來過

一旁的朱逢博看到這個場面,也沒多想,以為施鴻鄂是有什麼事情需要處理。所以,她就直楞楞地在琴房裡等著施鴻鄂回來。等來等去,沒等到;再等,還是沒來;接著等,一直沒來。不知不覺,倆鐘頭過去了,朱逢博心裡的火氣終於按不住了,大步走出門去找這個“臭脾氣”的老師。等到倆人再次見面,聽到這件事,施鴻鄂臉上也掛不住:好歹自己也是留學歸來的前輩,怎麼能對一個年輕的女孩子這麼無禮呢?
於是,施鴻鄂的口氣也緩和下來了:“你會哼哼點什麼?”朱逢博卻還在氣頭上:“能哼哼不少歌,但是你們那個啊來啊去(美聲唱法練聲)的東西,我不會。”施鴻鄂一聽,也十分無奈:“那你就唱幾個歌吧。”沒想到,這一聽,施鴻鄂還真有點驚喜:這個學生的聲音還真不錯!兩個人也因此而正式締結了“師生情分”。


朱逢博與施鴻鄂的初次邂逅:一個被嫌棄、一個“放鴿子”……

後來的事情,我們就都知道了。這兩位對歌唱十分執著、將事業放在第一位的“歡喜冤家”,先是變成了戀人,後又走上了婚姻的道路。兩個人在不停的“唇槍舌劍”、“互相頂嘴”的甜蜜氛圍中,一同走過了40年的人生。現在回過頭看,兩位歌唱家,也算得上是“不打不相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